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姥姥的剪纸》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5 10:3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姥姥的剪纸》教案
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表达了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学情分析:
作为描写姥姥的作品,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亲切,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会存在较大难度,但对于课文中渗透着的情感,则需要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12、13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诵读,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
难点:通过观察插图和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朗读、吟诵,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理课文结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整理课文结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幅剪纸。
学生了解有关剪纸的技巧。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导入新课
欣赏剪纸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理清课文结构
整理层次,写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有关剪纸方面的作品或资料。
师述:剪纸也称窗花,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民俗文化积累很深。现代人称传统花样为“古时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看看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及工具书理解词语: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
(3)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注意正音。
“猪”“爽”是翘舌音,“屯”“啃”是前鼻音,“爽”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指名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3)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结构
1.提问:课文围绕姥姥的剪纸一共讲了几件事?分段并写段意。
第一段(第l~3自然段):姥姥的剪纸技艺出神入化,对于别人总是有求必应。
第二段(第4~6自然段):姥姥剪出的“喜鹊登枝”令我折服。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姥姥用“牛驮小兔”拴住了我的心。
第四段(第13自然段):无论“我”走多远,姥姥的剪纸都会永远伴着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技艺高超
“喜鹊登枝”
姥姥的剪纸 “牛驮小兔”
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教学反思:
出示剪纸的图画,学生通过欣赏,对这门我国传统的艺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从而对“我”的姥姥更是怀有更深的敬意,学生自读文章的时候就更投入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有条件的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剪纸艺术。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复习导入
读课文
学习第l~6自然段
圈画批注,概括姥姥的品质
学习第7~11自然段
体会舐犊情深
学习第12,13自然段
分析剪纸的形象,揣摩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着重讲了姥姥剪纸的手艺高超以及与“我”在一起的融融亲情)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姥姥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2自然段。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4~6自然段。
摸黑都能剪纸
无可挑剔(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引导: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让学生画出含有“左邻右舍”这一词语的句子,结合句子说说词语的意思,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引导学生画出相关句子,并组织交流。)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姥姥很忙,忙什么?引导: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直爽,热情)(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
三、学习第7~11自然段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浓浓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第7~11自然段,思考姥姥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朗读、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第12、13自然段
1.引读第12自然段。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引读。
反复读。(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课文的读法,并注意引导评议,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期待些什么?除了期待,你还读懂了什么?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写。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要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
五、总结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纸以及祖孙之间浓浓的情意,我想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文章学到这里,有没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也许我们的姥姥、姥爷、奶奶、爷爷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也许会有一个和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汤向你走来,也许只是在灯下缝一颗纽扣,也许是将鸡腿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夹到你的碗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捕捉、记忆和感恩。
记住这篇课文、这位老人家,更要记得感恩。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教学反思:
课文着重讲了姥姥剪纸的手艺高超以及与我在一起的融融亲情。透过这些文字,又处处流露出“我”对姥姥的思念。教学中,围绕这一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圈画批注,深入讨论,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案点评:
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教学设计采用导读法、谈话法,在课上引导学生画、读、悟、批、谈,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学会通过圈点批注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做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系列方法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