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竞赛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竞赛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5 11: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 8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字词万花筒(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ǎo huá fáng ài qiáo cuì yīng xióng


hún pò yóu yù qiàn zhài hè sè
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掌舵(duò tuó) 缚住(fù bó) 虐待(nüè nuè)
收敛(liǎn jiǎn) 俘虏(lǚ lǔ) 溺爱(ruò nì)
3.按要求查字典(6分)
“慕”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组词( ),在《落花生》一文中的字义是 。
4.将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17分)
无( )无束 尽( )尽美 脱( )而出
目( )口呆 苦心孤( ) 美仑美( )
恍然大( ) 精( )细琢 ( )上跳下
(1)像画“ ”的词语还有 、 ;
(2)画“ ”的词语是含有“然”字的,这样的四字词语我知道还有
、 ;
(3)画“ ”的词语是包含身体部位的,这样的词语我知道还有
、 ;
(4)选择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经过张师傅的( ),一个( )的花瓶出现在我们眼前。
二、活用小博士(20分)
1.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我到你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

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缩写句子)

(4)因为小明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认真学习,所以他没考上大学。(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成陈述句)

2.课文填空(15分)
(1)爷爷虽到了晚年,但仍有一颗勃勃雄心,真是:
“ ”
(2)在《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句子是:
“ ”
(3)在《蜀相》中描写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的句子是:
“ ”
(4)王维的“ , 。”
勾起了无数人对浩瀚大漠无边的向往。
(5)当你通过努力获得第一名后,你就会体会到那种“
, 。”的感觉,真是人生最快意的事情。
(6)1959年6月,毛泽东重返故乡时写下了《 》,
诗中“ , 。”追忆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而“ , ”两句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真正英雄。
三、阅读新干线。(18分)
(一)课内阅读(7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 ”花生,说明了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 。(2分)
2.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3.仿照父亲说的第一段话,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事用这种方式写一段话。(3分)



(二)课外阅读 (11分)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1分)

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试金石”是什么意思?(1分)

“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分)



4.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


5.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


四、习作芳草地(25分)。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进灿烂的文学名,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发现,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精彩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