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五)
[密度的计算]
在解答各种密度计算题时,我们会发现,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一直没有变化的物理量,并通过这个不变的物理量,利用密度的表达式ρ=或推导式m=ρV、V=即可解决问题。
?类型一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1.油罐容积为50m3的运油车装满石油。从油罐内取样30mL,称得其质量为25.5g,则石油的密度是________g/cm3,该运油车共装石油________t。
2.一块矩形大理石块,人们估测出它的体积为V,从它上边取下体积为ΔV的一小块,测得这一小块的质量为Δm,则大理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大理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3.明明星期天到亳州南湖去游玩,站在湖边的他突然想到:这么大的湖能容纳多少吨水呢?为此,他进行了以下活动:
A.他从公园管理处得知:湖占地约230亩,蓄水量达50万立方米。
B.为了获得较准确的数字,他又用标有“净含量550mL”字样的饮料瓶装满湖水,并用家里的电子秤测出这瓶湖水的质量为0.6kg,瓶子的质量为0.03kg。
(1)亳州南湖湖水的密度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结果用科学记数保留两位小数)
(2)亳州南湖湖水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类型二不同物质体积相同
4.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A.400cm3B.250cm3
C.350cm3D.200cm3
5.现在树脂镜片广泛取代了玻璃镜片,已知某种树脂镜片的密度为1.3g/cm3,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每只眼镜片的体积约为4×10-6m3,则用树脂镜片代替玻璃镜片后,一副眼镜质量可以减少约________g。
6.目前世界上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某型号汽车的外壳使用的是质量高达237kg的钢质材料,若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则汽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
?类型三不同物质质量相同
7.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知ρ硫酸>ρ水>ρ酒精),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Z-5-1所示,则可判断出()
图Z-5-1
A.A中装的是酒精B.A中装的是硫酸
C.B中装的是酒精D.C中装的是水
8.在调好的天平两盘上各放一铝块和铁块,天平恰能保持平衡,则铝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铁的密度为7.9g/cm3,铝的密度为2.7g/cm3)
9.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帮他计算:一个容积为0.18m3的水缸盛满水。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
(3)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ρ冰=0.9×103kg/m3)
?类型四空心类问题
10.由同种材料组成的A、B两金属球的质量分别为81g、50g,体积分别为30cm3、25cm3,若其中有一个金属球是实心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金属球一定是空心的
B.B金属球一定是实心的
C.该材料的密度可能为2g/cm3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为2.7g/cm3
11.一个铜球体积是30cm3,质量是178g,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往空心部分注入水银,注入水银的质量为多少克?(ρ铜=8.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12.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Z-5-2所示。已知空心砖的密度是3×103kg/m3,每块空心砖的质量是3.6kg,体积是3000cm3。求:
(1)每块空心砖空心部分的体积。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图Z-5-2
?类型五混合类问题
13.八年级某物理研究小组在探究太湖湖水泥沙含量的研究中了解到,单位体积的太湖湖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叫做太湖湖水的含沙量,用字母A表示。
(1)请写出太湖湖水的含沙量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成员在一个量筒里放入50g干燥的“黄土”,倒入250mL清水后,测得总体积为270mL,由此得到了“黄土”的密度,“黄土”密度为________。
(3)研究小组成员猜想,含沙量与水和黄土的密度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经过推理,这个关系是成立的。设水的密度为ρ水,“黄土”的密度为ρ土,含沙量为A的湖水密度为ρ,则用ρ水、ρ土、ρ可以表达出含沙量A,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永新家烧”是永新人民自己酿造的一种白酒,其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而酒液的度数是指每100mL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白酒不同的度数都是用蒸馏出来的酒液勾兑而成,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g/cm3,求:
(1)60度“永新家烧”的密度。
(2)如果用60度的家烧若干勾兑成42度,1000mL的酒液,需要60度家烧多少毫升。
详解详析
[密度的计算]
1.0.8542.5
2.V
[解析]小块大理石的密度:ρ=,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整个大理石块的密度也是;整块大理石块的质量:m=ρV=V。
3.(1)饮料瓶装满湖水时,水的体积:
V1=550mL=550cm3,
瓶子内湖水的质量:m1=0.6kg-0.03kg=0.57kg=570g,
湖水的密度:ρ===1.04×103kg/m3。
(2)湖水的总体积:V=50×104m3=5×105m3,
湖水的总质量:m=ρV=1.04×103kg/m3×5×105m3=5.2×108kg=5.2×105t。
4.B[解析]设瓶子的质量是m,瓶子的容积是V。则m水=m1-m,m酒精=m2-m,
由于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由ρ=,可知m=ρV,
所以,ρ水V=m1-m,
即m+1.0g/cm3×V=400g①,
ρ酒精V=m2-m,
即m+0.8g/cm3×V=350g②,
解得m=150g,V=250cm3。
5.9.6
6.由ρ=可得,外壳的体积:V===0.03m3,
则用聚丙烯塑料做外壳的质量:m塑=ρ塑V=1.1×103kg/m3×0.03m3=33kg。
7.A
8.1∶179∶27
9.(1)水缸盛满水时水的体积:V水=0.18m3,
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0.18m3=180kg。
(2)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m冰=m水=180kg。
(3)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V冰===0.2m3。
10.D
11.(1)若球为实心,其体积应为V铜===20cm3<30cm3,所以此球为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铜球-V铜=30cm3-20cm3=10cm3。
(3)注入水银的体积为V水银=V空=10cm3,由ρ=可得,注入水银的质量为m水银=ρ水银V水银=13.6g/cm3×10cm3=136g。
12.(1)实心部分的体积:V===1.2×10-3m3;
每块空心砖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3×10-3m3-1.2×10-3m3=1.8×10-3m3。
(2)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的质量:
m′=ρV空=3×103kg/m3×1.8×10-3m3=5.4kg。
13.(1)A=
(2)2.5g/cm3
(3)
[解析](1)因为河水的含沙量是指单位体积的河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所以它的定义式可写作A=,m表示太湖湖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V表示湖水的体积。
(2)黄土的密度:ρ====2.5g/cm3。
(3)设含沙量为A,则体积为V的湖水中,黄土的质量为AV,黄土的体积为,水的体积为V-V,水的质量为ρ水V(1-),水与黄土的总质量为ρ水V(1-)+AV,湖水的密度ρ=ρ水(1-)+A=ρ水+A-A=ρ水+(1-)A,A=。
14.(1)由题意可知,100mL的60度白酒中酒精的体积为60mL=60cm3,
则水的体积为100mL-60mL=40mL=40cm3,
水和酒精的质量分别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60cm3=48g,m水=ρ水V水=1.0g/cm3×40cm3=40g,
60度“永新家烧”的密度:
ρ====0.88g/cm3。
(2)1000mL的42度白酒中酒精的体积:
V酒精′=×1000mL=420mL;
设需要60度家烧的体积为V′,因白酒勾兑前后酒精的体积不变,
所以,V′×=420mL,
解得:V′=700mL。
专题训练(六)
[物质密度的特殊测量]
研究近几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各地实验探究题的“宠儿”,分值通常为3~8分。其中,缺仪器(如:缺量筒)、测形状不规则且体积较大物质的密度、测漂浮类物质的密度、测吸水性物质的密度等特殊测量,以其灵活性、技巧性、变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已然成为中考的热点和难点。突破此类问题的方法在于抓住其基本实验原理“ρ=”不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该物质的质量,以及对应的体积,即可计算出密度。
?类型一缺少器材测密度
1.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Z-6-1所示。
图Z-6-1
(1)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_______g。
(2)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2.“勤奋”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课下想测一块合金的密度,他们有下列器材:一台没有砝码的天平,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水和滴管。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参与到小组设计中,完成下列操作步骤:
(1)调好天平,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图Z-6-2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Z-6-2甲所示)。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如图甲所示的量筒中。测量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体积过大物体密度的测定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图Z-6-3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Z-6-3(a)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了一只烧杯,按图(b)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从图(b)中A到B的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测出某一石块的密度ρ石,小高使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水(密度为ρ水)。
图Z-6-4
(1)测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如图Z-6-4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________kg。
(2)小高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量承接了溢出水的小烧杯的总质量m2;
B.用细绳系着石块,缓缓放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
C.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D.大烧杯、小烧杯按如图乙所示放置,把水倒进大烧杯中,让水面恰好到达溢水口;
请你写出正确的步骤顺序________。
(3)石块的体积V石=________,密度ρ石=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类型三漂浮物体密度的测定
5.在“测量小木块的密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天平、量筒、小木块(不吸水)、细长铁丝、溢水杯、水等。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Z-6-5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图Z-6-5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木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木块的质量m=________g;用量筒测量小木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木块的体积V=______cm3;小木块的密度ρ=______g/cm3=________kg/m3。
(3)若采用此方法,小木块密度的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小龙想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图Z-6-6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Z-6-6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龙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分析以上步骤,小龙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正确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
?类型四易吸水物体密度的测定
7.某小组同学要测量一种易溶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0”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Z-6-7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图Z-6-7
(2)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______g。
(3)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铁砂,抹平砂面;②倒出部分铁砂,将小颗粒倒入量筒;③将铁砂再倒进量筒,反复摇动后再抹平表面。则颗粒的体积是________cm3。
(4)该颗粒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5)若本实验中所采用铁砂的砂粒不够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__。
详解详析
[物质密度的特殊测量]
1.(1)47.4(2)1.11g/cm3
[解析](1)图乙中砝码的质量是20g+20g+5g=45g,标尺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的质量为2.4g,因此m3=45g+2.4g=47.4g。
(2)由图甲所示,小明实验中酱油的体积:
V酱油=V水====30cm3,
酱油的密度:
ρ===≈1.11g/cm3。
2.(2)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
(3)3×103
(4)偏小将右盘烧杯的水倒入量筒时有水残留在杯壁,导致合金块质量偏小
[解析](1)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
(2)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3)因为ρ=,所以烧杯内水的质量:m=ρV=1.0g/cm3×60cm3=60g,
合金块的质量:m′=60g,
合金块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合金块密度:ρ′===3g/cm3=3×103kg/m3。
(4)烧杯内的水不能全部倒入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偏小,求出的质量偏小即合金块的质量偏小,求出的密度偏小。
3.(1)175.6(2)70
(3)2.5×103偏小B中矿石会带走水,导致所测矿石的体积偏大
4.(1)0.067(或6.7×10-2)(2)CDBA
(3)
[解析](1)读取天平测量结果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2)根据操作步骤可知排开水的质量m排=m2-m1,由m排=ρV排,则V石=V排=,根据ρ=,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
5.(1)左(2)6.2100.620.62×103(3)小
6.(1)右(2)C16.4(3)0.82×103(4)偏小①③②
[解析](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得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故应该向右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据图可知,此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m=10g+5g+1.4g=16.4g。(3)据图丙中的②可知,此时的体积为60mL,据图丙中的③可知,此时的体积为40mL,故复合材料的体积是V=60cm3-40cm3=20cm3,则材料的密度为ρ===0.82g/cm3=0.82×103kg/m3。(4)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为了减小误差,正确操作顺序应该是①③②。
7.(1)右(2)146.4(3)60(4)2.44×103(5)小
[解析](5)当实验中所采用铁砂的砂粒不够细,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时,测量的物质与细铁砂的总体积就变大了,由密度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就变小了。
本章中考链接(五)
考点1质量及其测量
1.2017·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2.2017·广西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5-L-1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图5-L-1
A.5 g B.10 g C.15 g D.19 g
3.2017·贵港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________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__夹取。
4.2017·淄博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1)图5-L-2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三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50 g、1个10 g、1个5 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________,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图5-L-2
考点2密度及其应用
5.2017·株洲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取得成功,已知1 m3的可燃冰质量约0.9 t,则可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于下列哪种物质()
A.水 B.空气 C.铁 D.铅
6.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7.2017·百色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5-L-3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图5-L-3
A.1∶2 B.2∶1 C.4∶1 D.8∶1
8.2017·南充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9.2017·益阳一件200 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_______kg,体积是________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0.2017·常州小明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5-L-4所示。(ρ水=1.0×103 kg/m3)问:
图5-L-4
(1)玻璃瓶的容积有多大?
(2)酱油的密度多大?
考点3物质的属性及新材料
11.2017·湘潭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
12.2017·河池科学家发明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________(选填“导电”或“导热”)性;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导电的属性。
考点4重点实验
13.2017·通辽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图5-L-5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 cm3)的质量,如图5-L-5甲所示。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所示。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中。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________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像,请你在如图丙所示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像。
(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
14.2017·宜昌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她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
(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5-L-6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________g。
图5-L-6
(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 cm3上涨到38 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小芳看到小明的试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________”。
15.2017·安徽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步骤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图5-L-7
(1)取一只烧杯,向其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托盘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包括其中的液体)的质量为76.4 g。
(2)另取一只100 mL的量筒,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如图5-L-7甲所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3)再用托盘天平测量此时烧杯(包括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托盘天平的读数为________g;则该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kg/m3。(保留一位小数)
(
详解详析
1.B
2.D
3.游码镊子
4.(1)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砝码应放在右盘用手拿砝码
(2)66.6 g由大到小
[解析] (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中的三处错误操作:
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砝码应放在右盘;用手拿砝码。
(2)妈妈手镯的质量:m=50 g+10 g+5 g+1.6 g=66.6 g;
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由大到小。
5.A
6.C
7.D
8.500.8
9.2000.2
10.由图知,空瓶的质量m1=25.4 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m2=47.4 g,瓶中装满酱油后总质量m3=51.8 g,
(1)瓶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2-m1=47.4 g-25.4 g=22 g,
由ρ=得玻璃瓶的容积:
V=V水===22 cm3。
(2)瓶中装满酱油后酱油的质量:
m酱油=m3-m1=51.8 g-25.4 g=26.4 g,
酱油的体积:
V酱油=V=22 cm3,
酱油的密度:
ρ酱油===1.2 g/cm2。
11.A
12.导热单向
13.(1)用手拿砝码27
(2)如图所示
(3)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解析] (1)图中用手拿砝码,汗渍会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要用镊子夹取砝码;
图乙中,铝块的质量m=20 g+5 g+2 g=27 g。
(2)用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根据数据描点画出铝块的m-V图像。
(3)小组同学为了得出结论,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验要求,物理实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下一步应找出原因,重做实验。
14.(1)取出最小砝码,移动游码59.6
(2)7.45(3)减小误差
15.(2)60(3)28.20.8×103
[解析] (2)读图甲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60 mL。
(3)由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20 g+5 g+3.2 g=28.2 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2-m1=76.4 g-28.2 g=48.2 g,
液体的密度:ρ===0.8 g/cm3=0.8×103 kg/m3。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框|架
重|点|突|破
一、两个概念
1.质量: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密度: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二、一个仪器
托盘天平的使用
放: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
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点上。
调: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这时横梁平衡。
称: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_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质量后,用镊子按“________”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偏多,而取下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偏小,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
读:________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________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物=m砝+m游;游码的示数值以游码的左侧对齐格数为准。
收:测量完毕,把被测物体取下,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回标尺“0”刻度线处,即“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三、三个探究实验
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设计:比较________不同,物质种类相同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比较体积相同,________不同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2)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
2.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________。
(2)实验设计:形状规则的固体的质量可用天平测量,体积可直接用________测长、宽、高等,并利用体积公式算出;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不溶于水)的体积可用“排水法”间接测出,质量可用天平测量。
3.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________。
(2)实验设计:液体的体积可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出,其质量就要通过“质量差法”来测定,即先测出______________质量,再测出______________质量,两者之差就是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再根据ρ=求得密度。
物理研究方法
该方法在本章的应用
图像法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描绘m—V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的特征归纳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比值法
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密度
累积法
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
,夯基专训——易错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1.100 g泡沫的质量比100 g铁块的质量小。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动托盘天平的位置后,需重新调节平衡后才可测量。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天平两次平衡,均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实现。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若游码没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一定不能测量出质量。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同种物质(相同状态)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密度、体积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物质状态比较不同物质密度可知,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气体的密度。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物质的种类不同,其密度一定不同。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也有可能改变。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指的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1 kg/m3要比1 g/cm3密度大。
分析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能专训——重点考点剖析)
考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种类不同,所含物质多少也可能不同。本考点除了要求理解质量这一属性外,重点还考查天平的使用,注意平衡螺母与游码在调节天平时的区别。
例1 如图5-T-1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时发现横梁有点向右倾斜,要将它调到平衡状态,请写出必须进行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T-1
小坚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 g和两个20 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小坚还想用天平测一测体育课上所用铅球的质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五)考点1]
考点二密度及其应用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温度、状态一定,密度一定;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只取决于物质本身,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本考点除了要求理解密度这一特性外,还会考查密度的计算及其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2 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例3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是东海中的“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有13500斤(6759 kg)”,金箍棒的体积约合0.86 m3。
(1)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2)在电视拍摄时,若用一种树脂材料制作一根与书中所写大小相同的实心金箍棒道具,需这种材料多少千克?(树脂材料的密度为0.9×103 kg/m3)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五)考点2]
考点三物质的属性及新材料
本考点要求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还要求认识纳米材料、半导体、超导体等一些新材料。
例4 (1)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夹层里面填充的是泡沫塑料块,这是利用它____________的属性。
(2)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利用了金属丝的________性。
例5 “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言的。新材料的使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新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用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
B.“超导材料”和“纳米材料”都属于新材料
C.“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电脑的元件及芯片
D.“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纳米量级,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五)考点3]
,实验专训——重点实验突破)
实验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例6 为了研究物质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次数
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g·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________
4
松木2
10
20
0.5
(1)将上表空白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________。
(4)铝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铝和松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1)分析全部数据发现,对不同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物质的________,它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采用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质量—体积图像,图5-T-2中能反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
图5-T-2
图5-T-3
(4)如图5-T-3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物质密度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物质。
(5)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五)考点4]
实验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例7 2017·绥化改编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图5-T-4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拴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5-T-4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________g/cm3。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1)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2)若小明先测小矿石的体积,再测小矿石的质量,那么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开放探究】
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1)用________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2)在________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3)把10枚硬币浸没在________内的水中,记下________________;
(4)计算出硬币的密度ρ=________;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五)考点4]
实验三测量液体的密度
例8 2017·天津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食用油。
实验原理:________。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油的体积,如图5-T-5甲所示。
图5-T-5
(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
(4)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
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评估: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另一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方法完成了对食用油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②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
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油的密度。
(1)上述测量过程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为了使测量值更精确,上述测量顺序可调整为________(填写序号)。
【开放探究】
2016·鄂州周末,小明到超市购物口渴了,买了一盒酸奶,喝了一口发现酸奶的味道与平时喝过的同样的酸奶似乎不同,联想起近日新闻报道食品造假现象,他怀疑该酸奶掺了一定水分,于是他想通过测量酸奶密度的方法来判断。你认为,正品酸奶掺水后其密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他看到超市售货处有电子秤,并向售货员要了一只小玻璃杯,借助一瓶矿泉水,测出了酸奶的密度。下面是他测量的过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将玻璃杯装满矿泉水,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酸奶=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考点专训]见[本章中考链接(五)考点4]
详解详析
【科学知识梳理】
重点突破
一、1.物质形状状态2.比值
二、水平中央红线左先大后小右标尺
三、1.(1)体积物质种类(2)相同不同
2.(1)ρ=(2)刻度尺
3.(1)ρ=(2)容器和液体的总容器和剩余液体
【科学应用举例】
夯基专训
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泡沫和铁块都是100 g,说明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相同
2.√
3.×,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天平两次平衡,第一次是测量前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调节平衡,第二次是在测量时,通过加减砝码或者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4.×,调节衡梁平衡时,游码需移到零刻度处;若没有,也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只是读数时得减去最开始游码对应的数值
5.×,同一种物质(相同状态)的密度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其质量及体积均无关
6.×,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质量、体积均变为原来的一半,但其密度不变
7.×,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大于气体的密度,但是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密度,例如水银的密度大于很多固体的密度
8.×,物质的种类不同,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酒精和煤油的密度就相同
9.√
10.√
11.×,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根据1 g/cm3=1×103 kg/m3可知,1 kg/m3要比1 g/cm3密度小
提能专训
例1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根据指针偏转的情况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92.6不可行天平的量程太小,超出了天平的称量范围
例2D[解析]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B、C错误;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故D正确。
例3(1)如意金箍棒的密度:
ρ==≈7.86×103 kg/m3。
(2)需要树脂的质量:m′=ρ′V=0.9×103 kg/m3×0.86 m3=774 kg。
例4(1)密度小
(2)导电
例5A
实验专训
例6(1)0.5(2)不同(3)不同
(4)相同不同
[变式延伸]
(1)密度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得出普遍性结论
(3)B(4)B(5)ρ=
例7(1)BCA(2)左(3)2.6
[解析]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BCA。
(2)图示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右侧,向右偏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3)小矿石的质量:m=50 g+2 g=52 g,
体积:V=80 cm3-60 cm3=20 cm3,
小矿石的密度:ρ===2.6 g/cm3=2.6×103 kg/m3。
[变式延伸]
(1)偏小(2)偏大小矿石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使质量偏大(3)仍然准确
[解析] (1)细线会排开一定体积的水。
(2)若他先测小矿石的体积,由于将小矿石从水中拿出时,上面会沾有水,所以所测小矿石的质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知,所测密度会偏大。
(3)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盘质量相等,测量物体质量时,左右两盘质量也相等,不影响测量结果;即小明所测的密度值仍然准确。
[开放探究]
(1)天平(2)量筒(3)量筒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4)(5)水要浸没硬币且硬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程
[解析] (1)由于一枚硬币的质量太小,测量误差较大,故取10枚硬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2)测体积的工具,实验室中使用的是量筒,故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3)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筒中,记下示数V2,两次的示数之差就是硬币的体积。(4)根据密度的公式写出密度的表达式。(5)适量的水是指浸没硬币且硬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程。
例8ρ=左
食用油的体积V/cm3
空烧杯的质量m1/g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g
食用油的质量m/g
食用油的
密度ρ/
(g·cm-3)
40
30
62
32
0.8
偏小
[解析] 通过测量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ρ=计算密度。
在调节平衡螺母时,根据“左偏右调”的原则,平衡螺母应向左侧调节。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应包含食用油的体积(根据图甲可知)V=40 mL=40 cm3;
空烧杯的质量:m1=30 g;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根据图乙可知):m2=62 g;
计算食用油的质量:m=m2-m1=62 g-30 g=32 g;
计算食用油的密度:ρ===0.8 g/cm3。
实验过程中,由于食用油从量筒向烧杯中倒出时,会有残留,导致密度偏小。
[变式延伸]
(1)偏大(2)②③①④
[开放探究]
变小(3)装满酸奶,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酸奶的质量m2(4)·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