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复习资料——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例1】 当你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或放开不同的孔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奏出动听的音曲.笛子是靠 发声,如图4.3-4所示,若将笛孔全堵上,其发音的音调 ,若将笛孔全打开,发音的音调
思路与技巧 如图4.3-4,竹笛M是吹孔,N为贴笛膜孔,ABCDEF为6个音孔.吹笛时将嘴唇放在吹口上,用一股又扁又窄气流去吹动笛子里的空气柱时,竹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显然,振动空气柱为吹孔到被堵住孔长度.把笛子的6个孔全堵上,笛子里的空气柱最长,发出最低的一个音.如果你把离吹口最远的一个孔放开,空气柱就减短了一截,笛子的音调就高一些.吹笛子的人不断地堵住或者放开笛子上的气孔,改变里边空气柱的长短,就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图 4.3-4
答案 竹笛内空气柱振动 低 高.
【例2】 如图4.3-5所示,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
思路与技巧 向暖水壶中灌水时,能引起水壶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水未满时,空气柱较长,振动频率低,声音低沉.随着水面的升高,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频率逐渐变高,音调逐渐变高.
答案 通过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将灌满.
如图4.3-5
【例3】 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思路与技巧 音调和响度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由生活经验知:牛叫的声音低沉,其频率低,音调低,但其响度大.而蚊子叫的声音尖细,其频率高(即翅膀扇得快),音调高.但牛叫比蚊子叫响度要大些.答案 D.
【例4】 有人在房间里讲话,我们往往不用进房间就能辨别出房间里是谁在讲话,这是由于不同的人,他们讲话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思路与技巧 由于不同人的声速的特点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对于物体,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 C.
【例5】 无声手枪为什么会“无声”?
思路与技巧 所谓无声手枪是在手枪中安装上一个装置,把火药爆炸声控制在这一装置内,让它在这一装置内进行减弱,使人们听不到枪声.
答案 因为无声手枪把声音在声源处减弱了,这是噪声减弱的一种途径.
1.(贵阳市中考题)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2.如图4.3-11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图 4.3-11
3.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 )
A.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的高
B.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花蜜时的低
C.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不带花蜜时的大
D.蜜蜂带花蜜飞回来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不带花蜜时的小
4.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结论如下,则其中正确的是( )
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越远
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
5.码头边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这是因为( )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
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
6.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图4.3-12几个按钮(图标),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图4.3-12
7.“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 )
A.音调提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没有区别
8.“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机关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10.图4.3-13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变曲,行车注意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图4.3-13
11.如图4.3-14是我国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分别敲击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音色
图4.3-14
1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图4.3-15中小红说“乱弹吉他的声音就是噪声”,她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
图4.3-15
(2)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弱.( )
(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的特性制成的可探测潜艇等位置的仪器.( )
(4)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双耳有完全失去听力的可能.( )
13.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历“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 ,由此可认为男生的“变声期”是声音的 发生了改变.
14.(哈尔滨市中考题)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 .
1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
(1)震耳欲聋,是指
(2)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了 ;
(3)瓮声瓮气,是指 ;
(4)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未改是指 .
(一)声现象1.A 2.C 3.B 4.D 5.C 6.B 7.A 8.B 9.B 10.C 11.D 12.(1)× (2)× (3)√ (4)√ 13.低;频率14.物体发声;空气可以传声;利用音色辨别发声体是钟;音叉每秒振动386次 15.(1)响度 (2)音色 (3)音调 (4)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