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数据汇总
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类汇总的意义。
(2)了解“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汇总项”的意义。
(3)能正确选择“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和“汇总项”。
(4)掌握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方法,学会根据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操作。
学情分析
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EXCEL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技巧,学会对表格的格式进行简单的处理等基本操作,学生初步对电子表格的数据管理功能产生了一些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老师随便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统计出数据的结果感到很神奇。但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起之前学习的内容难度大了,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有些困难。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还不习惯用数据统计的思维分析思考问题,再加上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如果老师不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失去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分类汇总的意义。
2、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
3、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1、分类汇总的具体操作方法。
2、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类汇总。
教学过程
【讲授】教学过程
屏幕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完成的“用水量和超标用水提价调查表”
[问]经过上节课的努力,我们已经帮助小明建立了调查表的数据清单,并通过排序的方法很容易地帮助小明找到用水最多和最少的家庭。现在小明想知道的是总共有多少家庭是有节水措施的?有多少家庭是没有采取节水措施的?又有多少家庭是有时有采取节水措施的?他们对超标水价的标准是多少?大家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小明统计出来呢?
[提出任务]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小明解决上述问题。
[提示]刚才很多同学都马上一个一个记录地帮小明数,但是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另数的时候更加方便些呢?
[再提示]其实,EXCEL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工具可以很简单的解决上述问题,这个工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汇总”。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P119~121的内容。
[投影并解释]“分类汇总”,顾名思义就是先分类在汇总。EXCEL的分类汇总提供了计数、求和、求平均值……等汇总方式,操作方法都相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汇总一下。
[介绍步骤]
(1)先对分类的字段“有否节水措施”进行排序。(可按默认的“升序”来排)。
(2)保持选中数据清单中的任一个单元格,执行“数据”菜单的“分类汇总”命令,出现“分类汇总”对话框。
(3)在“分类字段”中选“有否节水措施”,“汇总方式”选“计数”,在“选定汇总项”中选择“有否节水措施”。(先提问学生再小结)
(4)点击“确定”即可看到分类汇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