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必修二)3.2.3 直线的一般方式方程课件(16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必修二)3.2.3 直线的一般方式方程课件(16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26 20:40:01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二)A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3.2.3 直线的一般方式方程前面我们共学习了哪几种直线方程的形式?温故知新
1.过点(2,1),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
2.过点(2,1),斜率为0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
3.过点(2,1),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方程是______结论1:平面上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 x ,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A,B不同时为0 )表示。任意一条直线是否都可以用这种方程来表示呢?合作探究 结论2 :每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A,B不同时为0 )都表示一条直线合作探究 我们把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形成概念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在方程Ax+By+C=0( A,B不同时为0 )中,A,B,C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表示如下情形的直线:
(1)平行于x轴; (2)平行于y轴;
(3)与x轴重合; (4)与y轴重合; 深化概念微课例1 根据直线满足的下列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把它化成一般式:应用新知 注意 :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规定:
1)按含x项,含y项、常数项顺序排列.
2)x的系数为正;
3)x,y的系数及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
典例探究-----特殊式化一般式巩固练习1:例2:把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x-2y+6=0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l的斜率以及它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应用新知 典例探究-----一般式化特殊式求下列直线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
①3x+y-5=0


③ x+2y=0

④7x-6y+4=0
⑤ 2y=7
巩固练习2:巩固练习3:知识思想方法1.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的形式;1.分类讨论2.数形结合课堂小结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特殊式
的互化。当堂检测3.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m-1)x+my-1=0;
(1)当m= 时,直线l的倾斜角为450;
(2)当m= 时,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 -2;
(3)当m= 时,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3;1、直线Ax+By+C=0通过第一、二、三象限,则( )
(A) A·B>0,A·C>0 (B) A·B>0,A·C<0
(C) A·B<0,A·C>0 (D) A·B<0,A·C<0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写出直线的方程,并化为一般式方程:
(1)斜率为4,在y轴上的截距为-2;

(2)在y轴上的截距为3,且平行于x轴;C作业布置1、必做题:课本P100 A组 第4、10题

2、选做题:课本P101 B组 第2、3题在人生的赛道上,只要我们朝着目标精诚协作、共同拼搏,定能披荆斩棘、站上辉煌之巅! 再见!《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Ax+By+C=0的特征(A、B不同时为0)
⑵理解直线方程五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直线方程几种形式的互化,从整体上把握直线方程;
2、能力目标:
⑴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
⑵学会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
(1) 通过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互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验数学发现和探索的历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以及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的联系与转化;
(2)让学生明白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表示直线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直线的一般式能表示所有的直线;
2、难点:
(1)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体会解析几何学科的特点。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整体上把握直线的方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动:通过解题和讨论,总结前面学过的直线方程的几种特殊形式的条件、方程和使用范围如下:
形式
条件
方程
应用范围
点斜式
过点P1(x1,y1),斜率为k
K存在
斜截式
斜率为k,在y轴的截距为b
K存在
两点式
过不同两点P1(x1,y1)、P2(x2,y2)
K存在

截距式
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
k存在且不过原点
[设计意图]:由实例得出:直线方程的这几种特殊形式都具有局限性,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形式的直线方程,能够表示坐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问题:上述四种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都有其局限性,是否存在一种更为完美的代数形式可以表示平面中的所有直线?
提示:上述四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有何共同特征?能否整理成统一形式?
(这些方程都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
猜测: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有着一定的关系。
热身练习 由下列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
(1).过点(2,1),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是__y-1=2(x-2)
(2).过点(2,1),斜率为0的直线方程是_____y=1______
(3).过点(2,1),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的方程是______x=2___
二、新课讲授
探究:探究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
师生活动 ?引导学生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思考探究问题
(1)当倾斜角不为90°时,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写成y=kx+b形式,即kx-y+b=0;
(2)当倾斜角为90°时,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写成的形式,即
∴任何一条直线的方程都可以写成Ax+By+C=0的形式.
[2]每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1).若B≠0,方程可变为
(2).若B=0时,方程Ax+C=0
a 当A≠0时,方程变为x=-C/A表示垂直于x轴的直线,即斜率不存在的直线.
b 当A=0时,则不表示直线.
方程Ax+By+C=0,不一定代表直线,只有当A,B不同时为零时,即≠0才代表直线.
概括指出: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任何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得出定义:关于x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B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
[设计意图]: 使学生理解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对字母A、B、C讨论,从而也明确A、B的限定条件,体会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讨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几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相比,它有什么优点?
师生互动: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发现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形式的直线方程的一个不同点是: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够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方程,都不能表示与 轴垂直的直线。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的与其他形式的不同点。
三、深入探究:
二元一次方程Ax+By+C=0的系数A,B和常数项C对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①平行与x轴 A=0 , B≠0 ,C≠0;
②平行与y轴 B=0 , A≠0 , C≠0;
③与x轴重合 A=0 , B≠0 ,C=0;
④与y轴重合 B=0 , A≠0, C=0;
四、例题剖析:
类型一:特殊式化一般式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把它化成一般式;
已知直线经过点,斜率为;
解:由条件可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
化为一般式是:
(2)经过点P(3,-2),Q(5,-4);
解: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化为一般式方程为x+y-1=0
(3))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3
解: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为 化为一般式 方程为 3x+2y-6=0
说明:在遇到问题时,根据条件写出适当形式的方程,然后再化为一般式。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分别先求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求出截距式方程,再化成一般式。
注: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
(1)、一般按含x项、含y项、常数项顺序排列
(2)、x项的系数为正;
(3)、x,y的系数和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
巩固练习1:
类型二:一般式化特殊式
例2把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的斜率以及它在x轴与y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
解:由方程一般式①,移项,去系数得斜截式②
由②知在轴上的截距是3,又在方程①或②中,令,可得.即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是-6.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通常只要作出直线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即在x轴,y轴上的截距点),过这两点作出直线.
师生活动:先由学生思考解答,并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已知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把一般式转化为斜截式可求出直线的斜率的和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求直线在x轴的截距,即求直线与 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此可在方程中令y=0,解出 x值,即为直线在x 轴的截距。在直角坐标系中画直线时,通常找出直线下两个坐标轴的交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和已知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
巩固练习2、求下列直线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
①3x+y-5=0 ②
③x+2y=0 ④7x-6y+4=0
⑤2y-7=0
(小窍门:一般式方程 Ax+By+C=0 (A,B不同时为零) 的斜率为 ,
x轴上的截距为 , y轴上的截距为 .)
巩固练习3
(小提示:今后我们求直线方程根据题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无特别说明时,最好将所求直线方程的结果写成一般式。)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完成,教师检查、评价。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关系,体会直解坐标系把直线与方程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自我小结
1、我们学到了直线方程哪几种几种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多媒体展示直线方程几种形式间的关系 (见课件)
2、比较各种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3、学习本节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理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P100 A组 第4、10题
2、选做题:课本P101 B组 第2、3题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直线方程几种形式的特点,能根据条件求出直线方程。思考题的设置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空间,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
板书设计
§3.2.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推导
(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二、一般式定义
三、典型例题
例1(略)
例2(略)
评测练习
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写出直线的方程,并化为一般式方程:


(1)斜率为4,在y轴上的截距为-2
(2)在y轴上的截距为3,且平行于x轴;
3、 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2m-1)x+my-1=0;
(1)当m=??? 时,直线l的倾斜角为450;
(2)当m=??? 时,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为 -2;
(3)当m=??? 时,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