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2 15: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新课导入
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
后来,戎族真的来攻西周。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幽王被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春秋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
3.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新课讲授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牛 耕 图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得农业发展迅速。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二.王室衰微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阅读下列资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三.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攘夷”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dí)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地理条件:
靠海,盛产鱼盐
管仲改革:
(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
(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召集诸侯会盟
国富兵强
称霸方式:
“周天子派人参加”说明了什么?
→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
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看图说史
1.重耳流亡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以变求强
春秋争霸形势图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生产力发展
周王室衰微
诸侯崛起
,进而争霸
经济
政治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随堂演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1)春秋时期。
(2)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