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甲午中日战争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
民族危机的加剧究根溯源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起这场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日本——1888年,明治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购买了6艘大型新式战舰。
中国——1888年北洋海军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火力弱,行动迟缓。
日本——1893年,明治天皇每年从皇室财产中拿出30万元帑[tǎng]银,用于海军建设,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中国——1891年以后,慈禧花重金修颐和园,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1893年,慈禧太后命人筹办自己的万寿庆典,60段点景,特造彩绸10万匹,以供庆典之需。
日本——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中国——中日战争爆发,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太后却非常生气,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战争前夕战争前夕战争前夕战争前夕日本朝
鲜满蒙中国台湾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称霸世界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一八九四年年六月,日本海陆军八千人在朝鲜仁川登陆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大连旅顺(三)主要战役致远舰部分官兵致远舰直冲敌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 世 昌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近代
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黄海
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
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2)黄海大战 为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李 鸿 章: 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日军夺黄海制海权。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其后,日军攻陷旅顺,屠杀居民。最后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日 本清 政 府仓促应战丰岛之战1平壤之战2黄海海战3辽东半岛之战4威海卫战役5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1894年7月—9月1894年10月-1895年4月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朝鲜全境沦陷,平壤陷落。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主力尚存,但拱手让掉黄海制海权日军占领旅顺和大连,日军进行旅顺大屠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三)主要战役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 因外 因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1895年《马关条约》——战争的结果 李鸿章伊藤博文1895年春中日在日本马关议和,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五)《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主要表现:
(1)抢夺利权;
(2)强租海港;
(3)划分“势力范围”;
(4)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列强瓜分中国 北极熊——俄国
犬——英国
毒蛇——德国
蛤蟆——法国
小太阳——日本
秃鹰——美国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认识:日 本清 政 府仓促应战丰岛之战1平壤之战2黄海海战3辽东半岛之战4威海卫战役5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瓜分“狂潮”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B3、《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的是( )
A.割让台澎地区
B.允许开办工厂
C.赔偿巨额军费
D.增开四口通商B 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开辟内河航线 D.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D5.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D6、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B.清朝腐败无能、避战求和
C.列强纵容侵略
D.清将贪生怕死7、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BC探究活动: 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有什么不同? 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是被迫的,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是主动的,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