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精读品味)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本教案设计力图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倾注自己的情感与体验,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和评价课文主人公及文本的真正价值,在情感得到濡染之时,心智得到提升,积累更多的学习与表达的方法。
一个扭曲残疾的外表和与外表不相符的“宇宙之王”,这令世人瞩目的荣耀,更令人折服的是,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静于思考的研究习惯以及感恩生命的博大情怀。这鲜明的对比将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此,抓住过渡段的作用,学习过渡段的表达,是学习本文的重要策略。走进课文,带领学生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从而深刻地感受到“逆境磨炼意志,挫折成就完美”这一思想。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关于霍金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2)了解逆境成才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有关霍金的资料。(3)搜集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课题,谈话导入。
1、播放《时间简史》这本书的图片。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屏幕上展示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教师板书)
3、交流:同学们,你们了解霍金吗?谁能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4、学生介绍霍金个人资料。
5、(播放霍金照片)点拨:一位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一个被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残疾人、坐在轮椅上的人。)
6、小结:坐在轮椅上还能有什么作为?他一坐就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正常活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然而,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这位科学巨人的风采,看看这位被称为“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是如何战胜病魔、挑战自我、创造奇迹的。(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轮椅上的霍金”,这一课题新奇引人。为此,抓住课题的中心词“霍金”,让学生介绍,再由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科学巨人却是坐在轮椅上的人,这样鲜明的对比,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
2、认读本课新词。
3、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4、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引导点拨。
5、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写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6、自由读文,体味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把握课文的重点部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对课文第二部分,进行简练概括,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
一、认识词语,整体回顾。
(出示霍金图片)
1、师:你认识他吗?看到他,你的头脑中会涌现出哪些词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说吗?是的,看到他,这些词语自然就会呈现在我们的脑海。
2、出示词语:
物理天才 宇宙之王 科学巨人 顶礼膜拜
长期禁锢 完全瘫痪 严重变形 不无悲悯
生活强者 身残志坚 不屈不挠 深深敬仰
3、指名读词语,并相机解释“顶礼膜拜”“长期禁锢”等难懂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4、根据词语,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这些散落的记忆在老师的梳理下,构成了有意义的词串,词串架构了课文的脉络。因此,复习词语的过程既巩固了基础,又使得学生整体回顾了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切入主题,引发思考。
1、导读:人们既“顶礼膜拜”,又“不无悲悯”,这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近距离地走近霍金,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导学:我们知道,在物理学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很多,我们一般称他们是“物理天才”,生活中被称为“生活强者”的也有很多,而霍金却把这两者集于一身。课文中有一段话就将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了一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读一读。
3、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齐读)
4、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霍金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的?圈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理由。(教师巡视点拨)
(设计意图:本文中的过渡段将长文巧妙地“分割”,将叙述的两个内容巧妙地“链接”,使得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将文本的这一结构特点(过渡段)与教学的切入点巧妙的融合。而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虽没有点明,但是已把文本的这条暗线作为了教学的主线,提纲挈领。)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品味“物理天才”。
(1)围绕课文第3自然段,交流阅读心得,感悟霍金的传奇。
①为什么说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课文是通过哪些词句来体现的?
②指名读课文,并展开联想:“卢伽雷氏症”这种疾病的可怕,以及给霍金带来的各种困难。
(2)抓住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继续领略霍金的传奇色彩。
①为什么医生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却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
②霍金为什么能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③出示,并反复诵读排比句:“虽然他的身体没有离开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④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把“飞出了”换成“想出了”可以吗?语序调整一下可以吗?
⑤介绍黑洞。
⑥引导学生寻找这一自然段的另一处排比句式,并用浪线把它们画出来,认真读一读。感受霍金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3)过渡:天才不是天生的,要想把霍金的传奇色彩都写出来,可能需要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字。而作者只用了短短的200多个字就概括出来了。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运用。用心地再一次完整地读一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对比和排比是作者表现霍金具有传奇色彩的最主要的表达手段。本段教学中,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了对比和排比手法的运用。通过词语间的联系,突出了对比写法带来的震撼;通过换词,理解用词的准确和表达的效果;通过换序,让学生推敲出排比句如射线般的放射性特点;通过想象,将排比句的内涵展现,突出了霍金的研究过程和生活状态。)
2、品味“生活强者”。
(1)学习过渡段,感受过渡段的作用。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过渡:同学们,像这样连接课文前后的段落,我们一般称之为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的这个过渡段,对人物进行了高度评价。那么,霍金是一个生活的强者,还有什么表现呢?
(3)研读面对记者的采访。
①(出示霍金图片)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片。命运对他十分残酷,长期禁锢、完全瘫痪、严重变形,不能说,不能写,不能动,然而他却取得了这样非凡的成就,对比看来,霍金失去太多了。一位女记者在一次学术报告要结束时,说出了我们心底的疑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面对记者的问话,霍金敲下了这样的文字:
②(出示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③交流:读一读这段话,你们看霍金重复较多的是哪些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霍金?(“能”和“有”,可以看出霍金很乐观、很坚强。)
师:面对这样的唐突的甚至尖锐的话题,霍金愤怒了吗?诧异了吗?他却依然露出恬静的微笑,你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霍金?
(宽容、感恩。)
师:他只有三根手指能正常活动,只剩下大脑还能思维,但是他却说……
他没有了活动的自由,人们都认为他失去了太多,而他却说……
④小结:面对尖锐的问话,没有诧异,没有愤怒,他依然面带恬静的微笑,敲下了这段文字。
(学生再读)
⑤过渡:这就是霍金的心声,还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吗?
(4)播放霍金的个人名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第11自然段。
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
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设计意图:平易的文字饱含着真情。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能”和“有”,与“不能”和“没有”进行对比,继而读懂霍金的乐观和感恩。然后再深入地走进内心世界,通过资料的补充,丰富了理解,更有助于对霍金这段独白的深切感悟。在读中,在品中,霍金的语言学生熟记于心,霍金的形象深入人心。)
四、联系实际,巧妙练笔。
1、联系实际生活,讨论真正的魅力是什么。
师: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同学们,如果说以前我们认为仅仅长相帅,扮相酷就是有魅力的话,那么今天,你觉得真正的魅力应该是什么?在我们身边,谁具有魅力?
2、小练笔。
以“________的魅力不仅在于________,更在于________”作为过渡段,写一篇习作,介绍你佩服的一个人。
(设计意图:本文篇幅虽长,但是过渡段的运用,使得文本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这些同样是写人的文章需要学生领悟和借鉴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最后的习作安排有效地仿照了全文,学生再一次领悟文本含义的同时,领悟了文本如此表达的妙处,实现读写结合。)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重点讲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课前准备:搜集霍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2、交流霍金的资料。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二(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三(8—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五、归纳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读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出示课文:
虽然他的身体没有离开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
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
1、自读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