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加分宝专题学案 第八章 密度及其测量 (原卷+解析卷)(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加分宝专题学案 第八章 密度及其测量 (原卷+解析卷)(全国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9-07 18:30:17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密度及其测量(原卷)
■考点一 密度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体积____,质量____;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____,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与它的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用字母ρ表示,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____,常用的单位有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____。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g/cm3 =______kg/m3。
■考点二 密度的测量
4、量筒是测量______的工具,也可用量筒测量较小的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量筒的____(最大测量值),还要看清量筒的____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使用时,要把量筒放在____桌面,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并且要以凹面的____(或凸面的顶部)为准。
7、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是:____,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和____,实验时,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然后用密度的计算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
■考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8、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____,____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而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空气因____的变化而形成风。物质状态的改变也会使____发生变化,水结成冰体积增大,____减小。
9、由于____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所以我们可以用____来鉴别物质,还可以肜密度来计算不易测量的____或____。
■易错提示.
1.天平测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某种物质的密度不随它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考点1:密度
◇典例1: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温度
【答案】A
【解析】
体温计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细管,使用前需向下甩;当给病人测量后,示数升高,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得密度变小。故选A。
◇典例2: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 50 m3 B. 50 dm3 C. 50 cm3 D. 50 mm3
【答案】B
【解析】已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可得:
一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B符合实际为答案。
◇典例3:大丰人民公园有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施耐庵先生的1:1仿真石像,设所用大理石的密度约为3×103㎏/m3,则这一尊雕像的质量最接近( )
A. 15kg B. 150kg C. 1.5t D. 500kg
【答案】B
【解析】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 人的质量大约是:,
人的体积约为: .
由于是1:1的仿真石像,雕像的体积: . 所以雕像的质量: .
故选B.
◆变式训练
1.1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 4m B. 40m C. 400m D. 4000m
1.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1.3(2017自贡14) .0.5m3的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变为0.45m3,则冰块的质量是_______kg,冰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1.4.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①用水银制成的水银温度计;②用泡沫塑料作为救生衣材料;③用塑料制造插座和开关的外壳;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其中,运用了密度性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2:密度的测量
◇典例1:小华要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用天平测量质量和量筒测体积时,结果如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__ 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
分析: 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读出量筒中金属块的体积,便可以利用公式ρ=来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解:
图甲中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故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图乙中天平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为:m=20g+5g+2g=27g;
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
故答案为:右;27;2.7.
◆变式训练
2.1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
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
(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
(3) 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ρ水 .
■考点3:密度与社会生活
◇典例1:一个铜球,体积是1dm3 , 当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是3.12×104J,则这个铜球( )[c铜=0.39×103J/(kg?℃),ρ铜=8.9×103kg/m3].
A. 可能空心 B. 可能实心 C. 一定空心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解:
(1)∵Q吸=c铜m△t,
∴m===8kg;
(2)铜球的密度:
ρ球===8×103kg/m3;
(3)∵ρ球<ρ铜,
∴铜球是空心的.
故选C.
◇典例2: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内能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A选项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温度无关.B选项错误;体积和温度有关,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C选项错误;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而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密度是增大的.D选项正确.故选D.
◆变式训练
3.1.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
3.2 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则空心的是( )
A. B. C. D.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 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 )
A. 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 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 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
A. B. C. D.
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
A. 500 mL、10 mL B. 100 mL、2 mL C. 250 mL、5 mL D. 50 mL、1 mL
5.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 ( )

A. 偏多 B. 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要测量蜡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
A. 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B.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C. 将铁块挂在蜡块的下面,让铁块完全浸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1
D. 再把蜡块也完全浸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2
7.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8.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9.在用量筒与天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测量更准确,我们先测量它的体积还是质量( )
A. 先测体积 B. 先测质量 C. 无所谓 D. 同时测量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A. adbc B. bcad
C. abdc D. abcd
11.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

A. 30 g、1.0×103 kg/m3 B. 50 g、1.0×103 kg/m3
C. 30 g、0.8×103 kg/m3 D. 50 g、0.8×103 kg/m3
12.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m3.
14.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塑料块的重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放入装有60 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________,请写出测量该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 ____。

1.(2018?宿迁)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2.(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3.(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4.(2018?道外区三模)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5.(2018?武昌区二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6.(2018?海陵区模拟)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的水 B.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
C.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 D.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7.(2018春?丹徒区期中)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8.(2018?沂水县二模)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  )
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 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
9.(2018?邓州市二模)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0.(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11.(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12(2018?镇江一模)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A:V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13.(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______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14.(2018?泰州)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5.(2018?自贡)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第八章 密度及其测量(解析卷)
■考点一 密度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常用的单位有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cm3。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g/cm3 =1×103kg/m3。
■考点二 密度的测量
4、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也可用量筒测量较小的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量筒的量程(最大测量值),还要看清量筒的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使用时,要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并且要以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为准。
7、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是:,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量筒,实验时,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然后用密度的计算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
■考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8、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而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空气因密度的变化而形成风。物质状态的改变也会使密度发生变化,水结成冰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9、由于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所以我们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还可以肜密度来计算不易测量的体积或质量。
■易错提示.
1.天平测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某种物质的密度不随它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考点1:密度
◇典例1: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温度
【答案】A
【解析】
体温计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细管,使用前需向下甩;当给病人测量后,示数升高,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得密度变小。故选A。
◇典例2: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 50 m3 B. 50 dm3 C. 50 cm3 D. 50 mm3
【答案】B
【解析】
已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可得:
一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B符合实际为答案。
◇典例3:大丰人民公园有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施耐庵先生的1:1仿真石像,设所用大理石的密度约为3×103㎏/m3,则这一尊雕像的质量最接近( )
A. 15kg B. 150kg C. 1.5t D. 500kg
【答案】B
【解析】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 人的质量大约是:,
人的体积约为: .
由于是1:1的仿真石像,雕像的体积: . 所以雕像的质量: .
故选B.
◆变式训练
1.1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 4m B. 40m C. 400m D. 4000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铜线粗细均匀,故铜线的长度可根据体积和横截面积求出,而体积可根据质量和密度求出。
铜的体积:
铜线的长度:
考点:密度的应用,
1.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
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
故选D.
1.3(2017自贡14) 0.5m3的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变为0.45m3,则冰块的质量是_______kg,冰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答案】 (1). 450 (2). 0.9
【解析】
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和密度变了,但质量不变;
所以,m冰=m水=ρ水V水=1.0×103kg/m3×0.45m3=450kg;
所以,.
故答案为:450,0.9.
1.4.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①用水银制成的水银温度计;②用泡沫塑料作为救生衣材料;③用塑料制造插座和开关的外壳;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其中,运用了密度性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常见的水银温度计是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泡沫制成的救生衣质量小,重力小,可以有效的增大浮力;③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和开关的外壳,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时,通过调节盐水的密度,使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密度而下沉,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而漂浮,达到选种的目的,综上所述,只有②④运用了密度的性质,故选C。
■考点2:密度的测量
◇典例1:小华要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用天平测量质量和量筒测体积时,结果如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__ 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
分析: 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读出量筒中金属块的体积,便可以利用公式ρ=来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解:
图甲中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故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图乙中天平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为:m=20g+5g+2g=27g;
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
故答案为:右;27;2.7.
◆变式训练
2.1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
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
(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
(3) 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ρ水 .
分析: (1)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等于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木块和重锤受到的浮力;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的示数F1等于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重锤所受的浮力;用F1减去F2即可得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V排=,而物体浸没水中时体积V=V排,用公式ρ=计算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 解:实验中已经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木块所受的重力、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重锤所受的浮力所得之差F1,若再测得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木块和重锤受到的浮力之差F2,即可得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F1﹣F2.
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得:V排=,
物体浸没水中时体积V=V排,
V木=V排==,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得:
ρ木==?,
即ρ木=?ρ水.
故答案为:(3)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ρ水
■考点3:密度与社会生活
◇典例1:一个铜球,体积是1dm3 , 当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是3.12×104J,则这个铜球( )[c铜=0.39×103J/(kg?℃),ρ铜=8.9×103kg/m3].
A. 可能空心 B. 可能实心 C. 一定空心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解:
(1)∵Q吸=c铜m△t,
∴m===8kg;
(2)铜球的密度:
ρ球===8×103kg/m3;
(3)∵ρ球<ρ铜,
∴铜球是空心的.
故选C.
◇典例2: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内能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A选项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温度无关.B选项错误;体积和温度有关,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C选项错误;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而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密度是增大的.D选项正确.故选D.
◆变式训练
3.1.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图与实物等大,所以,由图可以故判正方体的边长大约是:a=2cm,则金属块的体积大约是:V=a3 =(2cm)3 =8cm3,由ρ=m/v=21.6g/8cm3知道,接近2.7g/cm3,所以该金属是铝,故A较符合题意,故选A。
3.2 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则空心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ρ =m/V知道,四个正方体的密度依次是:ρA =mA/VA=5g/(1cm)3=5g/cm3;ρB =mB/VB=40g/(2cm)3=5g/cm3;ρC =mC/VC=135g/(3cm)3=5g/cm3;ρD =mD/VD=300g/(4cm)3=4.6875g/cm3;根据题意知道,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经比较知道与其他三个不同的D应是空心的,故选D。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B、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C、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
D、根据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20g+4g=44g,B说法正确;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C说法正确;
D、石块的密度ρ===2.2g/cm3=2.2×103kg/m3,D说法正确.
故选A.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
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 )
A. 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 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 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用“排水法”测石块的体积,所以石块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且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故C正确为答案。
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解答:A. ρA==5g/cm3;同理可计算出 4.69g/cm3由计算可知,这种材料的密度是5g/cm3,只有D正方体与其他正方体的密度不同,故D是空心的。
点睛: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对比各图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其他三个不同者就是空心的.
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
A. 500 mL、10 mL B. 100 mL、2 mL C. 250 mL、5 mL D. 50 mL、1 m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酒精的体积,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量筒的量程应大于125mL,故BD不符合题意;
AC选项中,C选项量筒的分度值较小,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要弄清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合适的器材。
5.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 ( )

A. 偏多 B. 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相平,仰视刻度读数,会造成读取结果偏小,因此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偏多,故A正确为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在正确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6.要测量蜡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
A. 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B.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C. 将铁块挂在蜡块的下面,让铁块完全浸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1
D. 再把蜡块也完全浸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2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蜡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蜡块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采用下挂铁块的方法测量蜡块的体积,蜡块的体积等于水、铁块、蜡块的总体积与水、铁块体积之差,即蜡块的体积V=V2-V1,因此步骤中不必要的是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时,若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根据排水法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还可以运用“压入法”,用细针将待测固体压入水中测出体积。
7.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答案】ABC
【解析】
铁棒在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去掉了,因而铁棒中所含铁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生活经验可判断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镂后金石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它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流的过程中,水的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密度不会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8.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答案】A
【解析】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需测量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刻度尺、水、细线、烧杯,只能测出体积,无法测出它的质量,故选项A符合题意;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水、细线测出体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受到的重力,然后利用 算出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的长、宽、高便可算出它的体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的长、宽、高便可算出它的体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9.在用量筒与天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测量更准确,我们先测量它的体积还是质量( )
A. 先测体积 B. 先测质量 C. 无所谓 D. 同时测量
【答案】B
【解析】
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密度时,肯定还会用到水,若用量筒和水先测量体积,物体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会偏大,造成误差,故要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选B。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A. adbc B. bcad
C. abdc D. abcd
【答案】B
【解析】
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先调节好天平,用其测出固体的质量m,再在量筒中倒入适量(适量的含义是:没放入金属块前水的液面超过最小刻度值,放入金属块后液面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水,读出体积为V1,再将金属块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液面刻度为V2,金属块体积V=V1-V2,密度.故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d.故选B.
11.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

A. 30 g、1.0×103 kg/m3 B. 50 g、1.0×103 kg/m3
C. 30 g、0.8×103 kg/m3 D. 50 g、0.8×103 kg/m3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是30?g,所以量杯的质量m0=30g;
根据实验数据,当液体与量杯的质量为50g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m0=50g-30g=20g,此时液体的体积V液=25cm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
故C正确为答案。
12.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答案】D
【解析】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A不符合题意;用天平可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公式求得金属块密度,B不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C不符合题意;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但缺少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的工具,也就无法求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D符合题意,故选D。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m3.
【答案】 (1). 0.72 (2). 0.02
【解析】
(1)已知样本木料的质量和体积,样本的密度:ρ===0.72g/cm3=0.72×103kg/m3(2)样本与课桌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
所以课桌的体积:V′===0.02m3
14.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塑料块的重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放入装有60 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________,请写出测量该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 ____。

【答案】 (1). 0.9 (2). 0.9×103 (3). 塑料块的体积 (4). 将塑料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
【解析】
【详解】由图甲可知,塑料块的重力G=0.9N,将其放入装有60 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塑料块漂浮在液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浮=G=0.9N;
由图乙可知,塑料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160mL-60mL=100mL=100c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塑料块的体积,操作步骤如下:将塑料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
1.(2018?宿迁)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答案】B
【解析】A、面包体积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面包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面包被挤扁,硬度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V乙=4cm3时,m乙=4g,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g/cm3,ρ乙===1g/cm3,则ρ甲:ρ乙=8g/cm3:1g/cm3=8:1。故选A。
3.(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答案】B
【解析】某同学的质量m=60kg,人的密度ρ≈ρ水=1.0×103kg/m3,根据ρ=可得他的体积:
V===0.06m3。故选B。
4.(2018?道外区三模)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答案】D
【解析】A、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A错误。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C错误;D、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
5.(2018?武昌区二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答案】B
【解析】A、图甲中,天平的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错误;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则石块的体积V=38cm3﹣20cm3=18cm3;石块的密度ρ===2.6g/cm3=2.6×103kg/m3,故B 正确;C、先测石块的体积,取出石块再测质量时,由于石块上粘有水,所以测得石块的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导致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故C 错误。D、砝码生锈砝码的实际质量会增加,但是计算物体质量时,还是按照标注的质量计算的,导致测量值会偏小,密度偏小,故D错误。故选B。
6.(2018?海陵区模拟)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的水 B.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
C.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 D.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答案】C
【解析】A、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已知水的质量0.2kg,除以水的密度,就能求出水的体积,再用量筒量出。故A可行;B、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橡皮泥的重量,由重量即可求得质量。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测出橡皮泥团成球的体积;由完全沉入水底时水的体积变化可求得橡相对泥的体积,由G=ρgV可表示出橡皮泥的重力,由漂浮于水面上时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可求得橡皮泥的密度,故B可行;C、称出烧杯的质量,称出烧杯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再称出装满牛奶的质量,根据体积相同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但是题目中没有水,不能测出牛奶的密度,故C不可行;D、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即墨水瓶的容积。故D可行。故选C。
7.(2018春?丹徒区期中)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答案】b
【解析】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则由ρ=可得,脚印下积雪的质量:m雪=ρ雪V雪=ρ雪Sh,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m冰=ρ冰V冰=ρ冰S(h﹣h1),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ρ雪=ρ冰,可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积雪的厚度h、脚印的深度h1。故选B。
8.(2018?沂水县二模)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  )
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 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
【答案】C
【解析】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是: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然后根据ρ=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即可。没有必要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故选C。
9.(2018?邓州市二模)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答案】D
【解析】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ρ=得V=,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10.(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答案】A
【解析】温度升高,煤油受热体积膨胀,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减小,根据G=mg知重力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答案】B
【解析】由题知,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也就是说它的体积很大,质量很小,根据ρ=可知,材料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它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的性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2(2018?镇江一模)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A:V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由题知,A、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即mA=mB,且ρA:ρB=4:3,由ρ=可得,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即A实心部分的体积较小,而题目给出的两物体体积VA:VB=3:2(即A物体的体积较大),所以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B物体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故选A。
13.(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______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答案】(1)73.4;(2)40;(3)0.81×103;(4)大。
【解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50g+20g+3.4g=73.4g,
(2)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
(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m1﹣m2=73.4g﹣41.0g=32.4g;
该食用油的密度ρ===0.81g/cm3=0.81×103kg/m3;
(4)由实验步骤可知,所测量的油的质量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导致所测食用油体积V偏小;由ρ=可知所测油的密度偏大;
14.(2018?泰州)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答案】(1)右;(2)73.4;(3)3.67×103。
【解析】(1)游码归零后,由图甲知,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天平水平平衡;(2)如图所示,砝码质量为50g+20g=7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3.4g,因此矿石的质量:m=70g+3.4g=73.4g;(3)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矿石的密度:ρ===3.67g/cm3=3.67×103kg/m3。
15.(2018?自贡)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小球的体积是50cm3;(2)液体的密度是1.1g/cm3。
【解析】(1)由题知,小球在甲溢水杯中下沉,则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
根据ρ=可得小球的体积:V=V排酒精===50cm3;
(2)由题意知,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的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乙=G=G排液,所以可得小球的质量:m=m排液=50g;
则小球的密度:ρ球===1g/cm3;
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V排=V,
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乙=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液g×V=ρ球gV,
则液体的密度:ρ液=ρ球=×1g/cm3=1.1g/cm3。
答:(1)小球的体积是50cm3;(2)液体的密度是1.1g/cm3。
第八章 密度及其测量(原卷)
■考点一 密度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体积____,质量____;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____,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与它的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用字母ρ表示,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____,常用的单位有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____。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g/cm3 =______kg/m3。
■考点二 密度的测量
4、量筒是测量______的工具,也可用量筒测量较小的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量筒的____(最大测量值),还要看清量筒的____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使用时,要把量筒放在____桌面,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并且要以凹面的____(或凸面的顶部)为准。
7、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是:____,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和____,实验时,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然后用密度的计算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
■考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8、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____,____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而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空气因____的变化而形成风。物质状态的改变也会使____发生变化,水结成冰体积增大,____减小。
9、由于____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所以我们可以用____来鉴别物质,还可以肜密度来计算不易测量的____或____。
■易错提示.
1.天平测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某种物质的密度不随它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考点1:密度
◇典例1: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温度
【答案】A
【解析】
体温计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细管,使用前需向下甩;当给病人测量后,示数升高,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得密度变小。故选A。
◇典例2: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 50 m3 B. 50 dm3 C. 50 cm3 D. 50 mm3
【答案】B
【解析】已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可得:
一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B符合实际为答案。
◇典例3:大丰人民公园有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施耐庵先生的1:1仿真石像,设所用大理石的密度约为3×103㎏/m3,则这一尊雕像的质量最接近( )
A. 15kg B. 150kg C. 1.5t D. 500kg
【答案】B
【解析】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 人的质量大约是:,
人的体积约为: .
由于是1:1的仿真石像,雕像的体积: . 所以雕像的质量: .
故选B.
◆变式训练
1.1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 4m B. 40m C. 400m D. 4000m
1.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1.3(2017自贡14) .0.5m3的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变为0.45m3,则冰块的质量是_______kg,冰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1.4.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①用水银制成的水银温度计;②用泡沫塑料作为救生衣材料;③用塑料制造插座和开关的外壳;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其中,运用了密度性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2:密度的测量
◇典例1:小华要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用天平测量质量和量筒测体积时,结果如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__ 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
分析: 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读出量筒中金属块的体积,便可以利用公式ρ=来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解:
图甲中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故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图乙中天平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为:m=20g+5g+2g=27g;
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
故答案为:右;27;2.7.
◆变式训练
2.1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
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
(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
(3) 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ρ水 .
■考点3:密度与社会生活
◇典例1:一个铜球,体积是1dm3 , 当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是3.12×104J,则这个铜球( )[c铜=0.39×103J/(kg?℃),ρ铜=8.9×103kg/m3].
A. 可能空心 B. 可能实心 C. 一定空心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解:
(1)∵Q吸=c铜m△t,
∴m===8kg;
(2)铜球的密度:
ρ球===8×103kg/m3;
(3)∵ρ球<ρ铜,
∴铜球是空心的.
故选C.
◇典例2: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内能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A选项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温度无关.B选项错误;体积和温度有关,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C选项错误;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而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密度是增大的.D选项正确.故选D.
◆变式训练
3.1.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
3.2 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则空心的是( )
A. B. C. D.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 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 )
A. 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 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 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
A. B. C. D.
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
A. 500 mL、10 mL B. 100 mL、2 mL C. 250 mL、5 mL D. 50 mL、1 mL
5.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 ( )

A. 偏多 B. 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要测量蜡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
A. 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B.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C. 将铁块挂在蜡块的下面,让铁块完全浸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1
D. 再把蜡块也完全浸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2
7.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8.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9.在用量筒与天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测量更准确,我们先测量它的体积还是质量( )
A. 先测体积 B. 先测质量 C. 无所谓 D. 同时测量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A. adbc B. bcad
C. abdc D. abcd
11.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

A. 30 g、1.0×103 kg/m3 B. 50 g、1.0×103 kg/m3
C. 30 g、0.8×103 kg/m3 D. 50 g、0.8×103 kg/m3
12.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m3.
14.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塑料块的重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放入装有60 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________,请写出测量该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 ____。

1.(2018?宿迁)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2.(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3.(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4.(2018?道外区三模)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5.(2018?武昌区二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6.(2018?海陵区模拟)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的水 B.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
C.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 D.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7.(2018春?丹徒区期中)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8.(2018?沂水县二模)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  )
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 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
9.(2018?邓州市二模)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10.(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11.(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12(2018?镇江一模)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A:V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13.(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______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14.(2018?泰州)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5.(2018?自贡)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第八章 密度及其测量(解析卷)
■考点一 密度
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常用的单位有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cm3。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g/cm3 =1×103kg/m3。
■考点二 密度的测量
4、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也可用量筒测量较小的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使用量筒之前,要观察量筒的量程(最大测量值),还要看清量筒的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厘米);使用时,要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并且要以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为准。
7、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是:,实验中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量筒,实验时,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然后用密度的计算公式算出物体的密度。
■考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8、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而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空气因密度的变化而形成风。物质状态的改变也会使密度发生变化,水结成冰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9、由于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所以我们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还可以肜密度来计算不易测量的体积或质量。
■易错提示.
1.天平测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某种物质的密度不随它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改变。
■考点1:密度
◇典例1:医护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温度
【答案】A
【解析】
体温计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细管,使用前需向下甩;当给病人测量后,示数升高,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得密度变小。故选A。
◇典例2: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 50 m3 B. 50 dm3 C. 50 cm3 D. 50 mm3
【答案】B
【解析】
已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可得:
一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故B符合实际为答案。
◇典例3:大丰人民公园有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施耐庵先生的1:1仿真石像,设所用大理石的密度约为3×103㎏/m3,则这一尊雕像的质量最接近( )
A. 15kg B. 150kg C. 1.5t D. 500kg
【答案】B
【解析】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 人的质量大约是:,
人的体积约为: .
由于是1:1的仿真石像,雕像的体积: . 所以雕像的质量: .
故选B.
◆变式训练
1.1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 4m B. 40m C. 400m D. 4000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铜线粗细均匀,故铜线的长度可根据体积和横截面积求出,而体积可根据质量和密度求出。
铜的体积:
铜线的长度:
考点:密度的应用,
1.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
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
故选D.
1.3(2017自贡14) 0.5m3的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变为0.45m3,则冰块的质量是_______kg,冰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答案】 (1). 450 (2). 0.9
【解析】
冰块完全融化为水后,体积和密度变了,但质量不变;
所以,m冰=m水=ρ水V水=1.0×103kg/m3×0.45m3=450kg;
所以,.
故答案为:450,0.9.
1.4.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①用水银制成的水银温度计;②用泡沫塑料作为救生衣材料;③用塑料制造插座和开关的外壳;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其中,运用了密度性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常见的水银温度计是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泡沫制成的救生衣质量小,重力小,可以有效的增大浮力;③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和开关的外壳,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④用盐水进行农业选种时,通过调节盐水的密度,使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密度而下沉,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而漂浮,达到选种的目的,综上所述,只有②④运用了密度的性质,故选C。
■考点2:密度的测量
◇典例1:小华要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用天平测量质量和量筒测体积时,结果如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__ 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
分析: 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读出量筒中金属块的体积,便可以利用公式ρ=来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解:
图甲中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故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图乙中天平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为:m=20g+5g+2g=27g;
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
故答案为:右;27;2.7.
◆变式训练
2.1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
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
(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
(3) 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ρ水 .
分析: (1)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等于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木块和重锤受到的浮力;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的示数F1等于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重锤所受的浮力;用F1减去F2即可得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V排=,而物体浸没水中时体积V=V排,用公式ρ=计算出木块的密度.
解答: 解:实验中已经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木块所受的重力、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重锤所受的浮力所得之差F1,若再测得木块与重锤的重力和减去木块和重锤受到的浮力之差F2,即可得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F1﹣F2.
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得:V排=,
物体浸没水中时体积V=V排,
V木=V排==,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得:
ρ木==?,
即ρ木=?ρ水.
故答案为:(3)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ρ水
■考点3:密度与社会生活
◇典例1:一个铜球,体积是1dm3 , 当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是3.12×104J,则这个铜球( )[c铜=0.39×103J/(kg?℃),ρ铜=8.9×103kg/m3].
A. 可能空心 B. 可能实心 C. 一定空心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解:
(1)∵Q吸=c铜m△t,
∴m===8kg;
(2)铜球的密度:
ρ球===8×103kg/m3;
(3)∵ρ球<ρ铜,
∴铜球是空心的.
故选C.
◇典例2: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内能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A选项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温度无关.B选项错误;体积和温度有关,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C选项错误;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而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密度是增大的.D选项正确.故选D.
◆变式训练
3.1.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其大小如图所示(同实物等大).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图与实物等大,所以,由图可以故判正方体的边长大约是:a=2cm,则金属块的体积大约是:V=a3 =(2cm)3 =8cm3,由ρ=m/v=21.6g/8cm3知道,接近2.7g/cm3,所以该金属是铝,故A较符合题意,故选A。
3.2 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则空心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ρ =m/V知道,四个正方体的密度依次是:ρA =mA/VA=5g/(1cm)3=5g/cm3;ρB =mB/VB=40g/(2cm)3=5g/cm3;ρC =mC/VC=135g/(3cm)3=5g/cm3;ρD =mD/VD=300g/(4cm)3=4.6875g/cm3;根据题意知道,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经比较知道与其他三个不同的D应是空心的,故选D。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g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B、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C、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
D、根据ρ=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20g+4g=44g,B说法正确;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C说法正确;
D、石块的密度ρ===2.2g/cm3=2.2×103kg/m3,D说法正确.
故选A.
2.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往量筒中倒
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指 ( )
A. 水的体积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B. 水的体积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C. 水的体积能使石块完全浸没并且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用“排水法”测石块的体积,所以石块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且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故C正确为答案。
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解答:A. ρA==5g/cm3;同理可计算出 4.69g/cm3由计算可知,这种材料的密度是5g/cm3,只有D正方体与其他正方体的密度不同,故D是空心的。
点睛: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对比各图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其他三个不同者就是空心的.
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 )
A. 500 mL、10 mL B. 100 mL、2 mL C. 250 mL、5 mL D. 50 mL、1 mL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酒精的体积,要一次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量筒的量程应大于125mL,故BD不符合题意;
AC选项中,C选项量筒的分度值较小,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要弄清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合适的器材。
5.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 ( )

A. 偏多 B. 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相平,仰视刻度读数,会造成读取结果偏小,因此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偏多,故A正确为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在正确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6.要测量蜡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
A. 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B. 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C. 将铁块挂在蜡块的下面,让铁块完全浸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1
D. 再把蜡块也完全浸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V2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蜡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蜡块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采用下挂铁块的方法测量蜡块的体积,蜡块的体积等于水、铁块、蜡块的总体积与水、铁块体积之差,即蜡块的体积V=V2-V1,因此步骤中不必要的是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点睛】测固体的密度时,若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根据排水法直接测出固体的体积,还可以运用“压入法”,用细针将待测固体压入水中测出体积。
7.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答案】ABC
【解析】
铁棒在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去掉了,因而铁棒中所含铁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生活经验可判断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镂后金石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它的密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流的过程中,水的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密度不会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8.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答案】A
【解析】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需测量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刻度尺、水、细线、烧杯,只能测出体积,无法测出它的质量,故选项A符合题意;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用天平测量质量,用量筒、水、细线测出体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受到的重力,然后利用 算出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的长、宽、高便可算出它的体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刻度尺、天平和砝码,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的长、宽、高便可算出它的体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9.在用量筒与天平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测量更准确,我们先测量它的体积还是质量( )
A. 先测体积 B. 先测质量 C. 无所谓 D. 同时测量
【答案】B
【解析】
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密度时,肯定还会用到水,若用量筒和水先测量体积,物体上会沾有水,质量测量会偏大,造成误差,故要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选B。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A. adbc B. bcad
C. abdc D. abcd
【答案】B
【解析】
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先调节好天平,用其测出固体的质量m,再在量筒中倒入适量(适量的含义是:没放入金属块前水的液面超过最小刻度值,放入金属块后液面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水,读出体积为V1,再将金属块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液面刻度为V2,金属块体积V=V1-V2,密度.故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d.故选B.
11.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

A. 30 g、1.0×103 kg/m3 B. 50 g、1.0×103 kg/m3
C. 30 g、0.8×103 kg/m3 D. 50 g、0.8×103 kg/m3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是30?g,所以量杯的质量m0=30g;
根据实验数据,当液体与量杯的质量为50g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m0=50g-30g=20g,此时液体的体积V液=25cm3。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
故C正确为答案。
12.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答案】D
【解析】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用天平和砝码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从而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A不符合题意;用天平可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公式求得金属块密度,B不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C不符合题意;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出金属块的边长,计算出体积,但缺少测量金属块的质量的工具,也就无法求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D符合题意,故选D。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g/cm3;课桌的体积为______m3.
【答案】 (1). 0.72 (2). 0.02
【解析】
(1)已知样本木料的质量和体积,样本的密度:ρ===0.72g/cm3=0.72×103kg/m3(2)样本与课桌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
所以课桌的体积:V′===0.02m3
14.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塑料块的重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放入装有60 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________,请写出测量该物理量的下一步操作: ____。

【答案】 (1). 0.9 (2). 0.9×103 (3). 塑料块的体积 (4). 将塑料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
【解析】
【详解】由图甲可知,塑料块的重力G=0.9N,将其放入装有60 mL该液体的量筒中,静止时塑料块漂浮在液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浮=G=0.9N;
由图乙可知,塑料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160mL-60mL=100mL=100c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若想测定塑料块的密度,还需要测出塑料块的体积,操作步骤如下:将塑料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中液面到达的刻度;
1.(2018?宿迁)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答案】B
【解析】A、面包体积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面包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面包被挤扁,硬度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18?广西)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V乙=4cm3时,m乙=4g,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8g/cm3,ρ乙===1g/cm3,则ρ甲:ρ乙=8g/cm3:1g/cm3=8:1。故选A。
3.(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
【答案】B
【解析】某同学的质量m=60kg,人的密度ρ≈ρ水=1.0×103kg/m3,根据ρ=可得他的体积:
V===0.06m3。故选B。
4.(2018?道外区三模)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答案】D
【解析】A、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A错误。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C错误;D、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
5.(2018?武昌区二模)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C.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小
D.若5g的砝码生锈了,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答案】B
【解析】A、图甲中,天平的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错误;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38cm3,则石块的体积V=38cm3﹣20cm3=18cm3;石块的密度ρ===2.6g/cm3=2.6×103kg/m3,故B 正确;C、先测石块的体积,取出石块再测质量时,由于石块上粘有水,所以测得石块的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导致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故C 错误。D、砝码生锈砝码的实际质量会增加,但是计算物体质量时,还是按照标注的质量计算的,导致测量值会偏小,密度偏小,故D错误。故选B。
6.(2018?海陵区模拟)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的水 B.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
C.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 D.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答案】C
【解析】A、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已知水的质量0.2kg,除以水的密度,就能求出水的体积,再用量筒量出。故A可行;B、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橡皮泥的重量,由重量即可求得质量。再把橡皮泥团成球放入量杯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此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测出橡皮泥团成球的体积;由完全沉入水底时水的体积变化可求得橡相对泥的体积,由G=ρgV可表示出橡皮泥的重力,由漂浮于水面上时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可求得橡皮泥的密度,故B可行;C、称出烧杯的质量,称出烧杯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再称出装满牛奶的质量,根据体积相同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但是题目中没有水,不能测出牛奶的密度,故C不可行;D、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V=,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即墨水瓶的容积。故D可行。故选C。
7.(2018春?丹徒区期中)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答案】b
【解析】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则由ρ=可得,脚印下积雪的质量:m雪=ρ雪V雪=ρ雪Sh,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m冰=ρ冰V冰=ρ冰S(h﹣h1),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ρ雪=ρ冰,可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积雪的厚度h、脚印的深度h1。故选B。
8.(2018?沂水县二模)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  )
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 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
【答案】C
【解析】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是: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B、将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然后根据ρ=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即可。没有必要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故选C。
9.(2018?邓州市二模)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答案】D
【解析】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ρ=得V=,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10.(2018?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答案】A
【解析】温度升高,煤油受热体积膨胀,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减小,根据G=mg知重力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2018?怀化)在北京8分钟的节目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令人忍俊不禁。这只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它利用了铝合金的哪一种性质(  )
A.质量小 B.密度小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能好
【答案】B
【解析】由题知,大熊猫是用一种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它的高为2.35m,质量却只有10kg,也就是说它的体积很大,质量很小,根据ρ=可知,材料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它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的性质。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2(2018?镇江一模)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4:3,且两物体体积VA:VB=3: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由题知,A、B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即mA=mB,且ρA:ρB=4:3,由ρ=可得,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即A实心部分的体积较小,而题目给出的两物体体积VA:VB=3:2(即A物体的体积较大),所以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B物体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故选A。
13.(2018?潍坊)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______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答案】(1)73.4;(2)40;(3)0.81×103;(4)大。
【解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50g+20g+3.4g=73.4g,
(2)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40ml=40cm3;
(3)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m=m1﹣m2=73.4g﹣41.0g=32.4g;
该食用油的密度ρ===0.81g/cm3=0.81×103kg/m3;
(4)由实验步骤可知,所测量的油的质量m是真实的;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导致所测食用油体积V偏小;由ρ=可知所测油的密度偏大;
14.(2018?泰州)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答案】(1)右;(2)73.4;(3)3.67×103。
【解析】(1)游码归零后,由图甲知,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天平水平平衡;(2)如图所示,砝码质量为50g+20g=7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3.4g,因此矿石的质量:m=70g+3.4g=73.4g;(3)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矿石的密度:ρ===3.67g/cm3=3.67×103kg/m3。
15.(2018?自贡)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小球的体积是50cm3;(2)液体的密度是1.1g/cm3。
【解析】(1)由题知,小球在甲溢水杯中下沉,则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
根据ρ=可得小球的体积:V=V排酒精===50cm3;
(2)由题意知,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的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乙=G=G排液,所以可得小球的质量:m=m排液=50g;
则小球的密度:ρ球===1g/cm3;
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V排=V,
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乙=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液g×V=ρ球gV,
则液体的密度:ρ液=ρ球=×1g/cm3=1.1g/cm3。
答:(1)小球的体积是50cm3;(2)液体的密度是1.1g/cm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