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习题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邓稼先习题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3 08: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邓稼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
A.鲜为人知(xiān)  开拓(tuò)  元勋(xūn)
B.鞠躬尽瘁(cuì) 难堪(kān) 懈怠(xiè)
C.热泪盈眶(kuāng) 说服(shuō) 孕育(yùn)
D.妇孺皆知(xū) 挚友(zhì) 罗布泊(pō)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
A.彷徨  诞生  戈璧  风沙呼啸
B.谣言 阔别 选聘 峨峨昆仑
C.宰割 癌症 氢弹 接然不同
D.睿智 仰幕 租借 家喻户晓
3.根据句意,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熟识 熟习)。?
(2)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 (重要 新生)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 (重要 新生)日子!?
4.导学号8103400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B.“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短短的一句话,却表达了邓稼先对工作认真负责,以及为事业把生死置之度外、敢于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
C.“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层出不穷”在这里的含义是问题出现得太多,大家无法解决的意思。
D.“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理论的怀疑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5.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的说法是(C )
A.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B.对当年在昆明时生活的怀念。
C.寄托了对邓稼先的怀念。
D.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辛。
6.“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一句表现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表明邓稼先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表现他身负重大责任。 
7.邓稼先简短的一句话“我不能走”,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表现邓稼先坚守工作岗位、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 
8.(2017·山东潍坊广元中学单元检测)下面语段的方框中所用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B )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一时热泪满眶 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 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9.(2016·浙江温州单元检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导学号81034001(2017·山东青岛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 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增加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挨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0.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做废品收购买卖的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 
11.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参考答案运用动作描写,用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的强烈的渴求。 
12.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句中的“花”指的是书。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13.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作用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14.学习本文之后,朝阳中学七年级某个班级要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校报设计】
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长征火箭“三代同堂”齐登场,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答案示例中国飞天梦的历程 探索与发现 
(2)【在线交流】
假如让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
答案示例您能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吗?②您能对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提几点建议吗? 
(3)【写墓志铭】
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请你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示例: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答案示例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长眠于此。他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邓稼先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