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老人和儿童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老人和儿童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8-22 18:36:02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小学美术第五册第5课儿童老人和 1、请小朋友回忆下自己的爷爷奶奶,并简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2、说一说爷爷奶奶和自己有哪些明显的区别。(特别是脸部)初步感知老人和儿童老人有哪些特点?儿童有哪些特点?老人和儿童还有什么不同?眼睛
眉毛
胡子
皱纹
头发
皮肤 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老人和儿童表现了出来 《晒太阳的老太太》水彩笔作品水粉画作品水墨画作品师示范:1、用线条表现你所熟悉的老人或儿童
2、用画笔表现老人和儿童在一起时的情景。 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2、抓老人和儿童的特征,用上他们的颜色来表现
作业:评一评 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 生活用品废旧材料 课后拓展:(想一想)你还能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老人和儿童?
和同学一起分享你和老人们的故事。
谢谢儿童
引证解释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列子·仲尼》:“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唐杜甫《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清金人瑞《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讴。”巴金《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广岛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儿童年龄范围的争议: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
培养编辑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等等在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所以对儿童的培养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儿童的培养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科教兴国战略中邓小平就提出“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口号。
儿童培养方面
第一:科学知识方面,这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不宜使用一种直接的传教方式,而应该更多的是一种诱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去总结。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儿童的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第二:想象力方面。儿童处于一个各方面急需开发的时期,没有受到社会各种知识和思想的束缚,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能够更好地通过一种诱导尽可能的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对儿童智力和身心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儿童书馆里面的儿童故事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家长开发想象力,启发儿童的思维。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些益智的游戏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互动,也能提升儿童的智力
第三:儿童自身兴趣的培养。儿童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处于不定型时期,所以家长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意识和兴趣该孩子设定方向,甚至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而是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选择,发现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并加以诱导和支持,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
第四:儿童财商养育:财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缩写为FQ(Financial Quotient)。[2] 开展儿童财商养育,使儿童通过有关金钱(财富)基本知识的体验式感悟、学习与养成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价值观,学会更好地创造财富与管理财富,增强社会生存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
老人
一.基本含义
1.指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
2.在改革过程中制定某些政策时特指在某个年限之前工作的人。例: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3.指长期在某个部队服役的人,尤指有带了很多年兵的军官。例:38军剩下的老人不多了。
4.在济宁一些地区,关系较好的人也互称为“老人”。
二.具体解释
1.老年人。《左传·宣公十五年》:“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唐冯著《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臧克家《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杨太曦和沈寿崇一起来到沈寿崇在驸马府居住的庭院中,远远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着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
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晋 车永 《与陆士龙书》:“老人及姊,自闻此问,三四日中,了不能复食。” 宋·张孝祥 《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 老舍 《婆婆话》:“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只好告诉母亲:不久即有好消息。”
3.称尊长。唐戴叔伦《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诗:“鹤发婆娑乡里亲,相邀共看往年春。拟将儿女归来住,且是 茅山 见老人。” 清·国泰 《<助字辨略>序》:“《助字辨略》者, 确山 刘老人 所著也。”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
4.年老长辈自称。唐·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宋苏轼《与元老侄孙书》:“相见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5别称中国传统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有些褒义的称谓。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mào]:70岁。
77岁:喜寿。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耋[dié]:指八九十岁的年纪。中寿:指80岁以上。
88岁:米寿
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
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