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做酸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做酸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23 10:17:1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做酸奶》练习
填空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 )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2、细菌体积微小,他们有( ) 、( )、( )三种基本形态。
3、做酸奶时,牛奶冷却至( )度,加入两勺酸奶搅匀。
二.选择
1、 利用细菌可以生产食物,例如:( )。
A. 果酒 B. 药品 C. 塑料餐具
2、大多数细菌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二分裂繁殖 B.有性繁殖 C. 营养繁殖
三.判断
1、细菌对人类有害无利。( )
2、细菌不需要吃食物。( )
3、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
4、变质的酸牛奶对人体无害。( )
5、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
6、自制酸奶时,可以用随意用一个器皿。( )
四.简答题
1、减少治病细菌的传播方法有哪些?
细菌有哪些功劳?
请自己自作酸奶。
1.1《水滴里的生物》练习
一、填空
1、乳酸菌
2、螺旋菌、杆菌、球菌
3、35℃~40℃
二、选择
A 2、A
判断
× 2、× 3、√ 4、× 5、√ 6、×
四、1、(1)用热水冲筷子
捂住鼻子打喷嚏
勤用肥皂洗手
2、(1)生产腐殖质
(2)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
(3)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3、(1)鲜奶中加白糖,煮开几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1.2 做酸奶 教学设计
课题 1.2 做酸奶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1、学会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发酵而成酸奶。2、知道细菌是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他们对人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3、掌握减少细菌传播的方法。
重点 做酸奶的活动。
难点 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个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一个美食盛宴!老师自己做的酸奶。想分享给你们来品尝一下。 学生仔细品尝并作出反应。 通过学生品尝自己做的酸奶导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激发学生制作酸奶的兴趣。
讲授新课 1、你能猜测一下酸奶是怎么样做成的吗小结:鲜奶、少数酸奶是酸奶的制作原料。出示制作酸奶步骤(1)鲜奶中加白糖,煮开几分钟。(2)牛奶冷却至35℃~40℃,加入两勺酸奶搅匀。(3)倒进消毒锅的保温容器,盖盖(4)保温5~6小时,酸奶即成。强调:(1)温度:保持在35℃~40℃。(2)卫生:所有的器皿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2、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总结: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细菌(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3、你对细菌了解多少呢?请与大家分享。(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有杆菌、球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2)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总结:大多数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4、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1)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 128(2)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多少个细菌吗?上百万个。5、谈谈细菌的功与过功:(1)生产腐殖质(2)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3)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过:(1)病菌致病。(2)细菌导致植物叶斑病 细菌的用途。总结:一分为二看细菌。6、细菌传播途径 (1)通过空气传播;(2)通过皮肤传播;(3)通过血液传播7、模拟病菌通过皮肤传播的活动8、减少细菌传播方法9、布置作业根据老师提供的制作酸奶步骤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尝试解答,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要求做实验、查资料。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培养学生与朋友分享的意识。学生根据自己查找资料与大家分享结果。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后面探究过程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享知识。 采用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上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感受更深刻,更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酸奶实验,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对其知识的掌握进行查缺补漏。本环节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充分体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性。
课堂小结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细菌的三个基本特征:体积微小, 有三种基本形态;吸收养分;繁殖速度快。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做酸奶
科学苏教版 六年级上
导入新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一个美食盛宴!老师自己做的酸奶。想和你们来分享。
新课讲解
你能猜测一下酸奶是怎么样做成的吗?
鲜奶、少数酸奶是酸奶的制作原料。
新课讲解
制作酸奶步骤
1、鲜奶中加白糖,煮开几分钟。
2、牛奶冷却至35℃~40℃,加入两勺酸奶搅匀。
3、倒进消毒锅的保温容器,盖盖
4、保温5~6小时,酸奶即成。
新课讲解
温馨提示
(1)温度:保持在35℃~40℃。
(2)卫生:所有的器皿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
(3)自制酸奶要放在冰箱冷藏,不宜储存太久。
(4)不要吃变质的酸奶。
新课讲解
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显微镜下的乳酸菌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细菌(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新课讲解
你对细菌了解多少呢?请与大家分享。
1、细菌体积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
螺旋菌:外形呈螺旋状
杆菌:外形为杆状
球菌:外形为球状
新课讲解
2、细菌要吸收养分
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自养: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
异养: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光合细菌:利用光能自己制造食物
新课讲解
1个细菌
遗传物质复制
中部向内凹陷
形成两个细菌
细菌之所以繁殖的如此快,是因为大多数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
3、细菌繁殖速度快
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几亿的后代。
新课讲解
(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2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除了多少个细菌吗?
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
128个
上百万个
新课讲解
谈谈细菌的功与过


生产新食物
生产药品、生物塑料
生产腐殖质
细菌导致植物叶斑病
传播疾病
知识拓展
细菌的用途
工业上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
利用细菌发酵制作泡菜、酒、药品等
肠道益生菌
细菌发电
……
新课讲解
总结: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新课讲解
细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身体的呢?
通过空气传播;
通过皮肤传播;
通过血液传播。。。。
新课讲解
模拟病菌通过皮肤传播的活动
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每位握过手的同学。
新课讲解
捂住鼻子打喷嚏
1
勤用肥皂洗手
1
用热水冲筷子
减少细菌传播方法
课堂练习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 )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2、减少细菌传播的方法有( )、( )、( )。
3、细菌体积微小,他们有( ) 、( )、( )三种基本形态。
我知道
勤用肥皂洗手
乳酸菌
捂住鼻子打喷嚏
用热水冲筷子
螺旋菌
杆菌
球菌
课堂小结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2)细菌的三个基本特征:体积微小,
有三种基本形态;吸收养分;繁殖速度快。
布置作业
根据老师提供的制作酸奶步骤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板书设计
做酸奶
自制酸奶
认识细菌:
细菌的功与过: 有功亦有过
减少细菌的传播方法
繁殖速度快
体积微小、
“吃”食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1.2《做酸奶》练习
填空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 )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2、细菌体积微小,他们有( ) 、( )、( )三种基本形态。
3、做酸奶时,牛奶冷却至( )度,加入两勺酸奶搅匀。
二.选择
1、 利用细菌可以生产食物,例如:( )。
A. 果酒 B. 药品 C. 塑料餐具
2、大多数细菌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二分裂繁殖 B.有性繁殖 C. 营养繁殖
三.判断
1、细菌对人类有害无利。( )
2、细菌不需要吃食物。( )
3、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
4、变质的酸牛奶对人体无害。( )
5、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
6、自制酸奶时,可以用随意用一个器皿。( )
四.简答题
1、减少治病细菌的传播方法有哪些?

细菌有哪些功劳?
请自己自作酸奶。
1.1《水滴里的生物》练习
一、填空
1、乳酸菌
2、螺旋菌、杆菌、球菌
3、35℃~40℃
二、选择
A 2、A
判断
× 2、× 3、√ 4、× 5、√ 6、×
四、1、(1)用热水冲筷子
捂住鼻子打喷嚏
勤用肥皂洗手
2、(1)生产腐殖质
(2)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
(3)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3、(1)鲜奶中加白糖,煮开几分钟。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1.2 做酸奶 教学设计
课题
1.2 做酸奶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学会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发酵而成酸奶。
2、知道细菌是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他们对人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3、掌握减少细菌传播的方法。
重点
做酸奶的活动。
难点
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个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一个美食盛宴!老师自己做的酸奶。想分享给你们来品尝一下。
学生仔细品尝并作出反应。
通过学生品尝自己做的酸奶导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激发学生制作酸奶的兴趣。
讲授新课
1、你能猜测一下酸奶是怎么样做成的吗
小结:鲜奶、少数酸奶是酸奶的制作原料。
出示制作酸奶步骤
(1)鲜奶中加白糖,煮开几分钟。
(2)牛奶冷却至35℃~40℃,加入两勺酸奶搅匀。
(3)倒进消毒锅的保温容器,盖盖
(4)保温5~6小时,酸奶即成。
强调:(1)温度:保持在35℃~40℃。
(2)卫生:所有的器皿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
2、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总结: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细菌(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3、你对细菌了解多少呢?请与大家分享。
(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有杆菌、球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
(2)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总结:大多数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
4、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
(1)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128
(2)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多少个细菌吗?上百万个。
5、谈谈细菌的功与过
功:(1)生产腐殖质
(2)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
(3)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1)病菌致病。
(2)细菌导致植物叶斑病
细菌的用途。
总结:一分为二看细菌。
6、细菌传播途径
(1)通过空气传播;(2)通过皮肤传播;
(3)通过血液传播
7、模拟病菌通过皮肤传播的活动
8、减少细菌传播方法
9、布置作业
根据老师提供的制作酸奶步骤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尝试解答,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要求做实验、查资料。
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培养学生与朋友分享的意识。
学生根据自己查找资料与大家分享结果。
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
后面探究过程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享知识。
采用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上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感受更深刻,更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酸奶实验,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对其知识的掌握进行查缺补漏。
本环节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看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充分体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性。
课堂小结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细菌的三个基本特征:体积微小,
有三种基本形态;吸收养分;繁殖速度快。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板书设计
课件21张PPT。做酸奶科学苏教版 六年级上导入新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一个美食盛宴!老师自己做的酸奶。想和你们来分享。新课讲解鲜奶、少数酸奶是酸奶的制作原料。新课讲解制作酸奶步骤新课讲解 温馨提示
(1)温度:保持在35℃~40℃。
(2)卫生:所有的器皿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
(3)自制酸奶要放在冰箱冷藏,不宜储存太久。
(4)不要吃变质的酸奶。
新课讲解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细菌(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新课讲解你对细菌了解多少呢?请与大家分享。1、细菌体积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新课讲解2、细菌要吸收养分自养: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
异养: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新课讲解3、细菌繁殖速度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几亿的后代。新课讲解(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2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除了多少个细菌吗?体验细菌的繁殖速度128个 上百万个新课讲解谈谈细菌的功与过知识拓展……新课讲解总结: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新课讲解新课讲解模拟病菌通过皮肤传播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每位握过手的同学。新课讲解减少细菌传播方法课堂练习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 )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2、减少细菌传播的方法有( )、( )、( )。
3、细菌体积微小,他们有( ) 、( )、( )三种基本形态。
我知道勤用肥皂洗手乳酸菌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筷子螺旋菌杆菌球菌课堂小结(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乳酸菌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2)细菌的三个基本特征:体积微小,
有三种基本形态;吸收养分;繁殖速度快。布置作业根据老师提供的制作酸奶步骤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板书设计做酸奶自制酸奶认识细菌:细菌的功与过: 有功亦有过减少细菌的传播方法繁殖速度快体积微小、“吃”食物、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