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1 23: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咏汉高祖(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学习目标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汉初为何要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
一、西汉的建立 刘邦
(汉高祖)长安汉高祖刘邦 西汉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由于秦暴政以及多年的战乱,西汉初年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二.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1)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2)吸取秦亡教训2、措施③采取轻徭薄赋政策。①增加劳动力
②减轻负担
③鼓励生产
④缓和社会矛盾3、作用:汉高祖④注重农业生产。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①下令“兵皆罢归家”。②释放奴婢为平民。三.“文景之治”汉文帝(公元前202年-前157年)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三.“文景之治”1、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④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浮华,并以身作则。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丰盈。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即农民将收获的十五分之一上交国家,与秦代相比,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到文帝景帝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减轻赋税和徭役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重视“以德化民”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的装饰,只用瓦器。相关史事汉初至武帝即位的70多年间……'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导致腐烂而不可以食用了;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因腐烂而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国库丰盈西汉初建,民生凋敝,政权不稳高祖吸取教训,稳定政权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为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小结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恢复和发展生产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
2、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
A. 社会十分贫困 B.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C.大臣陆贾的建议 D.刘邦具有远见卓识
3. 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AC4、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哪些人物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浮华( )
①尧 ②汉文帝 ③汉景帝 ④秦二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文景之治” 开创了中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它上承汉高祖的伟业,下启汉武帝的雄风,为汉代的国富民强奠定了物质基础。请问,“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负担, 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③“兵皆罢归家”
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C材料一:西汉时,官员们给皇帝上书,都用布包着,叫书案。时间长了,书囊存了很多,文帝舍不得丢弃,于是就命人把这些五颜六色的书囊拼凑起来做了一件帏帐,挂在宫殿里。一天,大臣们看到帏帐,便对文帝说:“陛下,国库里有那么多的绸缎,为什么要用这些书囊作帏帐,这不有损皇帝的体面吗?”文帝答道:“这件帏账虽不好看,但不是一样能用吗?况且又节省了财物,不是很好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文帝具有怎样的品质?你对此有何感受?

二、材料题品质:节俭感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应学习文帝,思江山来之不易,惜民力劳作辛苦。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王,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2)从材料二中得知,他非常重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下,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汉初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不得不吸取秦亡教训,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措施:①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②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结果:出现了盛世局面——“文景之治”。(3)结合当时实际说一下,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这些做法带来怎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