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5 10: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下列内容不属于该条约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3.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而在遥远的中国一场大起义也在爆发,它是( )
A. 黑水党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变法运动
4.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林则徐
B. 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奕
C.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5.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在(  )
A. 西安
B. 南京
C. 永安
D. 安庆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起因和性质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 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7.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从下边哪一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看出来
A. 《南京条约》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8.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9.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获得更多的赔款
D. 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10.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853年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主要是为了()
A. 抵抗外国侵略者
B. 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 断绝清政府财源
D.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12.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是
A. 洪秀全
B. 洪仁玕nC. 杨秀清
D. 石达开
13.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下列四个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下列哪些规定出自该条约()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英国想和中国公开交易
B.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 为了割占香港
D. 为了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6.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17.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的“窗口”不包括( )
A. 上海
B. 广州
C. 福州
D. 深圳
18.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19.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20.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永安建制
④天京事件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①②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 清朝时人们在吸食鸦片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一谈鸦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2)导致材料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4)材料二中的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其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2.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1)洪杨诸贼分别指的是谁?伪天朝指的是什么?
(2)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个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该方案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2)该救国方案反映的核心是什么?该救国方案的实践结果怎样?
24.读图简答题:
( 1 )上图是清朝时期我国农民起义领袖的雕像,他的名字是什么?
( 2 )图中人物是怎样确立自己的思想统治地位的?
( 3 )图中人物发动起义的地点哪里?他病逝于哪一年?
( 4 )图中人物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什么性质的?起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5.近代以来,独立、民主和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屡屡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此前清政府此前的对外政策。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的中国不仅遭受对外战争的苦难,还备受一系列消耗性的内部动荡之困扰。两次鸦片战争带来了来自外部的和屈辱,革命和叛乱则从内部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节选自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到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
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伪天王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轿夫四十八人。……
——(清)《贼情汇纂》
材料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此,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同于历次农民起义领袖。他不仅领导了反封建的斗争, 而且领导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问题一 :材料一中的动荡最大规模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爆发于何地?持续了多长时间?
问题二: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发生在哪里?其中的洪逆和杨逆分别指谁?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哪些
问题?
问题三: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起义领导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并以此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问题四:结合材料三,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太平军叛乱》
材料二:洪仁??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岢龅目?柘执??小?浞⒆ɡ?ā⒔ㄔ焯?泛吐执?约胺⒄共煽笠档冉ㄒ楸砻鳎??晕鞣搅α克?诘娜舾梢蛩乇ё湃?娜?獾摹⑺淙蝗鲜逗懿蝗?娴脑奚吞?取U庑┙ㄒ槭翘?教旃??美砺鄣囊桓鲋卮笞?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28.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材料三: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
材料四:“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失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比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3) 材料三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4)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迫害,19世纪末掀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什么?中国近代史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是什么?
(5) 材料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B项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不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其他选项均符合。故选B。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涉及的“领土面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不费一枪一弹,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国家。故选C。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857—1859年”期间中国爆发的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黑水党起义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以渔民为主体组成的黑水党自发地投入抗英斗争;B项义和团运动是在1899年兴起的农民起义;C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1864年兴起的农民起义;D项戊戌变法运动的时间是1898年。C项与题干的时间相符合,故选C。
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鸦片战争;B项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奕仅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C项戊戌变化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D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企图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其代表人物是孙中山。所以B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
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主要就是起因和性质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8年,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商税率比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降低,货物转口运销除征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日益腐败,战后人民反抗清政府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中西碰撞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答案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来分析,此时期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这是中西方的碰撞,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9.【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代中国屡遭侵略,主要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0.【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所以答案选A
11.【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资政新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闯闪恕蹲收?缕??,但由于现实限制,未能付诸实施。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1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涉及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和税款协商。尤其是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所以答案选A
14.【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各800万两。所以①②③④都属于《北京条约》的内容,故选B。
15.【答案】B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C 为了割占香港 ,有这种目的,通过《南京条约》可以看出,但不是根本目的,选项D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所以选B。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取王居其中之意”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仍然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BCD项不符题意。故选A。
1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最早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没有深圳。这五处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最早的窗口,故选D。
1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由于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1839年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金田起义是1851年初;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③永安建制是1851年9月;④天京事件1856年;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该是是①③②④,所以答案选C。
21.【答案】(1)摧残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和体质;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2)虎门销烟 1839年
(3)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综合国力落后。(或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先进的资本主义)
(4)《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解析】(1)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的输入,首先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其次中国大量白银外流,直接威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也使清政府财政收入日趋枯竭,百业萧条,市场凋敝;再次鸦片贸易使清王朝统治更趋衰败,军队日趋腐化,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这些都严重地危害着清朝的统治,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8世纪后半期起,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并在中国引起严重后果。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并于6月在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 “英国船坚炮利”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但是这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先进的资本主义。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在南京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内容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22.【答案】(1)洪秀全、杨秀清 太平天国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启示:①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②也客观的反映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阶级没有办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占领南京的“洪杨诸贼”是清政府对天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的蔑称;所谓伪天朝是指洪秀全所建立的天平天国;
(2)根据材料可知,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居不出”说明革命意志减退;“亦不得望见颜色”说明领导人严重脱离群众。材料中描述的领导人之间的会面如同封建君臣一般,讲究礼仪排场,说明领导人的生活日益腐化。
(3)根据所学可知,天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足以体现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但运动最终失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也就注定了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点睛: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整体理解能力和知识点分析归纳和整理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取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发生的变化的信息。针对启示可从对天平天国的评价入手,做出全面的认识。
23.【答案】(1)农民阶级。进步意义: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2)核心是土地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解析】(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其进步意义: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救国方案反映的核心是土地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其结果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提出的,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以具有反封建精神。但由于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因此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24.【答案】( 1 )洪秀全。
( 2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 3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1864年6月。
( 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说明,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上图是清朝时期我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
(2)依据所学可知,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说明,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25.【答案】政策:闭关锁国。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贷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解析】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以前,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此政策推行了近200年。因此,1840年前清政府此前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贷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6.【答案】问题一:太平天国起义;广西金田村;从1851年到1864年,持续了14年。
问题二:天京(南京);洪秀全;杨秀清;起义领导者安于享受,不够团结。
问题三:天下大同的思想;不能;生产方式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
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问题四: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次鸦片战争带来了来自外部的和屈辱,革命和叛乱则从内部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可知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清政府的内患是太平天国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开始到1864年失败告终,持续了14年。
(2)根据材料二中的“江宁”可知其描述的地方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都城天京;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逆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杨逆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杨秀清;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近则洪杨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伪天王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轿夫四十八人。”可见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安于享受,不够团结。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绝对的平均主义,天下大同的思想;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因为绝对平均主义,根本无法实现;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经济范畴(落后性)。从中可以归纳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4)根据材料内容“不仅领导了反封建的斗争, 而且领导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可以归纳出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点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过程,抗击洋枪队的史实,失败的原因和产生的历史影响等知识。
27.【答案】(1)说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原因:小农经济的存在。
(2)转变: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原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战争的紧张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实施的改革中企图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太平天国运动中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所以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说明太平天国经济理论开始转变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近代事业。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历史时期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列强的侵华战争造成了紧张的环境;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所以这种转变不能成功。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点睛:关于太平天国运动,需要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性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历史影响,能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8.【答案】(1)打开中国市场
(2)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3)《马关条约》 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5)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封建制度与腐朽。(2分,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可知,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词“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在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所以绅士指的是英法联军;这个事件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3)根据材料中涉及的“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条约指的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的“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反抗列强对中国的瓜分,19世纪末掀一场的一场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 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抗击了洋枪队。
(5)根据材料四中的时间1900年可知,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反抗,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朽无能,我们要振兴中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