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中考链接(二)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2017·柳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2017·枣庄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图2-L-1
3.2017·河南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4.2017·邵阳君君同学在游览某文化长廊时拍下了一幅如图2-L-2所示的古诗碑帖。诗中寒山寺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客船上。
图2-L-2
5.2017·哈尔滨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___传到观众处。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6.2017·怀化“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7.2017·南通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的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 )
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 D.余音绕梁
8.2017·苏州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2017·成都如图2-L-3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图2-L-3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0.2017·东营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2-L-4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L-4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1.2017·济南2016年6月30日晚,《新年永恒》——建党95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12.2017·安徽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_____(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
13.2017·西宁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不同。
14.2017·昆明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因为它声音的________比较大。
考点3 声音的利用
15.2017·宜昌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6.2017·天门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声音能传递能量”这一性质的是( )
A.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清洗物体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
17.2017·广西如图2-L-5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图2-L-5
18.2017·黄冈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考点4 噪声的控制
19.2017·郴州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20.2017·贵港贵港市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金港大道两旁植树造林,穿城而过的南广高铁两旁建有隔音墙,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美化环境
B.减小噪声污染
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水污染
21.2017·遵义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
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22.2017·常州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________的声音,波形如图2-L-6所示,某品牌的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________ Hz即可。
图2-L-6
详解详析
1.C 2.C 3.振动 声波(或“波”)
4.空气 5.振动 空气
6.C 7.A 8.C 9.B 10.B 11.A
12.音调 13.音调 响度 14.音色 响度
15.D 16.C 17.信息 响度
18.信息 空气
19.C 20.B 21.B
22.dB 12500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知| 识| 框| 架
重| 点| 突| 破
一、两个物理单位及换算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
2.单位换算
(1)1 km=________m=________dm=________cm=________mm=________μm=________nm。
(2)1 h=________min=________s。
二、两个测量工具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会选:根据所测物体的长度及测量要求选择量程(所测长度不能超出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和________(根据测量所需的精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2)会放:一是放正不歪斜;二是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零刻线磨损的,为了方便读数,可以把另一个整数刻度当作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对应的数字。(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不要斜视。(4)会读:读数时,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标明________。
2.量筒的正确使用:
(1)会选:每个量筒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即量程,也要知道该量筒的分度值,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________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中液面的示数时,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与凹液面________平齐;若液面是凸液面,视线应与凸液面________平齐。
(4)会读: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测量值。
(5)会用:用量筒直接测________体积;用量筒、水、细线可测下沉的固体体积。
三、一个概念、四种特殊测量方法
1.误差:________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平移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如________等。
(3)以直代曲法: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如________________等。
(4)滚轮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曲线上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再用滚过的圈数乘轮子的周长,即可得到曲线的长度。如汽车上的里程表等。
物理研究方法
该方法在本章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摆动时间与摆球轻重的关系就要保持另外两个因素(摆线的长短与摆角的大小)相同,改变摆球的轻重;若探究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线长短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摆球的轻重和摆角的大小)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若需要探究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角大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另两个因素(摆球的轻重和摆线的长度)不变,改变摆角的大小
, 夯基专训——易错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 )1.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就不能再用它测量长度了。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择刻度尺时只需要考虑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根据测量实际选择适当的精确度。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对于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还要注明单位。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量筒和量杯都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体积的单位换算中1 L等于1 m3。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科学探究只要得到结论,探究就结束了。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能专训——重点考点剖析)
考点一 物理学史与科学方法
本考点主要了解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突出贡献和他们的研究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物理的方法,也是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例1 科学家研究肉眼无法看到的分子的微小结构时,所采用的有效方法是( )
A.观察宏观表现,进行实验验证
B.建立结构模型,收集证据进行证实
C.进行猜想,收集证据证实猜想
D.与宏观的物体比较,推理得出结论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1 ]
考点二 长度、时间和体积的估测
解答本考点的题目需熟知生活中常见的长度、体积及时间,以此为标准与研究对象对比作出判断,且结合单位及其换算,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例2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 m
B.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一步的距离约为2 m
C.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7.5 dm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2 ]
考点三 长度、时间和体积的测量
本考点主要从正确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能准确读出测量数据、测量误差的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角度命题。
例3 2017·无棣县模拟(1)如图1-T-1甲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图1-T-1
例4 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有多大?小明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A、B两个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的测量范围为0~200 mL,分度值为5 mL;量筒B的测量范围为0~100 mL、分度值为1 mL)。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1)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选择________(选填“量筒A”或“量筒B”)测量。
(2)将量筒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3 ]
考点四 科学探究
本考点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可以以选择、填空、简答、实验等各种题型进行考查。当多因素(多变量)影响某一物理量时,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例5 在运动场上,同学们经常看到投掷铅球的场景,运动员总是沿斜向上的方向将铅球掷出,请你认真研究这一场景,完成以下问题。
请你猜想一下铅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s与哪些物理量有关?(至少写出三个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一)考点4 ]
详解详析
【科学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一、1.米(m) 秒(s)
2.(1)103 104 105 106 109 1012
(2)60 3600
二、1.(1)分度值 (3)垂直 (4)估读 (5)单位
2.(2)水平 (3)底部 顶部 (5)液体
三、1.测量 真实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1)测铜丝直径 测一张纸的厚度
(2)测硬币直径
(3)测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合理即可)
【科学应用举例】
夯基专训
1.×,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可以从另一个没有磨损的整数刻度线为“零点”测量长度,读数后减去“零点”的示数即可
2.×,根据实际选择刻度尺需综合考虑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对于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4.√
5.×,体积的单位换算中1 L等于1 dm3
6.×,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
7.×,科学探究得到结论后还要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评估是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提能专训
例1 B
例2 C [解析] 一层楼的高度在3 m左右,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 m左右,A不符合实际;成年人一步的距离在75 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60 cm左右,B不符合实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C符合实际;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 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 cm,在17.5 cm=1.75 dm左右,D不符合实际。
例3 337.5 2.50 [解析] 图甲中,小盘的分度值是0.5 min,指针在5 min和6 min之间,且过半格;大盘的分度值是1 s,而大盘指针在37.5 s,因此停表读数为5 min37.5 s=337.5 s;由图乙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物体的长度是3.50 cm-1.00 cm=2.50 cm。
例4 (1)量筒B (2)水平 (4)将n枚一元硬币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 (5)
例5 与掷出速度v的大小有关 与掷出速度v的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有关 与掷出点的高度h有关 与铅球的轻重有关
(任选其中三个即可)
滚动训练(一)
[训练范围:2.1~2.4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用嘴吹笔帽能够发出声音,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嘴 B.笔帽
C.空气柱 D.手
2.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的是( )
A.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
B.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
C.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
D.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
3.敲响大钟时,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大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4.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5.如图G-1-1所示,一位同学为了喊远处的另一位同学,使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 )
图G-1-1
A.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C.使较远的人分辨出是谁的声音
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7.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8.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G-1-2所示。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 )
图G-1-2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C.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10.如图G-1-3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 )
图G-1-3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1.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土电话”能够通话是靠________传声的。
12.图G-1-4分别用来演示声音的三种特性,其中①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______;②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______;③是用来说明声音的________。
图G-1-4
13.小明进入校园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声音是由人喉头________产生的,由远及近,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发生变化。耳朵贴着教室墙壁感觉声音更加清晰明显,说明________(选填“固”“液”或“气”)体也可以传声,且效果更好。
14.如图G-1-5所示,小明用硬卡片两次快慢不同地划过梳齿,主要是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________,本题所研究的声源是________(选填“梳齿”或“硬纸片”)。
图G-1-5
15.小明同学在手机上安装了变声软件,部分设置界面如图G-1-6所示。该软件主要是通过改变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来实现变声的。
图G-1-6
16.当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如果有两列声波A和B,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G-1-7所示,则________波的音调高,________波的响度大。(均选填“A”或“B”)
图G-1-7
三、实验探究题(21分)
17.(10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明首先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________,当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了________停止,________也停止。
(2)小明再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紧贴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固体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传播声音。
(3)小明又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这说明了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18.(11分)如图G-1-8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图G-1-8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________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的__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大。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实验中,用到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详解详析
1.C 2.B
3.C
4.D [解析]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指防止声音进入人耳,“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5.D 6.C
7.B 8.A
9.B
10. B
11.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
12.音色 音调 响度
[解析] ①由于二胡和琵琶发声物体的材料不同,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用二胡和琵琶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人们仍然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音调不同。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鼓面上纸屑跳起的高度也就不同。
13.振动 响度 固
14.音调 硬纸片
15.频率
16. A A
17.(1)振动 振动 发声 (2)能够 (3)真空
18.(1)幅度(或振幅) 越慢(或频率越低) 低 快慢(或频率)
(2)振幅 响度
(3)振动的频率低于20 Hz,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4)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