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2 15: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胡曾《流沙》
战国七雄
长平之战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掌握“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2.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新课讲授
战国七雄的名称、方位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什么是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上有什么不同?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三家分晋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中下
同时并存



邯郸
大梁
围魏救赵
桂陵
庞涓
孙膑
秦赵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反间计
二.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立木为信
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吗
历史剧:商鞅舌战群臣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
耕战
建立
县制
建立土地私 有制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由国君派
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或者奴隶主贵族,你是怎样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他曾修筑了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嬴得了“天府之国”之美誉。
他是谁?
这项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历了5 12特大地震的考验。保卫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那么,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课堂小结
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1、七国 形成
三家分晋:韩、赵、魏
田氏代齐
2、七雄 (名称、位置)
楚、秦、燕
经济: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变)
军事:
奖励耕战.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军功授爵
政治:
建立县制
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地方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变)
军队战斗力增强(变)
国富
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变)
废除了旧制度,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变法内容 作用 意义
时间:公元前356年
著名的都江堰
1、修建者:
李冰(秦国)
2、修建时期:
战国时期
3、作用: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随堂演练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1)A:大禹。B:李冰。
(2)都江堰。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
(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