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馒头发霉了》练习
填空
1、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2、青霉分泌出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
3、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 )、( ) 、( )。
4、霉是一种( ),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二.选择
1、 在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时,我们想要研究在温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应该控制( )和( )两个条件不同。
A. 潮湿 B. 寒冷 C. 干燥
2、下列表现属于霉对人类有危害的是( )。
A. 制作腐乳 B.食用发霉的甘蔗 C. 生产饲料
三.判断
1、食用霉变的花生不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
2、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3、利用一些霉可以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
4、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面的作用。( )
5、观察完毕,需要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
6、霉没有生命。( )
四.简答题
1、霉有生命吗?为什么?
霉菌有哪些功劳?
请以面包为原料设计实验,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1.3《 馒头发霉了》练习
一、填空
1、温暖、潮湿
2、青霉素
3、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微生物
二、选择
A、C 2、A
判断
× 2、√ 3、√ 4、√ 5、√ 6、×
四、1、霉是有生命的,因为霉能够生长,不断的扩大。
课件23张PPT。馒头发霉了科学苏教版 六年级上导入新知我们来看几幅图片。新课讲解新课讲解(1)你在哪里见过霉
(2)是什么物体发霉了...
(3)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回忆交流导入新知新课讲解第一步 用眼睛、放大镜观察霉活动 观察霉新课讲解第二步 用显微镜观察霉新课讲解新课讲解实验目的:探究霉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活动准备: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等。实验探究 馒头发霉实验实验猜想: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温度:温暖 寒冷水分:潮湿 干燥新课讲解 前几天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今天我们同学都带来了。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实验方法寒冷、潮湿寒冷、干燥新课讲解(1)请同学们分小组分别选择一个条件不同,另外一个条件相同的方式组合进行实验。
布置任务(2)持续观察一个星期,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馒头发霉的情况实验记录新课讲解实验汇报将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将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将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将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将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无现象发霉严重无现象无现象无现象发霉严重开始出现霉点开始出现霉点知识拓展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感染。
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繁殖方式多样。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
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你知道吗?新课讲解方法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隔绝氧气降低水分降低水分降低温度拓展延伸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放干燥剂:
保持盒内干燥,使得霉菌不易生长。
真空包装:
杀菌后,食物与空气中的菌类隔绝,防止污染
太阳暴晒:
阳光可以杀死细菌
低温保存:
霉菌不易在低温环境下繁殖。
方法新课讲解谈谈霉菌的功与过拓展延伸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作青霉素。利用其他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弗莱明和青霉素课堂练习1、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2、青霉分泌出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
3、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 )、( ) 、( )。
我知道青霉素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温暖潮湿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馒头发霉了霉的功与过: 有功亦有过防止食物发霉的传播方法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1.3 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课题
1.3 馒头发霉了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学会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的特点。
3、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发霉的方法。
4、知道霉菌对人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我们来看几幅图片。
出示图片。
学生仔细观看并作出反应。
课前让学生欣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细菌,带给学生细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回忆交流
(1)你在哪里见过霉
(2)是什么物体发霉了...
(3)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
反馈:墙角、衣服、牛奶、面包等。
2、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霉,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请仔细观察并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反馈:有毛绒绒的东西......霉是绿色的...
提示:观察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洗净玻片和双手。
总结:(1)霉是一种微生物。
(2)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3、 霉有生命吗?怎么证明?
反馈:
霉是有生命的,因为霉能够生长,不断的扩大。
猜想: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反馈:(1)干燥的环境...
温暖的地方...
潮湿的地方........
5、实验方法
6、做实验
(2)实验记录:
(3)实验结论:
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7、霉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怎样可以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呢?
反馈:真空包装、防干燥剂、太阳暴晒、低温保存
功: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变质。
总结:一分为二看霉菌。
拓展延伸
弗莱明和青霉素
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尝试解答,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霉菌。
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尝试说出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法,教师对其补充。
学生根据自己查找资料与大家分享结果。
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
后面探究过程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享知识。
提高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采用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上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感受更深刻,更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酸奶实验,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对其知识的掌握进行查缺补漏。
本环节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看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充分体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性。
课外
课堂小结
科学素养、科学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是在将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一起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在学习馒头发霉了这一节课时,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这样的环节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自己所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