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有丝分裂 间期染色体
复制着丝点
排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
解旋成
染色质2n2n2n2n → 4n4n→2n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一个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染色体行为变化:决 定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G1 S G2
1、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细胞。
2、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DNA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1、配子中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2、图中的配子是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不是那么,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1)配子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2)配子的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减数分裂问题探讨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推理:
从上一代到下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2N2N4N2N2N4N父方母方精子卵细胞受精卵新个体受精推理:(有丝分裂)推理错误!减数分裂的发现史Weismann预测:卵细胞与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有一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1883年,科学家发现马蛔虫精子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1890年,科学家确认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需要经过减数分裂。
1891年,确认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一、减数分裂概念: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子的产生部位:2、减数分裂过程: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的产生部位:2、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减数分裂的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减数分裂的结果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对象:时期:特点:结果:精子的形成过程睾丸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精子形成的过程睾丸1.场所:2.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精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精子精子的形成过程(一)第一次分裂 精原细胞四分体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2n2nn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精子nn着丝点分裂精细胞精子(二)第二次分裂 (三)减数分裂基本过程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2n2nn主要特征:染色体不再复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染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点:
染色体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特点: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在纺锤丝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级。
结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思考:1、此时是什么在分开?
2、次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何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特点:
染色体不再复制;
此时细胞内又是什么在分开?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结果: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变形:
精细胞 精子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如何?与精原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注意 :其中1与3,1与4,2与3,2与4互称非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1234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初级精母细胞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实际上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从染色单体的角度考虑)初级精母细胞1234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和示意图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缠绕,并且互相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随着纺锤丝的收缩,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并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结果细胞的每一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到达细胞的两极。初级精母细胞 在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的同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 判断: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还有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次级精母细胞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2
个次级精母细胞,最终产生4个精细胞。
(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2种精细胞。)
由于减数分裂不能连续分裂,所以无细胞
周期课件28张PPT。基因,你究竟在哪呢?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的发现1、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染色体。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又具有24条染色体。
3、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4、子代体细胞中的这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成对 成单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自由组合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独立性成对成单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保持稳定性类比发现: 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萨顿的推论: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
一代。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萨顿对此是如何解释的?时间:1903年 人物:萨顿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看不见染色体推理基因看得见类比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提出假说:基因就在染色体萨顿经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究竟是否正确?由于缺少实验证据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等对此持怀疑态度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科学家:摩尔根杂交实验的好材料 自花(闭花)传粉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多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多白眼雄果蝇F2 3 : 1白眼果蝇都是雄的(雌、雄)?PF1红眼(雌、雄)×F1雌雄交配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3对常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XXXY常染色体性染色体雌性 同型:XX
雄性 异型:XY果蝇体细胞染色体3对:ⅡⅡ,Ⅲ Ⅲ,Ⅳ Ⅳ讨论与猜想:如果按照萨顿的理论:基因在染色体上,那么,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呢?如果在性染色体上,那又有哪些可能呢?
提出假设假设二: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 体上假设一: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 上,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假设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雌果蝇种类:红眼(XWXW)红眼(XWXw)白眼(XWXW)雄果蝇种类:红眼(XWY)白眼(XwY)(二) 经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PF1F2×XWXWXwYXWYXw配子XWYXWXw×XwXWYXWXWXW(红雌)XWXw(红雌)XWY(红雄)XwY(白雄)(三)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四)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测交配子测交后代(五) 实验验证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红眼红眼白眼白眼雌雌雄雄126132120115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基因在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思考?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结论: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3.5万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减数分裂减数分裂P:配子:F1:任务:完成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标注高茎矮茎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AaB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AaB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D 练 习2、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B课件34张PPT。“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复习课基因在染色体上★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矮 茎高 茎×
受 精高 茎P配子F1F1配子★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矮 茎高 茎×
受 精高 茎P配子F1F1配子d dDDdDDddDDdDdDdd dDD★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染色体只有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与他的果蝇★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发现问题红:白=3:1
白的全为雄3:1的分离比例说明符合分离定律,但是白色的表现,总是与性别联系在一起!★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摩尔根的设想:提出假设 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请你按照摩尔根的假设,写出果蝇实验的遗传图解!摩尔根的假设很好解释了果蝇白眼的遗传!★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4.摩尔根的验证:测交实验 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5.摩尔根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伴性遗传★1.性别决定★2.伴X隐形遗传(色盲、血友等)的特征★3.其它伴性遗传的特征★1.性别决定1.ZW型性别决定:鸟类 雄性为ZZ,雌雄为ZW!★1.性别决定2.XY型性别决定:高等动物、果蝇等 雄性为XY,雌雄为XX!★1.性别决定 22对+XY22对+XX3.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1 : 1 单倍体型的性别决定
蜜蜂中的蜂皇与雄蜂交配后,产下的卵中有少数是未受精的,这些卵发育成为雄蜂,因此雄蜂没有父亲,但有外祖父。雄蜂是单倍体(n),具有16条染色体。而受精卵可以发育成为二倍体(2n)的雌蜂,具有32条染色体。雌蜂又分为蜂皇和工蜂,两者在形态和行为上有很大差异。这些不同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只吃二三天蜂皇浆的雌蜂发育成为终日忙碌而不育的工蜂;吃五天蜂皇浆的雌蜂发育成为具有生育能力的蜂皇。由此可见,蜂类的性别决定不仅与染色体数有关,而且也与环境有关。基因决定性别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雄花序生长在植株的顶端,雌花序生长在植株的中部。雌花序由显性基因Ba控制,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s控制。当基因Ba突变为ba,基因型baba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没有果穗,成为雄株;当基因Ts突变为ts时,基因型tsts就会使植株的雄花序变成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可通过受精在植株的顶部结出种,成为雌株。环境决定性别
海生蠕虫后螠的雌雄个体大小悬殊将近500倍。雌体的身体像一颗豆芽,口吻很长,远端分叉。雄体很小,寄生在雌体的子宫里。成熟的后螠在海里产卵,受精卵发育成没有性别的幼虫,当幼虫落在海底时,就发育成雌体;若幼虫被吸附在雌体口吻上,它就发育成为一个雄虫,最后寄生在雌体的子宫里。如果把落在雌体口吻上的幼虫取下来,让它离开雌体继续发育,它就发育成为中间性,而且雄性程度是由它们在雌虫吻部停留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这种类型的性别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4.特殊的性别决定:★2.伴X隐形遗传(色盲、血友等)的特征1.伴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2.伴X隐性遗传:色盲、血友 Y伴Y伴X★2.伴X隐形遗传(色盲、血友等)的特征表现型基因型男性女 性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XBXbXb XbXBXB XbYXBY正常正常
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分析以下杂交方式的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①XBXB × XbY:②XBXb × XBY:1/2正常♀(携带者XBXb)、 1/2正常♂( XBY )1/4正常♀( XBXB)、 1/4正常♀(携带者XBXb)
1/4正常♂( XBY )、1/4色盲♂( Xb Y )③XBXb × XbY:④XbXb × XBY:1/2正常♀(携带者XBXb)、 1/2色盲♂( XbY )1/4正常♀(携带者XBXb )、 1/4色盲♀(XbXb)
1/4正常♂( XBY ) 、1/4色盲♂( Xb Y )★2.伴X隐形遗传(色盲、血友等)的特征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 1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 1 : 1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女性携带者 × 男性患者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 1 : 1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女儿是红绿色盲,父亲一定是色盲。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1 : 1母亲是红绿色盲,儿子一定也是色盲。3.伴X隐性遗传特征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重男轻女 母有子有、女有父有 ★2.伴X隐形遗传(色盲、血友等)的特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什么特征呢? 隔代遗传、男女平等 ★3.其它伴性遗传的特征★3.其它伴性遗传的特征1.伴X显性遗传特征 连续遗传、重女轻男 父有女有、儿有母有 2.伴Y遗传特征 连续遗传、无女患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什么特征呢?连续遗传、男女平等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都病为伴性,父子无病非伴性。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无病非伴性。4 (2001年广东高考题)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请回答:
(1)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2)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提示:母病子必病;
交叉遗传(父亲的X只给女儿)5 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 基因的传递途径: 。
(2)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 。1234567891011121314 1→4→8→1425%0 XBXb XBY XbY XbXb XbY XbY XBY XBXb6、判断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遗传。
(2)6号基因型 ,7号基因型 。
(3)6号和7号婚配,所生男孩中出现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常隐AaAa1/4 XbXb XbY XbY Aa Aa aa7:下图是某遗传病的遗传图解
(1)若Ⅱ7不携带该病基因,
此病遗传方式是_______
。
(2)若Ⅱ7携带该病基因,此
病遗传方式是 。
(3) 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9与一位表
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几率是 。
患者的基因型是 。伴X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bY1/8 XbY aa aa aa aa AA XbXb XbY XbY XBY XBXbII6: XBXbII7: XBYXBXbXBYXBXBXBXbXBYXbYIII9: 1/2XBXb
1/2XBXB III9: 1/2XBXb
1/2XBXB XBY1/4XB1/4Xb1/2XB1/2Y1/8XBXB1/8XBXb1/8XBY1/8XbY1/2XB1/2XB1/2Y1/4XBXB1/4XBY1/2XBXb
XBY1/2XBXB
XBY8.以下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D是显性,d是隐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隐常100%Dd XdXd XdY XdY XdYⅠ Ⅱ Ⅲ123456891012117正常白化白化兼色盲色盲9.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呈显性;正常肤色(A)对白化呈显性。下面是一个白化病和色盲症的遗传谱系。 Ⅱ3 不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的基因型是________,的基因型是________。(2)是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3)若 生出色盲男孩的几率是______;生出女孩是
白化病的几率______;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几率________。Ⅰ1 Ⅰ2 Ⅱ5 Ⅲ11Ⅲ10X1/61/41/181/72XbYXbYA_aaaaXBYA_A_XBYXBX_aabA_A_XBX_baA_XBX_aabXBYAAA_(1/3AA 2/3Aa)再见课件36张PPT。128驼峰黄5红87恭喜你,你的视觉正常!
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49%。
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患多于男患。
以上病症的发病为什么跟性别有关联?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 注意: 性染色体上不是所有的基因都控制性别,如控制色觉的色盲基因。且性染色体中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则只有成对中的一条。看课本P37页第1题二、分析病例1.发现者:道尔顿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提出原子学说。是红绿色盲的发现者,也是第一个被发现为红绿色盲的患者,后人为了纪念他,又叫该病为“道尔顿症”。(一)人类红绿色盲症2、红绿色盲症状 症状: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这个家系图反映的基本情况:
(1)每个符号代表的情况?
(2)每个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3)家族中可能的婚配情况?男性患者个体女性患者男性正常女性正常阿拉伯数字
(1~16)罗马数字
(I~IV)代(1)每个符号代表的情况?3.对红绿色盲进行分析(P34,资料分析)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色盲家系。从这个家族的遗传情况看,你能发现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4.动动笔: 人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有哪些?5、男女有关色觉的基因型及6种婚配方式①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 男性红绿色盲
②女性携带者 正常男性
③女性红绿色盲 正常男性
④女性携带者 男性红绿色盲
⑤女性正常与男正常
⑥女色盲与男色盲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 : 1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配子子代女性正常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1 : 1 : 1 : 1 XbXb XBY亲代
配子
子代XbXBY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 1 : 1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的遗传现象女性色盲男性正常×XBXb XbY亲代
配子
子代XBXbYXbXbXBY女性色盲男性正常 1 : 1 : 1 : 1XbXBXbXbY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6.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7%)(0.5%)隔代患病 ②.通常为隔代患病,交叉遗传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XBYXbYXBXBXBXbXBYXbXbXBXBXBXbXBYXbYXBXbXbYXBXbXbXbXBYXbY交叉遗传女→男男→女 ③. 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女病,父子病),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看课本P37页第2题④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男正,母女正)。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XBXB B、XBXb
C、XBY D、XbYA、XBXB B、XBXb
C、XBY D、XbYDAB(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3)8号基因型是XBXb可能性是 。 1
2 1
4解:
XBY × XBXb
↓
XBXB XBXb XBY XbY
1 : 1: 1: 1 1
2 1
210号是携带者的概率
= ? × ? = ? 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 1
4解:
XBY × XBXb
↓
XBXB XBXb XBY XbY
1 : 1: 1: 1 1
2 1
2男孩是色盲的概率
= ? × ? = ? (5)7号和8号生育的男孩是色盲的概率 。 1
4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解:
XBY × XBXb
↓
XBXB XBXb XBY XbY
1 : 1: 1: 1 1
4 1
2 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
= (?× 1) ×?=(5)7号和8号生育的男孩是色盲的概率 。 1
4(6)7号和8号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 。 1
8 1
8× 1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7)
XbY × XBXb
↓
XBXb XbXb XBY XbY
1 : 1: 1: 1 (6)
XBY × XBXB
↓
XBXB XBXb XBY XBY
1 : 1: 1: 1 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 。 1
2 1
2 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
= (?×?) ×?= 1
8返回小组讨论:如果X染色体上是显性致病基因,情况会怎样?(二)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
病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试着做做:
1、写出基因型
2、归纳遗传特点XDXDXDXdXdXdXDYXdY1.基因型及患病情况2.遗传的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部分女性患者病情较轻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
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男病,母女病);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女正,父子正)(三)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
①男全病,女全正
②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四)、其他伴性遗传1、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2、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课件30张PPT。伴性遗传(一) 性别决定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1、概念:2、常染色体:3、性别决定的类型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XY 女性:XXXY型性别决定ZW型性别决定性染色体:XYXY型性别决定亲代XX配子子代男性女性XXXXYXY男性女性×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传给儿子。返回高倍显微镜下男性的染色体高倍显微镜下女性的染色体思考:人类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返回XY和XX是同源染色体吗? 22对+XY22对+XX返回讨论: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返回ZW型性别决定雄性♂ 雌性♀zzzwzzWzzzw♂♀(鸟类、蛾蝶类等)芦 花
非芦花Bb相对性状该基因在Z染色体上如何通过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ZBWZbZbP配子ZBWZb子代ZBZbZbW芦花 雄性非芦花 雌性(一)、(雌雄异体)生物性别决定方式
1.XY型:
如人、哺乳动物、菠菜、大麻、果蝇、某些两栖类、鱼类,很多昆虫和很多雌雄异株等
雄性(♂):性染色体为XY;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2A+XY ( A:一个常染色体组)
性细胞染色体组成:A+X或A+Y
雌性(♀):性染色体为XX。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2A+XX (A:一个常染色体组)
性细胞染色体组成: A+X
2.ZW型:如鸟类、蛾蝶类、某些两栖类,
雄性(♂):性染色体为ZZ;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2A+ ZZ ( A:一个常染色组)
性细胞染色体组成:A+Z
雌性(♀):性染色体为ZW。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 2A+ZW ( A:一个常染色组)性细胞染色体组成:A+Z 或A+W ?
3、X0型
该性别决定的生物:
雌性为XX,雄性为X0,即只含一条X染色体,而无Y染色体,其配子有含X的和不含X的精子,含X的精子与X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为雌性,不含X的精子受精后发育为雄性。如蝗虫、蟑螂等。(二)、影响性别决定的因素
1.环境决定:如扬子鳄、青蛙、乌龟等孵化时,它们的性别除受染色体决定方向进行分化外还受其他因素如温度影响: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则后代出现的雌性个体多;如果环境温度适宜如20℃左右,后代雌雄相当;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后代出现的雄性个体多。
2.受染色体倍数和营养的影响:如蜜蜂的受精卵发育为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为雄蜂。雌蜂中的幼蜂如果以蜂王浆为食则发育为蜂王,否则发育为工蜂。一、XY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规律
1.通过染色体组成分析,了解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形态特点(以XY型为例)
男、女染色体组成:男:44+XY、女:44+XX。
2.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下图所示)? (1)在同源区段中,X和Y染色体都有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样,X与Y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分离。
(2)在非同源区段中,基因可能只存在于X或Y上,如只在Y上,则遗传为伴Y染色体遗传——限雄遗传。如只在X染色体上,则伴X染色体遗传——限雌遗传。
(3)性别决定方式只在有性别的生物才有;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多种,XY型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是一种主要方式。
(4)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也存在于生殖细胞。1、人类遗传病判定口诀:
①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母为母系;
②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 病非伴性
③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④无中生有为常隐,有中生无为常显,后代为男加伴性。2、遗传题一般步骤:
(1)确定或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或母系遗传。
(2)确定是显性还是隐性。
(3)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假设法)。
(4)不能确定的判定类型,就从可能性大小来推测。
⑸确定基因型进行计算 ①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化的几率 ,
2、男孩白化的几率 ,女孩白化的几率 ,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生男孩白化的几率 。
②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者),父方为色觉正常,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色盲的几率 ,
2、男孩色盲的几率 ,女孩色盲的几率 ,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 ,生男孩色盲的几率 。课堂习题【3】:Aa AaXBXb XBY1/81/41/41/41/41/401/21/41/2练一练 [1] 说出下列家族遗传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D:伴Y [2] 说出下列家族遗传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A:常隐[3].在下图人类某遗传疾病系谱图中,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C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伴X显“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伴X隐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家系中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且具有时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五、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无中生有为隐性
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2.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2)有中生无为显性
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3.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1)在隐性遗传中:
隐性遗传看女病,若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则该病不可能为伴性遗传,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在显性遗传中:
显性遗传看男病,若男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正常,则该病不可能为伴性。记忆口诀:
(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
(2)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则很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则该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
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则该病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③父亲有病,儿子全病,女儿全正常,患者只在男性中出现,则该病最可能为Y染色体遗传病。3.不确定的类型:练一练1.说出下列家族遗传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伴Y染色体遗传2.说出下列家族遗传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在下图人类某遗传疾病系谱图中,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C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⑴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为__ 性遗传。
⑵ 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
⑶ 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常隐X隐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XbAaXBXb⑷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
⑸ 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1/30AaXBXbAaXBYAaXBXbAaXBXb3号:AaXBY⑷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
⑸ 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
(6)若8号和11婚配,生出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1/30AaXBXbAaXBYAaXBXbAaXBXb3号:AaXBY8号:1/3AAXbY
2/3AaXbY6号:AaXbY11号:1/3AAXBXb
2/3AaXB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