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说课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以下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说教材?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新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原料和条件,形成了一定的概念,但是对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这个问题,学生还没有直观的感受,往往忽略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因此这节课我贯穿教材安排了四个探究实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把教材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构建呼吸作用的概念。
说学情?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七年级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思维发展,我将本课目标确定如下三项:??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现象;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
2、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植物呼吸和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植物的呼吸现象;
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四个验;
3、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
2、呼吸作用的实质。?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七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思维,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情景、实验探究,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说学法?
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呼吸作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强调?“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环境为载体,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推测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我安排了5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联系生活,设境激趣。
用一生活实例---------冬天到了,妈妈买来几盆绿色植物,想美化儿子的房间,同时,天冷了不用开窗也可以净化空气,一家人都很高兴,可时间久了,儿子感到夜晚睡觉时室内很闷,心里十分奇怪。?? 提出问题:“把花草放入卧室内是否科学?”? 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生活经验或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基本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不科学的原因,逐渐涉及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植物的呼吸是否与人一样,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实验一: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1、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验证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2?实验仪器及用品:?将本实验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利用一种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如萝卜的根、菠菜的叶、花瓣等),将这些材料平均分为两组(新鲜的和煮熟的或者萌发的和煮熟的)放在甲、乙两个饮料瓶内,其中装有新鲜与煮熟的菠菜叶瓶外包上黑色塑料袋。将6组实验放在温暖的地方。
3、将装有实验材料的甲、乙饮料瓶内放置24小时后,打开甲、乙两瓶的瓶塞,将点燃的蜡烛快速放入两瓶,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六个小组实验操作方法相同)。分析实验现象:放入甲瓶内的蜡烛立即熄灭,放入乙瓶内的蜡烛继续燃烧。由此得出结论——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4、创新之处:实验形式的创新——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的创新——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实验二: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1、邀请一名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并叙述。可以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作为知识铺垫,启发学生提出设计方案.
2、实验仪器及用品:?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将等量的萌发与煮熟的黄豆种子分别放入两个空的洗手液瓶内,拧紧瓶盖,洗手液瓶瓶口连接上橡皮管,关上止水夹。
3、将装有实验材料的甲、乙两瓶放置24小时后,将连接橡皮管的玻璃管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打开止水夹,用手轻轻下按洗手液瓶的开关,观察石灰水的变化:甲瓶内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瓶内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4、实验创新之处:
实验形式的创新——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实验方法的创新——变灌水排气法为手压排气法
?实验器材的创新——变废为用?
实验三:种子呼吸时放出热?
1、观察盛有煮熟种子和萌发的种子的保温瓶内温度计示数,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总结出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
2、教师设问: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有什么意义?岂不是一种浪费??
3、教师展示图片(萌发,茎的生长,开花,结果),设问这些生命活动要不要能量呢?
得出:呼吸作用可以为生命活动产生能量。
实验四:种子呼吸时消耗有机物?
1、对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我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微课资源,学生课前观看微课,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开展示探究实验。做好课内汇报交流准备。
2、翻转课堂—小组交流,情感升华。课堂各组织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师生。
(三)分析整理,构建概念? ?
师生合作汇总四个实验结果,小结出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释放能量,从而归纳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和概念。
1.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己归纳呼吸作用概念
2.多媒体展示呼吸作用概念及呼吸作用实质(动态过程)。?
(四)联系实际,深化知识?
1、出示图片?
(1)水涝地为什么要及时排涝??
(2)农民伯伯为什么田间松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指正,并指出这是在生产生活中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实例。?
2、出示图片:?
①粮食收获后,为什么及时晾晒??
②超市等地的蔬菜储存为什么要套上保鲜膜??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这些实例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五)巩固新知,课堂小结?
这是思维活动最活跃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交流、补充。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本节知识的构建和升华。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导学生总结、反思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过程等,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其认识自我、增强信心、巩固兴趣,以促进其主动发展。此过程中学生可畅所欲言,包括学习心得和困惑,以相互促进。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言,培养他们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以生物课程标准理念为教学的指导,遵循初中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教法具有多样性,在学生讨论、观察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教学气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设计实验;教师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我设计这种课堂形式,期望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利用学生经验与老师指导共同完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