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4 11:3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7》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朝代歌以及与《水浒传》相关词语、故事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与文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
第七单元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了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一扇窗,学生渴望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对阅读《水浒传》的其他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熟背“朝代歌”,认识古代名人。
2.认真临写钢笔字,注意行款整齐。
3.学生能把一则水浒故事讲完整,讲清楚,讲生动。
4.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热情。
重点难点:
1.了解朝代与古代名人,加深对我国历史的了解。
2.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代名人资料。
2.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教学流程:
学习朝代歌,交流名人→学习成语,培养语感→学讲故事,擂台比赛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朝代歌”
1.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朝代,你知道哪些朝代?
2.自读正音。
3.质疑,理解“五代”、“乱悠悠”和“帝王休”。
4.背诵“朝代歌”,你觉得背诵朝代歌有什么好处?
二、交流各朝代的名人
1.考考大家,如果要知道每个朝代的时间和皇帝,可以怎样收集、查阅?交流后教师小结:一是上网查阅,二是查阅词典,例如查“秦”字,就可以知道: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建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另外,词典后面的《附录 我国历代纪元表》中也可以查到。
2.小组边查字典,边交流各朝代的名人。
3.大组交流,并介绍名人的主要事件。
春秋:夫差 勾践 孔子
战国:孟子 屈原 苏秦
秦:秦始皇 荆轲
汉:汉武帝 司马迁
三国:刘备 曹操 诸葛亮
……
三、写好钢笔字
1.唐诗、宋词、古典小说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认真书写也是热爱、尊重文化的一种表现。你看见过别人书写的唐诗、宋词吗?
2.认真描红,注意间架结构,行款要整齐。
3.交流评价。
四、学习成语
1.大声朗读成语,正音。
2. 指名读,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3.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如果能讲讲其中的故事更好。
4.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成语。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妻离子散:形容一家人被迫分离四散。
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忍无可忍: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
铤而走险:形容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策。
5. 反复诵读,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背完后,请学生用其中的一两个成语说几句话。
五、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匕”字旁和“戈”字旁的写法,例字为“北”和“戏”。写好这两个字的关键在于写好竖弯钩、斜钩这两个笔画。
六、水浒故事擂台赛
1.你知道哪些水浒故事?
2.听《武松打虎》的录音故事,你觉得哪些地方讲得特别生动、精彩?学上一两句。
3.小组开展水浒故事“小擂台赛”。按照“完整、清楚、生动”的标准对同学进行评价。
4.每个小组的擂主自由报名参加“大擂台赛”,讲一段最精彩的故事情节。
5.综合点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
提示:此训练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作业超市
1.讲一则水浒故事。
2. 写一份读后感。
3.画一个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并作一段介绍。
4.与同学合作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练习7
春秋:夫差 勾践 孔子
战国:孟子 屈原 苏秦
秦:秦始皇 荆轲
汉:汉武帝 司马迁
……
教学反思:
本次练习主要是让学生感知历史人物,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且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力争把精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