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期末联考)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不带电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发现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
B.此时A和B都带负电荷
C.A和B分开后移去C,A、B 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
D.先移去 C,再把A和B分开,A、B上的金属箔仍保持张开
【参考答案】AC
【试题解析】带正电的物体C靠近A附近时,由于静电感应,A端带上负电,B端带上正电;所以金属箔都张开,故A正确,B错误。先把AB分开,则A带负电,B带正电,移去C后,电荷不能再进行中和,所以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金属箔片保持张开,故C正确;先移去C后,A与B的电荷发生中和,则两个金属箔都闭合,故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静电现象,要注意理解感应起电的性质,并明确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现象,能通过所学物理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如图所示,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小球P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M N时,M处将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2018·云南省丽江市古城中学期中考试)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
B.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
C.金属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将玻璃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
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荷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荷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2018·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Ea、Eb分别表示这两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则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B.因为电场线由a指向b,所以Ea>Eb
C.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D.因不清楚a、b两点附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所以不能确定Ea、Eb的大小关系
(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固定在M、N两点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实心铜质小球球心间距为l,半径为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已知l=3r,静电力常量为k,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且二者间的万有引力可直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求解
B.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且二者间的电场力可直接通过库仑定律求解
C.二者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二者间的电场力大小为
D.二者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二者间的电场力小于
【参考答案】
D 电荷即不会创造,也不会消失。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所以ABC错误;D正确。
A 这是感应起电,当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左端的负电荷受到排斥力运动到右侧,所以N处带正电,M从带负电,故A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以及知道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是守恒的。
D 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由于只有一根电场线,题目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这根电场线是什么电场中的电场线,故无法判断a、b两点的场强大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故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