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河颂习题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黄河颂习题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3 08: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黄河颂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屏障(zhàng )哺育(bǔ )  发扬滋长(zī )
澎湃(pài ) wǎn(宛 )转 高山之diān(巅 )
体pò(魄 ) zhuó(浊 )流 一xiè(泻 )万丈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高山之巅(山顶 )
(2)在你的哺育下(喂养,培养 )
(3)掀起万丈狂澜(大波浪 )
(4)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4.这节歌词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层,请在原文上用“‖”标出层次,并写出层意。
答案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
第一层:望黄河,状其貌。第二层:颂黄河,赞其魂。 
5.“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请根据作者的思路把它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第一层写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第二层写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第三层写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精神源远流长。 
6.作者为什么称黄河是“屏障”?
参考答案把黄河比作“屏障”是因为黄河天险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 
7.你是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黄河的主流比作巨人的躯干,把支流比作臂膀,以写出黄河的伟大力量。 
8.(2017·山东临沂育新中学月考)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比喻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拟人 )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反复 )
9.(2016·浙江温州月考)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B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C.掀起/万丈狂澜
D.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10.(2016·山东高密月考)“啊!黄河!”这句诗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作者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导学号81034005(2017·天津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冰 窗 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1.请结合文章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葳蕤如春;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 
1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DE )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②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1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园那种甜美温馨生活的深深怀恋。 
15.学完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题为“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标语。
答案示例示例1 爱护母亲河,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示例2 母亲河——我们生命的血脉。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请写出两个。
答案示例示例1 跳进黄河洗不清
示例2 不到黄河不死心
示例3 九曲连环 
(3)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体污染等问题。请你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词,为保护黄河出一份力。
答案示例示例1 保卫黄河,拯救母亲
示例2 让我们一起行动,保卫这条用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液汇成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