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你好,大自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你好,大自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3 14: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阅读链接:《你好,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短文中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扫清障碍。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小蒂皮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
1、能够感受到小蒂皮的纯洁可爱,感受张海迪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体会人与自然关系。
2、做到善待自然、善待野生动物。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人与野生动物友好相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1、师:孩子们,大自然以它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孕育了万物。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那迷人的风采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让人激动……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篇描写大自然的课文,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谁能结合着课文来谈谈你的感受。(生结合课文谈感受)
2、我们身边的大自然在静静地等着你去发现:看,形形色色;听,鸟啼虫鸣;尝,苦辣酸甜;闻,芬芳扑鼻……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去交谈……(板书:你好,大自然)
有一个法国小女孩叫蒂皮,她出生在非洲的纳米比亚,在非洲丛林中长大,她整日与动物为伴,从小就知道如何与动物打交道。最终,动物都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1990年出生于纳米比亚的法国小女孩蒂皮,从小跟随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野生的动物堆里长大。她与野象相亲、同鸵鸟共舞、变色龙、牛蛙、狮子、狒狒……一个个给她带来奇趣、快乐、惊险、幻想,最终都成为她最好的朋友。她10岁回到巴黎、将她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编撰成书,配上她父母现场拍摄下的130多幅难得的图片,唤起了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从她的这本书中节选的。
二、检查预习,初读文本:
1、师:下面我们打开书11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篇短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师:下面,请大家先在小组交流一下,然后找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从“坐在它的头上,双腿搭在它的两只大耳朵上,好几个小时,从不会踩我……”,体会我和阿布之间的亲密无间,体会我和阿布在一起时的高兴、幸福、快活、舒服。
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第二篇著名作家张海迪的文章,
前提引导学生读张海迪《大自然,你好》全文,让孩子知道这是张海迪给小鸥写的一封信,读了这封信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习文中节选要求:
(1)找同学说说课前搜集的有关张海迪的资料。
(2)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勾画、朗读。
(3)4人小组交流,朗读,谈感受。
(4)文中的“我”是如何从玻璃窗里观察大自然的?
(5)抓住重点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我能战胜疾病,生活到今天,除了书籍给我力量,我还要感谢大自然给了我那么多奇妙的幻想,使我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其中的真正含义。全班交流 。
4、总结:海迪十分热爱大自然,她虽然身患疾病但是她善于观察生活,从大自然中得到快乐。 海迪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大诗人的收获,鼓励小鸥到大自然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秘密,去聆听故事,去寻找知识,去锻炼身体。
三、扩展延伸,引向课外:
1、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与大自然有关的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内容较短的可以读一读,内容太长的可以简单的概括一下,然后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也可以选取其中精彩的一部分读一读。最后说一说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有什么收获。
2、学生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收获。
3、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是阅读给我们带来了收获,带来了快乐。那就让我们多读书吧!借阅或上网浏览《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课下继续搜集有关资料读一读,并将感兴趣的内容整理到小本本上。
四、作业布置:
1.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美妙,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感受。
2.课下我们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创办一期手抄报。
五、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阅读课文有五篇,这四篇课文都是人类亲近大自然中的山水、草木,是人对物的寄情,而阅读链接的内容是人类和动物相亲,是人与大自然的相近,是双向互动的,是情与情、情与景的交融。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一回顾课文内容,与课内链接。二阅读链接的文本,体会蒂皮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及张海迪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三说一说自己和小动物相处的故事,与生活实际链接。四展示搜集的资料,向课外链接。但在处理中,时间的重点放在了对阅读链接内容的感悟上,而忽略了向课外链接。在阅读中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培养概括内容的能力,向课外链接时范围比较狭小,信息量小,在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还应进一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