课件53张PPT。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战争真的在1918年结束了吗?【上篇】大战前的欧洲:光荣与梦想【中篇】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上篇】大战前的欧洲:光荣与梦想【中篇】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鲜花在哪里
姑娘在哪里
小伙子在哪里
战场在哪里
坟墓在哪里鲜花在姑娘的怀抱里
姑娘在小伙子的怀抱里
小伙子在那战场上
战场在坟墓里
坟墓在鲜花旁鲜花在哪里?【中篇】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
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
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
----[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篇】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 1914年7月,在英国对徳宣战的那个夜晚,英国外交大臣格雷遥望着伦敦街头闪烁的灯光,十分沮丧地说:“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他们重放光明了。”
问:灯光正在熄灭,那“灯光”的含义是什么?人性和理性之光 战前: 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中篇】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 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者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忿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怀疑。
——贝克《伍德罗·威尔逊和世界和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削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中篇】大战后的欧洲:毁灭与衰落【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世界经济史》问题: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①美国:
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军火、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②日本:
原因:在大战中接受了协约国的大量定单;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
表现: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问题: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印度的甘地运动【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德国十一月革命【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 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西摩《豪斯上校的私人文件》俄国走上社会主义一战前的
欧洲形势一战后的
欧洲形势苏联 必须成立广泛的国际联合组织,制订专门条款,使各国不论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美] 威尔逊《十四点和平纲领》美国总统威尔逊【下篇】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精品课件 下图为国联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 上图为1920年11月15日国联开幕典礼(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①给欧洲带来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欧洲国际地位下降,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
②美、日崛起: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日本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经济迅速发展,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③大战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了新型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
④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一战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成立
(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① 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②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A、原因:列强战争,,促进民族觉醒;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B、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小 结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 ??????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起的,大战是在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和德奥组成的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因此,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虽然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保卫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但这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2)依据:①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②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 英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丁对20世纪的评价: “我只是止不住地想,这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动荡的一个世纪!”【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清单 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大战造成的灾难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拿破仑战争(1790~1815): 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1075
普鲁士丹麦之战(1864): 22
普奥之战(1866): 112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 876
波亚战争(1899~1902): 10
日俄战争(1904~1905): 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5509 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单位:人) 英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丁对20世纪的评价: “我只是止不住地想,这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动荡的一个世纪!”【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一战中出现了哪些新式武器?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潜艇、飞机、坦克、毒气等 (2)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思考:美国汽车,1900年至1914年,由4000辆增至56万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中,法国汽车载运士兵及物资兵器博物馆 英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丁对20世纪的评价: “我只是止不住地想,这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动荡的一个世纪!”【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③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就业—普选) 英国人,希望你
参加自己国家的战争 希望你能为美国
而战 (征兵站) “在英国,80万名妇女被召进兵工厂里
工作,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甚至可以说,
这场世界大战实际上是在车间和工厂里赢
得的。”——《战争与武器》 英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丁对20世纪的评价: “我只是止不住地想,这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动荡的一个世纪!”【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③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就业—普选)
④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开始了国家干预私人企业)。
⑤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及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一战开始时,交战国人们充满盲目热情和短期取胜的幻想。结果1915---1917年3年,英军死伤170万,法军死伤270万,人们开始怀疑战争的神圣性,反战运动高涨。【外篇】大战后的世界:现实与沉思 法国 1916年反战罢工人数4100人,1917年29万人。工人提出“打倒战争”的口号。1917年5-6月有3—4万士兵拒绝作战。
德国1917年4月反战罢工最激烈,参加人数达30万。 俄国 1914---1917年有1500万人应征入伍,但只有330万支步枪,无抢的士兵在暴风雨般的弹片中耐心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到1917年1月已死伤600万,忍无可忍的工人、农民、士兵只得起来斗争,战争引起革命…2009年7月25日,英国国防部认定的该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韦尔斯辞世,享年111岁。这是帕奇2008年11月11日在伦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90周年纪念时的照片。官方确认的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帕奇25日去世 终年111岁。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是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故事片。它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滑铁卢桥上那段凄美绝伦的爱情颂歌。《魂断蓝桥》的成功,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示了爱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向人召唤着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罪恶。如果没有战争,如果处在和平年代,洛伊和玛拉一定会白头偕老,过着幸福的生活。“拒绝战争,争取和平”,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魂断蓝桥》主题曲 一路平安(英文名“友谊天长地久”)…… 读史可以使人更加明智、宽厚和深沉。一次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那么美好。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后 记11月11日,一战停战日英国反战美国反战法国反战德国反战约旦反战韩国反战日本反战非洲反战拉丁美洲反战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规律是战争的根源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
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
共同的责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 “以和为贵”……一般百姓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巨大伤亡和破坏记忆犹新,人心厌战。朝野上下弥漫着和平主义和畏战情绪……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