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第15课 北伐战争第一篇章
国共合作,齐心协力建军校打倒列强、除军阀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
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已的弱小。
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已的同盟。
——共产国际论从史出1)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屡遭挫折,同意合作
2)共产党从工人运动失败中意识到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共产国际的帮助1923年正式决定···1924年广州李、林、毛、瞿新三民主义自主学习: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知识迁移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民国①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②没有规定民众的基本权利③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合作探究(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民族主义:提出了明确的反帝目标
民权主义:提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强调民权的普遍性;反帝反封建
民生主义:“节制资本”;而且提出改善农民、工人生活问题论从史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反帝反封建明确的反帝改善工农生活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1924年广州黄埔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培养了大批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做了准备和平、奋斗、救中国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第二篇章
工农配合,万众一心共北伐蒋介石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开始时间:
主要目标: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英雄军队:
谁是最强大脑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 湖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武汉国民政府冯玉祥五原誓师工人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农民运动 在汀泗桥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迂回敌后,出其不意的向敌人发起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迅速溃败。贺胜桥战役打响后,独立团将士顽强作战,接连突破敌人的正面的三道防线。为了配合北伐军胜利进军,1926年秋到1927年春,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解放了上海。小组讨论勇于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
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
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北伐精神第三篇章
兄弟反目,辉煌大业空遗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原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
国民党迫害革命者数据统计
北京
北洋军阀政府 武汉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20世纪20年代中华大地上并立的三个政权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五三惨案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为什么还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小组合作探究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工农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材料一: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
材料二: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
共产党妥协退让的投降主义的政策。论从史出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北伐战争基础: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高潮:北伐战争 节节取胜结局:蒋汪叛变 革命失败实战演练1、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B吴佩孚材料一 ···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材料二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1)材料一是哪所学校?创办该校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誓词中军阀主要是指谁?
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革命危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拓展延伸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