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一. 知识清单:
平面镜成像
原理
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过平面镜________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视觉,我们感到光好像是从图中S′处射来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虚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_________。
探究过程
①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厚玻璃板会出现_____个像;③玻璃板要与水平面________,否则_____________;④用两支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像和物体大小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
实像
虚像
像的形成
_____________会聚形成的
实际光线反向________会聚形成的
承接
_______光屏承接
________用光屏承接
画法
用_________线表示
用________线表示
观察
可以用眼睛观察,可以用相机拍摄
二、选择题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
A.2m B.1.4m C.0.6m D.2.6m
2.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4.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6:00 B.5:45 C.6:15 D.6:30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
A.30° B.45° C.60° D.90°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8.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9.小明要制作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0.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5m,像变大 B.2m,像变小 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
11. 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踩影子 B.铅笔弯折了 C.照镜子 D.日食
1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13. 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三.填空题
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择在 _____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_____________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 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_(填“虚”或“实”)像.
16. 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 _______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 __________ ;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 __________________。
18.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______ m,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会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身高1.70m的李洋同学站在高为1m的直立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m,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与镜中的像相距_____m。
四.作图题
20. 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图中已画出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它的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光线.
21.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23.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探究题
2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
(1)最好选用 ________ 玻璃板(选填“茶色”、“无色透明”)。 实验时应选较 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玻璃板必须和桌面___________,否则蜡烛B不能与A的像重合,
(3)该实验在光线较_________(填:亮或暗)的房间效果好。
(4)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 像.(选填“实”、“虚”)
(6)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物理课本挡在像的一侧玻璃板后,人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8)右图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25. (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作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参考直线.用激光笔沿着白纸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
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
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答案
一. 知识清单:反射、反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垂直、不能找到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虚、相等、相等、垂直、实际光线、延长线、能用、不能用、实、虚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B
B
B
A
C
B
A
D
C
D
C
三、填空题
14. 较暗、确定像的位置、不变
15. 反射、虚像
16. 变大、不变
17. 茶色玻璃板、大小关系、相等
18. 1.5、不变
19. 1.7、4
四、作图题
20. 21.
22. 23.
五、实验题
24. (1)茶色、薄(2)垂直(3)暗(4)像与物的大小关系(5)虚(6)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7)能(8)到镜面的距离
25. (1)①显现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2)①玻璃板和水平面没有垂直②确定像的位置③玻璃板的后表面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