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23 20: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趣味拼图小游戏学生活动一二开动脑筋:寻 找 证 据 舌羊齿化石-----它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科学家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发现了舌羊齿化石。化石证据思考与讨论一 舌羊齿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而这些大陆的气候却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些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且说明这些大陆可能位于温而偏凉的纬度地区,后来发生了漂移,逐渐漂离了原来的位置。地形证据:
南非有一条从东到西走向的山脉可以跟阿根廷境内的一座山对接起来。还发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甚至两地的岩石和褶皱也相吻合。 说明这些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漂移,逐渐漂离了原来的位置。气候证据 在北冰洋以北的岛上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极洲发现了巨大的煤层;在南非发现了冰川擦痕。 说明这些大陆发生了漂移,漂离了原来的位置。生物证据
两块大陆相隔很远,却有相似的生物。 说明这些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漂移,逐渐漂离了原来的位置。魏格纳的发现魏格纳(1880.11-1930.11)1.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
2.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硅镁层之上。
3.由于力的作用使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大陆漂移学说思考与讨论二
1.为什么“大陆漂移学说”是科学假说 ?2.“大陆漂移学说”有什么不足? 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原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 。 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模拟实验演示实验上涌冷凝扩张消亡扩张俯冲消亡俯冲海底扩张学说岩浆上涌
(形成弯形隆起)幼年洋的形成形成大西洋 “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思考与讨论三大陆运动的驱动力——地幔对流“海底扩张说”存在局限性思考与讨论四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碰撞与张裂。板块构造学说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ABCDEF操作要求:
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两书本紧挨,然后将书向中间移动,并仔细观察 !学生活动二二板块碰撞模拟实验台湾岛及海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隆起+隆起 隆起+下陷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山脉山脉 海沟取两块用报纸纸拼接的木板,在板上撒一些泡沫小球,两人各朝不同的方向用力慢慢拉,直至断裂。拉拉学生活动三二板块张裂模拟实验裂谷的形成(如东非大裂谷)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能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思考与讨论五 喜马拉雅山脉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当这两大板块还没有碰撞前这里是古代的海洋,当发生碰撞后,地壳隆起形成巨大的山脉,所以会在这里找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据测量,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思考与讨论六 印度洋板块仍在不断地向亚欧板块挤压和俯冲。。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那么,在图中哪些地方容易引发火山和地震呢?大洋板块俯冲、消亡边界上的大陆一侧,和新大洋板块诞生的地方。思考与讨论七互动交流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板块构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终极真理,还存在许多不能解决或解释的难题。可以预料,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板块构造理论也将不断地得到修正和发展。 知识拓展
印度洋板块是大陆板块,因为印度洋板块(Indian Oce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洋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洋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了约二千到三千公里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