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4 11:11:4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浓浓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而“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学情分析:
学生能感受到给予和被需要的幸福,但是学生可能拘泥于文字表面,不能很好地拓展思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被需要的幸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准备:
1.熟读课文,读懂,读顺。
2.画出本课字词,小组合作自学。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题,激发情感
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事?怎么样?高尔基是干什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之间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在课本上注上拼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用“|”画出应该停顿的地方。
2.检查读课文,相机面向全体同学指导。
3.范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情感体验)
4.学生练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5.默读思考:
(1)本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他们之间怎么样?(板书:爱)
6.再仔细默读课文:
(1)看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查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老师巡视,相机解决一部分。
(2)提出问题,师生筛选、板书。
三、小组合作,自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字词。
2.小组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
3.交流、展示:
(1)字音。
“妻”字的读音为“qī”,不能读成“qí”。
(2)字形。
“妻”字是上下结构,下部为“女”,注意“女”部中的“一”要稍长,托住上部。
(3)字义。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好。
四、再读文本,理清脉络
1.再次自由朗读文本,说说你都明白了什么?
2.小组合作理清脉络。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总写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儿子为父亲种花,父亲赏花时想念儿子。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高尔基写信教育儿子——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设置
1.熟读课文。
2.说说你的阅读收获。
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总写—爱儿子
分写—栽花赏花
分写一写信教子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中,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与整体把握文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组合作初步探究文本,明白事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儿子也很爱高尔基。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爸爸爱儿子?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儿子爱爸爸?分别用“( )[ ]”标出来,在重点词语下面画上三角号“△”。开始读书吧!
二、合作交流
1.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来读一读你标画的句子,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1)第1自然段:
①学生读,谈感受。
②引导:
你读读这句话,我们听一听高尔基是不是很爱自己的儿子?生读一师评,好,我听出来了,高尔基真的很爱自己的儿子。
(2)第2自然段:
①学生读“探望”。
②师评价:你读书真仔细!
(3)第3自然段:
①学生读,说理由。
②引导:
谁还从这一段的其他地方看出儿子很爱爸爸,谈一谈!(谈充分)
体会心情:只有10岁的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顾不上休息,为爸爸栽上各种各样的花草。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他不仅为爸爸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对爸爸的一份浓浓的情意和深深的祝福!你想不想夸夸他?通过你的朗读夸夸他吧!自由读→检查读→评价指导(读书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记住你是在夸他,而不是向别人介绍!生读得好,让其介绍方法,不全,老师补充。生读得不好,老师介绍方法)
(4)第4、5自然段:
①学生读,说理由。
②引导:
A.体会花美: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你觉着这些花怎么样?(好看)这些花很好看,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姹紫嫣红)
指导读:这里的花姹紫嫣红,还散发出阵阵芳香,多美呀!能把它的美读出来吗?
自由读→检查读→评价指导: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画面与文字结合起来。
B.体会心情:看文中插图,傍晚,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这些花,心里感到怎么样呢?让我们和高尔基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儿子为他种的花吧!用你的声音和表情告诉我你是在欣赏。—此时,高尔基心里感到怎么样呢?(高兴、骄傲、想儿子)
指导朗读:(儿子为爸爸栽的花,给爸爸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这一段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父亲此时的心情呢?
自由读→检查读→评价指导:不仅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要把自己当成是文中的人物。
(5)第6~9自然段:
①学生读,说感受。
②引导理解“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读一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想一想,“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还是指鲜花吗?
③引导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A.再读一读高尔基信中说的这三段话,想一想“给”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给”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这句话是说:给人们美好的东西,自己就会感到怎么样呢)
B.你有没有过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心里很愉快的时候?
C.这篇课文中谁给谁付出了爱心,他得到快乐了吗?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D.让我们永远记住高尔基说的这句话,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三、总结延伸
1.背诵课文。
2.我们学了这篇文章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从高尔基给儿子写的信中,懂得了“‘给’,永远比‘拿,愉快”。建议同学们课下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好吗?
板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花 写信
↑ “给”永远比“拿”偷快 ↑
栽花 收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文本,学会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同时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的关键语句与字词,以便能顺利地达到探究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文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