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第一篇章:风起云涌——国共合作实现第二篇章:迅猛突进——北伐胜利进军第三篇章:血雨腥风——蒋汪叛变革命第四篇章:柳暗花明——国共再次携手第一篇章:风起云涌——国共合作实现一、国共合作的原因可能性必要性 阅读材料,思考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共产国际
国民党:一系列维护共和斗争的失败共产党:工人运动的失败(二七惨案)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国共两党合作的可能性:
材料一:(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决议
?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为国中唯一之革命党”。国民革命应以国民党为中心,一切革命分子包括共产党人都应集合在三民主义和国民党的旗帜下共同奋斗。但孙中山也知道“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拯救它就需要新的血液,而当时最新的血液就是生机勃勃的共产党人。共产党:认为当时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国民党:需要共产党帮助改组客观条件:共产国际的促进一个有情
一个有意
还有一个“媒婆”
共产国际一、国共合作的原因可能性必要性国民党:一系列维护共和斗争的失败共产党:工人运动的屡次失败(二七惨案)共产党:认为当时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国民党:需要共产党帮助改组客观条件:共产国际的促进二、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党内合作理由:(1)中共当时力量弱小,该方式容易被国民党接受;
(2)有利于中共以合法的身份组织发动群众; (3)有利于发展壮大。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作用:1924年1月20日广州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实现。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后又增加耕者有其田。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3.黄埔军校的创办建立时间:地点:领导人:创办者:作用:1924年5月广州 黄埔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孙中山(国民党) 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的建立军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诸位已看到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诸位谨记!”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的演说词
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你知道吗?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黄埔四期:林彪(中共)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
戴笠(国民党)第二篇章:迅猛突进——北伐胜利进军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传芳兵力20万兵力30万张作霖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主要战役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上海汀泗桥贺胜桥国民政府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a.北伐军经过地区农民协会组织发展壮大。
b.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思考: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思考: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2.北伐目的明确,方针正确
3.将士浴血奋战,中共模范
4.北伐出师有名,人民支持
5.北洋军阀失道,各自为战第三篇章:血雨腥风——蒋汪叛变革命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大肆屠杀革命进步人士,叛变革命。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间:地点:性质:1927年4月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4.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___________宣布“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张学良 模拟历史剧(片段):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阅读模拟历史剧片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从中你对以后的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帝国主义的干涉
1.共产党放弃了革命(军队)领导权
2.共产党年幼,缺乏经验 北伐战争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又出现了。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仍然遭受着帝国主义和新军阀的双重压迫!知识链接第四篇章:柳暗花明——国共再次携手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打败了日本法西斯,但之后两党陷入了长期对峙状态,导致至今海峡两岸骨肉分离。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材料一: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北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也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伸过最近处距离只有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此后,国共高层会晤成为“惯例”。热点关注 材料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 “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课后延伸: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中国梦中的一个梦。我们青少年如何看待台湾问题,如何实现中国梦?
课堂 结:小国共两党初合作,黄埔军校美名扬;
北伐对象吴孙张,湖南湖北主战场;
铁军归功独立团,汀泗贺胜和武昌;
蒋汪政变举屠刀,国民革命惨遭殃。谢谢指导Thankyou20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