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课词语万花筒-课时同步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4课词语万花筒-课时同步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3 13: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词语万花筒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非裔导演巴里·杰金斯自编自导的《月光男孩》,勇夺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这部讲述一个黑人男孩成长故事的作品,在近几年出品的黑人主题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
②针对传承与创新动力不足、保护力度不够、机制体制僵化等问题,有关部门提出,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大力推动“老字号+互联网”工程,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③作为开年首部好莱坞动作大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如愿收获了“开年第一冠”的票房佳绩,但豆瓣网评分却差强人意,仅5.8分。
④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京东也好,天猫也好,这些电商平台都已经是巨人级企业,应该担负整体提升中国网购商品质量的责任,而不是浑水摸鱼。
⑥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与不瘟不火的售楼处相比,在本市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内的楼盘推介活动显得人气更足。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答案】A

4.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目前家具刚刚仍然存在诸多隐患,当商品与图片不相符,家具质量难以保证、售后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出现时,消费者不要忍辱含垢,应积极与卖家协商,争取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②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红谷滩新区呈现出改天换地的面貌,由以前的农田和荒滩变为宜居宜业的“园林时尚之城”,逐步形成的特色,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文化。
③2016年9月,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④“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三年来,我国已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这些城下之盟让“一带一路”建设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⑤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蕴,这些电视节目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力推崇,而且在广大民众中掀起轩然大波。
⑥国产手机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已经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华为、OPPO、vivo三足鼎立,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忍辱含垢:忍受耻辱。②改天换地: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望文生义。③时不我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④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褒贬误用。⑤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⑥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对象错配,“对立”不合语境。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 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答案】A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挂甲寺地区民间文化 ,群众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②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 ,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
③翻阅这些资料,一位爱国华侨的情怀 ,记者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跨越60年的历史画卷。
A.异彩纷呈 异曲同工 如在目前
B.源远流长 各有千秋 如在目前
C.源远流长 异曲同工 跃然纸上
D.异彩纷呈 各有千秋 跃然纸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异彩纷呈:就是形容艳丽缤纷,奇异的光彩让人有美感,和美的体验。异曲同工: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效果。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如在目前:就好像在眼前一样。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全民足球的趋势逐渐被放大,校园足球也出现了“量产式”的发展,家长的担心也并非全都是不经之谈。
B.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C.来自湖南省的郭建宁等三位艺术家所唱的《亲吻祖国》可谓气冲霄汉,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D.中国大学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教学、科研、管理、改革等各方面动脑筋、花力气,用罚抄3500遍“我错了”来惩罚逃课大学生,确实让人贻笑大方。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一定坚持海纳百川、从谏如流的作风,将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转化成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竞争力。
B.他们认为艺术关系到国魂,把艺术作为唤醒民众的重要手段,立志革除画坛上陈陈相因、了无生气的积弊,大胆吸收外来营养。
C.今天的中国是个开放的社会,青年人应该放开手脚,勇敢地去闯世界,不要因为世俗的约束,就迟疑犹豫,裹足不前。
D.一些人的散文不仅仅是形散而且神更散,以至于把一个好端端的文学体裁搞得没有一点文学的味道,读之便味同嚼蜡,不忍卒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从谏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B项,陈陈相因:沿袭老一套,没有创新;C项,裹足不前:比喻停步不前;D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二、相关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表人流行词语探微
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表人流行新词语是流行新词语中的一个小类,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具有鲜明的类指化特征。如“高考移民、宅男” 等。此外,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信息浓缩化的特点,用一个词就能表达一般要用几个词、一句话甚至几句话才能表达的语义,更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便于人们记忆。例如,“高富帅”“~控” 等。
从语言结构特征看,表人流行新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成群”的方式出现,形成一个个表人流行新词语词群。例如,~族(蚁族、裸婚族、啃老族),~控(微博控、网购控)等。每一个词群,都可归纳为一个构词模式。另一类则以单个词语的形式出现,如“草根”“土豪”等,与第一类词相比,该类流行词语数量较少。从表达色彩看,大部分表人流行新词语的感彩浓厚,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很多表人新词语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极富表达的感彩,如讽刺、戏谑等,不一而足。
表人流行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多种多样。“闺蜜”是通过简称(闺中密友)及谐音(闺密)两种方式创造出来的,“草根”和“炮灰”是通过借喻产生的“旧词新义”,“粉丝” 是音译外来词,并和汉语已有词偶合。在表人流行新词语中,有两种词语衍生方式非常突出,即词语模造词和借用外来词。
李宇明先生曾指出,当前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就像是造词模子一样,称之为“词语模”。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族。上文所列举的每一个表人流行词语词群,都是由相应的词语模衍生出来的。词语模造词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推过程,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汉语创造新词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汉语中现有的构词材料和规则创造新词,二是借用外来词。在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时,借用外来词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近年日本动漫、游戏等在中国的流行,不少日语中的表人新词语也随之进入汉语。如“正太”“达人” 等皆来自日语,词语模“~控”最早也源于日语。当然,汉语在引入这些外来词时,会根据汉语词的构造、表义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表人新词语的流行与当前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在信息数量日益膨胀、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当下,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趋同、从众以及追求新异的心理。例如,当“剩男”“剩女”得到了大众的接受和广泛传播后,只要社会中出现具有某些类似特征的人时,人们就倾向借“~男(女)” 这一形式来表达。人们对新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倾向于不断创造新形式或新意义的词语来满足语言交际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如“女汉子”“伪娘” 等。从表面上看,这种求新求异与求同从众心理是矛盾的,其实这正是人们语言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独特体现。一方面,当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就会尽力模仿,达到趋同;另一方面,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
表人流行新词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然,这类词语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哪些词语能够继续使用下去,哪些应当被淘汰,除了有赖于语言发展规律和交际实际需要之外,也需要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加以理性引导。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9.下列有关“表人流行词语的特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表人新词语是指在汉语新词语中,由表人的语素构成的新词语,表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一类人,如“老王、小张”等。
B.从语音特征角度,表人流行词语可以分为以“成群”的形式出现和以“单个词语”形式出现这两类。
C.表人流行新词语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具有信息浓缩化特点。
D.表人流行词语都具有浓厚的感彩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时尚感,这是它们能够流行的原因。
【答案】C

1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用外来词是人们解决有限的词汇与众多新事物、新概念之间的矛盾的首要选择。
B.“草根”和“炮灰”这种通过引申方式产生的表人新词更能刺激人们对于词义的联想和想象。
C.表人新词语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社会心理需求或情感表达,在记录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意义。
D.人们为了追求交际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利用现有词语模完全创新生产出大量表人新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首要选择”错;B项,应为“借喻”;D项,“完全创新” 为“类推”。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人流行新词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前大众语文生活中一种鲜活、引人关注的语言现象。
B.吸收外来词可以丰富和发展汉语词汇,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体现了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但在吸收的同时也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C.人们认同某些新词语时,尽力模仿,达到趋同;为了追逐新潮时尚,人们会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力求新、求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D.表人新词的产生及发展不受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需要社会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力量的理性引导。
【答案】D

三、语言表达
12.请在以下文段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词语中,有许多与“龙”相关的熟语。如“摆龙门阵”可以用来形容讲故事或长时间聊天,“①”形容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等角色,也比喻在别人手下或单位里做无关紧要的杂活儿。用“龙争虎斗”比喻双方势均力敌,斗争激烈。用“②”形容人行走时姿态庄重、威武,气度超凡。我们还可以用“③”形容地势险要,用“④”形容书法笔势遒劲飘逸。
① ② ③ ④
【答案】①跑龙套 ②龙行虎步 ③龙盘虎踞 ④龙飞凤舞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所给的解释即可。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从4月1日起,河南省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
(《郑州日报》3月25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赞成公文及教科书与网络流行语“绝缘”。
其一,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的文书,教科书则是教会学生规范表达的工具,二者表达均应准确、规范、严谨,而网络语言不严密、不规范且缺少高雅;
其二,网络语言对汉语是种污染,公文中若出现网络流行语,绝大部分老百姓是看不懂的;而中小学生语言基础还不牢固,如果过早接触网络语言,势必影响规范汉语的传承。
所以,公务机关、学校应尽快远离网络词汇。
(示例二)我认为公文及教科书不该远离网络流行语。
其一,网络语言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拓展和补充,给中国语言注入新鲜血液,世界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词汇和语言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也是新语言,汉语没有理由不吸纳之;
其二,网络语言简洁生动,能吸引年轻人。作为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之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与网友联络的好方式。另外,像“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很多网络语言符合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特点,他们迟早要接触,不如正确地引导,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所以,公务机关,学校不应错过网络词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