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重点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一、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持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材料: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一、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帝)
清初,沿用明朝的官制,在中央设立内阁和六部,但保留了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阻碍了中央集权。
1.背景:
2、目的
为加强君主专制
3.职责
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4、影响
皇 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为加强君主集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 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1.含义:
所谓文字狱,就是用挑剔文字过错的办法来找罪名,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
2、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
3、时期:
4、特点:
规模大,次数多
5、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二)文化专制政策
2.内容
1、目的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
3.影响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政治: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中饱私囊,敲诈民众。
相关史事
乾隆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 嘉庆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 500 余两,白银300 余万,当铺75座,银号42 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 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的说法。
(2)军事: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清政府给予旗人各方面的优待,致使诸多八旗子弟凭借自己或祖辈的功劳领取朝廷傣禄,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众多官员更是“妄事奢靡,相沿成风”,扰乱社会秩序,胡作非为。军队将领不理营务,只知克扣军响;士兵不事操练,却吸食鸦片成瘾,致使骨瘦如柴。连嘉庆帝都觉得“不忍形诸纸笔”。骑射尚武之风由此大为衰减,出现八旗官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一时成为笑谈。八旗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 斗鸡,十分颓废。
(3)经济:清朝官僚机构臃肿,嘉庆以后出现财政危机
相关史事: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4)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社会危机重重。
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 “送节钱”,嫁女儿要给 “出村礼”,就连家里死人也要交纳 “断气钱”。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极大。 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 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 000 人。
清代地契
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
四、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
(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直接原因)。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一:“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
——嘉庆帝的敕谕
至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措施
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
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他们垄断
对外贸易,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
3.影响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 烂。”
——马克思
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②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课堂小结
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加强思想控制
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课堂联系
1.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D
9.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A、文字狱 B、闭关锁国 C、八股取士 D、不抵抗
B
B
3.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强化
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中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综合上述材料,自拟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只限定广州一地对外通商这种盲目地排斥外来东西,人为地将自己和外界隔绝的政策,最终导致自己落后挨打。
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
观点:
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