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 每周一测
(2018·湖南省常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把1.6×10 –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
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D.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和电荷分布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
一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张开,用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瞬间,发现金属箔迅速合拢后又张开更大的角度,则验电器的金属球原来带
A.正电 B.负电
C.不带电 D.不确定
(2018·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高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能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经过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
B.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
C.琥珀与干草带异种电荷
D.琥珀与干草带同种电荷
如图所示,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及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Ea>Eb,方向相同
B.Ea>Eb,方向不同
C.EaD.Ea(2018·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块有机玻璃板和一声塑料板,手持有机玻璃棒用力快速摩擦两板后分开;接着将塑料板插入箔片验电器上端的空心金属球中,没有接触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然后抽回塑料板,再将有机玻璃板和塑料板互相平行但不接触,同时插入空心金属球,仍没有接触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没有张开,如图所示.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板摩擦后带电说明创造了新的电荷
B.图2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发生了电磁感应
C.图2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板上电荷转移到箔片上
D.图3验电器箔片没有张开是因为两板带等量异种电荷
(2018·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
A.不带电
B.带负电
C.带正电
D.不能确定
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的加速度增大
C.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D.粒子的速度增大
真空中,如图甲在直角坐标系的y轴上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有两点电荷,两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x轴上各点电势φ随x坐标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图线关于y轴对称,B、C为x轴上的两点,B与坐标原点O间距离小于C与坐标原点O间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
B.电子由B点向O点移动过程中其电势能增大
C.将一电子从B点以某一速度射入电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有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将一电子由B点静止释放,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可以运动到C点
(2018·安徽省芜湖市高三模拟考试)用等长的两根轻质绝缘细线,把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悬挂起来,已知,,如果该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且绳始终拉紧。最后达到的平衡状态可以表示为图中的
A. B.
C. D.
如图所示,把乙带电荷量为的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吊,若将带电荷量为的带电小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 cm时,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A、B两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求:
(1)A、B两球间的库仑力;
(2)A球的质量。
(2018·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高二月考)真空中有两个带正电的相同小球,如图所示,电荷量都为C,用30 cm的丝线悬于同一点,如图所示,平衡时,它们相距30 cm。(取g=10m/s2)试求:
(1)小球的质量;
(2)线上的拉力T大小。
(2018·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如图所示,A、B两小球带等量同号电荷,A固定在竖直放置绝緣支柱上,B受A的斥力作用静止于光滑的绝缘斜面上与A等高处,两者的水平距离为r=m斜面倾角为θ=30°,B的质量为m=10×10-3 kg.求:
(1)画出小球B的受力分析图;
(2)B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3)B球带的电荷量大小(g取10 m/s2, 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
【参考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两种电荷和验电器用途、原理及其使用特点的了解,知道正、负电荷会发生中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B 有磁性材料才具有磁性,琥珀不是磁性材料,无法获得磁性,A错误;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经过摩擦的琥珀能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是因为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B正确;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琥珀被摩擦后带了电,轻小的干草不带电,所以琥珀能吸引干草,CD错误.
【点睛】①不同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电子带正电,这是摩擦起电的原因;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不带电物体。
B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大小,所以Ea>Eb,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方向,所以两点电场方向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D 摩擦是由于电荷发生了转移产生了电,并没有产生新电荷,图2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发生静电感应,图3验电器箔片没有张开是因为两板带等量异种电荷,故D正确,ABC错误。
B 当闭合开关时S,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金属导体B右端带的正电荷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左端带负电,再断开S,再移走A,则导体B带负电。故选B。
C 由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知粒子受的电场力方向斜向左下,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的电场强度大B点的电场强度,所以粒子在A点的电场力大B点的电场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B点的加速度,即粒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错误;A点的电场线较B点密集,则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选项C正确;粒子从A到B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动能减小,速度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对于本题关键是根据运动轨迹来判定电场力方向,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合力偏向曲线内侧。根据电场力来确定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从而判定动能增加与否。
C 若两电荷为等量的负电荷,两电荷的垂直平分线与y轴的交点处的电势最低,而图乙中可知,两电荷的垂直平分线与y轴的交点处的电势最高。则可能为等量的正电荷;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可知,图线的斜率可以表达电场强度的大小,而推广图线不能直接比较出B与C哪一点的斜率大,故A错误;由图乙可知,B点的电势比O点低,则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大,电子由B点向O点移动过程中其电势能减小,选项B错误;结合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特点可知,在两个电荷的连线的垂直平分面上,电子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始终指向0点,所以将一电子从B点以某一速度射入电场,使它受到的电场力恰好等于需要的向心力,则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有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故C正确;由图甲可知,B点距离O比较近,结合图乙可知,B点的电势比C点高,则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小,将一电子由B点静止释放,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不可能运动到C点,故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等量异种电荷、等量同种电荷周围的电场线特点,知道电场线和等势线的关系。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运用。
(1) (2)
(1)由库仑定律得:,代入数据:;
(2)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所受库仑力与A所受库仑力大小相等,对A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根据物体平衡得,代入数据:。
【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1)受力分析图如图:
(2)0.20 N (3)
(1)受力分析图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