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知识梳理+当堂反馈+课后练习+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知识梳理+当堂反馈+课后练习+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8-27 14:06:07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预习感知
知识点1 1. 4.2×103 2. (1)热量 温度 (2)温度 吸热 放热
知识点2 1. cm(t-t0) 2. cm(t-t0)
课堂练习 当堂反馈
1. A 【解析】汽车发动机冷却剂的作用是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根据Q吸=cmΔ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等的温度,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故选项A符合题意。
2. C 【解析】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变化大,海水温度变化小。
3. B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 J/(kg·℃)×1 kg×(30 ℃-20 ℃)=4.2×104 J。
4. 2.1×107 【解析】地热水降温时放出的热量Q放=cmΔt=4.2×103 J/(kg·℃)×100 kg×(70 ℃-20 ℃)=2.1×107 J。
5. -10 1.05×104 【解析】由题图可知,数值自下而上变小说明温度为零下,根据液柱的位置可确定其示数为-10 ℃;冰在空气中吸热至刚好达到熔点0 ℃的过程中升高的温度Δt=t-t0=0 ℃-(-10 ℃)=10 ℃,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2.1×103 J/(kg·℃)×0.5 kg×10 ℃=1.05×104 J。
6. 3.36×1010 大于 【解析】湖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 J/(kg·℃)×1.0×107 kg×0.8 ℃=3.36×1010 J;由于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当它们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沙石升高的温度要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同步练习 易学精练
1. D 【解析】由表可知,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选项A错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由公式Δt=可知,两者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温变化比较慢,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选项B、C均错误;由表可以看出,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由公式Q吸=cmΔt可知,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温度时,铝吸收热量多,选项D正确。
2. C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物质加热10 min时,末温为60 ℃,而水加热20 min时,末温为60 ℃,物质甲与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物质甲与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因此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水20 min吸收热量的一半,即甲物质吸收的热量Q甲=×Q水=cmΔt=×4.2×103 J/(kg·℃)×2 kg×60 ℃=2.52×105 J,故选项C正确。
3. B 【解析】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则加热相同时间时,水和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液=Q水,而液体吸收的热量为Q液=c液m液(t液-t0),水吸收的热量为Q水=c水m水(t水-t0),所以有c液m液(t液-t0)=
c水m水(t水-t0),则c液====1.8×103 J/(kg·℃)。
4. C 【解析】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除被水吸收一部分外,还有一部分被盛水的容器、酒精灯本身以及周围的空气吸收了,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小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故选项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比较第1,2两次实验,第1次实验的加热时间是7 min,第2次实验的加热时间是10 min,所以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故选项B错误;由于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比较第1,3两次实验可有,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是水吸收热量的2倍,2c水m水Δt水=c乙m乙Δt乙,由表格数据可知,m乙=2m水,Δt乙=2Δt水,所以c乙==c水=2.1×103 J/(kg·℃),故选项C正确;乙、丙两种液体的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热量公式可有c乙m乙Δt乙=c丙m丙Δt丙,由题意可知,m乙=m丙,Δt乙>Δt丙,所以c乙5. C 【解析】从图乙可看出,在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a液体温度变化大,由公式Q吸=cmΔt知,物质的比热容c=,若ma=mb,则a液体的比热容小,即ca6. 比热容大 【解析】航母舰载机起飞前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若不采取措施将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而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当高温气流喷到偏流板上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有利于降低偏流板的温度。
7. 大 6.72×105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8 kg×20 ℃=6.72×105 J。
8. 4.2×103 55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等无关,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将4 kg的水倒掉一半,虽然水的质量和体积改变了,但比热容不变,仍为4.2×103 J/(kg·℃);根据Q吸=cm(t-t0)可知,吸热后水升高到的温度t=+t0=+30 ℃=55 ℃。
9. 460 1.1 【解析】根据放热公式可计算出铁钉放出的热量Q放=c铁m铁(-t铁)=0.46×103 J/(kg·℃)×0.002 kg×(600 ℃-100 ℃)=460 J;由题意可知Q吸=Q放,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所以水升高的温度Δt ==≈1.1 ℃。
10. 解:水的比热容较大,当其循环通过“暖气”时,能向温度较低的室内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用水作运输能量的介质可以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
【解析】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放热公式Q放=cmΔt可知,在降低的温度Δt不是很大时,循环的水就能向温度较低的室内放出很多的热量,所以用水作运输能量的介质可以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
11. 解:(1)碗中油层覆盖在水的表面,使碗内的水与空气隔绝,油层可减少水的蒸发,从而减慢热量的散失,使碗内的温度不至于下降太快;
(2)因为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 ℃的汤中保持2 min,在此期间,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知识梳理 预习感知
知识点1 比热容的应用
1. 水的比热容为  J/(kg·℃)。
2.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两个应用
(1)一定质量的水与其他物质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  时,水的  变化小,有利于调节气候。
(2)一定质量的水与其他物质相比,升高(或降低)相同  时,水  (或 )多,可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
知识点2 热量的计算
1. 吸收热量Q吸=  。
2. 放出热量Q放=  。
课堂练习 当堂反馈
1. (知识点1)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比热容较大 B. 比热容较小
C. 密度较大 D. 密度较小
2.(知识点1)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凉快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
A. 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 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D. 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3.(知识点2)质量为1 kg的水[c水=4.2×103 J/(kg·℃)],温度从20 ℃升高到30 ℃吸收的热量是(   )
A. 4.2×103 J B. 4.2×104 J C. 8.4×104 J D. 1.26×105 J
4.(知识点2)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供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 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J。[c水=4.2×103 J/(kg·℃)]
5.(知识点2)小彬同学取0.5 kg的碎冰,用温度计测出其初温如图所示为  ℃,冰在空气中吸热至刚好达到熔点0 ℃的过程吸收热量  J。[c冰=2.1×103 J/(kg·℃)]
6.(知识点2)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季节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1.0×107 kg,若水温平均升高0.8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 J。若这些热量被等质量的沙石吸收(c水>c沙石),则沙石升高的温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8 ℃。[c水=4.2×103 J/(kg·℃)]
同步练习 易学精练
一、选择题
1.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2.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
A. 5.04×105 J B. 4.2×105 J
C. 2.52×105 J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3.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
加热时间/min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液体的温度/℃ 20 34 48
A. 0.9×103 J/(kg·℃) B. 1.8×103 J/(kg·℃)
C. 3.6×103 J/(kg·℃) D.1.2×103 J/(kg·℃)
4. 在“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次数 液体 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10 7
2 甲 200 20 10
3 乙 400 20 14
4 丙 400 15 14
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 J/(kg·℃),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
A. 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B. 第1,2次实验中,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C.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D. 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5. 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若ma=mb,则ca>cb B. 若ma=mb,则caC. 若ca=cb,则mamb
二、填空题
6. 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内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了偏流板(如图所示),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
7. 人们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的性质。某汽车水箱中装了8 kg的水,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20 ℃,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8.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将4 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    J/(kg·℃);初温为3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2.1×105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
9. 一个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 g常温的水,则水温将升高    ℃。[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三、解答题
10. 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用水作运输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
11. “米线”是一种特色小吃.端上餐桌的有: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现有以下资料:汤的初温97 ℃,比热容4.2×103 J/(kg·℃);肉片的质量为0.2 kg,初温22 ℃,比热容3.5×103 J/(kg·℃)。基于健康缘故,肉片必须至少在大于80 ℃的汤中保持2 min,在这2 min时间里,由于向外界散热,整体温度将下降约2 ℃。问:
(1)碗中油层的作用是什么
(2)为实现上述的温度要求,碗中汤的质量多少应满足什么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 21cnjy.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