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6 09: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文章托物喻理,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柳树也较为熟悉,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顽强生命力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再者学生对青海高原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特征普遍缺乏感知和体验,所以他们对柳树身上所展现的盛的生命力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具体的语言描写,体会柳树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神奇,感悟它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准备:
写有贺知章的《咏柳》的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或出示小黑板。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齐读、齐背。
(2)说说从这首诗中你了解了柳树的什么特点?(美、枝条柔软、叶子细匀)
2.贺知章所写的柳树,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生长在普通地方的柳树,那么,你知道生活在高原上的柳树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
二、初读课文,感知险恶环境中的柳树
1.交流青海高原的资料,使学生对青海高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感受青海高原的寒冷、干旱。
(2)感受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
2.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株柳树。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出示句子)指导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过渡: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神奇的柳树)
3.课文中有一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株柳树的形象,请找出来。(出示段落)指名读,提问:你觉得这株柳树长得怎么样?(很奇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树干和树枝呈,现出……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板书:神奇的柳树)
过渡:作者在青海高原一路走来有没有看到其他的柳树?(没有,“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这株柳树是怎么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的呢?
三、引发想象,感受生长中的柳树
1.指导学生自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在青海高原上存活这一株柳树容易吗?(不容易)为什么?(自古以来……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在作者心中,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顽强的柳树)
过渡:此时,作者又想到了家乡的柳树。 .
四、前后联系,对比中感悟柳树
1.引读: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突出)
2.指导朗读。
过渡: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五、总结回顾,体会人生哲理
1.出示句子:
(1)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
(2)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3)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2.过渡:此时此刻,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柳树时,我们心中的它仅仅是一株柳树吗?(让学生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3.出示句子: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4.联系句子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也会想到什么?
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平凡的柳树
神奇的柳树
壮丽的风景
无边的想象
灞河的柳树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通过交流跟“柳”有关的诗句审题解题,学生整理对柳树的印象;并初步了解青海高原的气候特点。在联系生长环境和对比中引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对柳树顽强生命力的感悟更加直观和强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
2.体会到作者运用恰当的对比、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3.体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重点难点:
重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难点:体会到作者运用恰当的对比、合理的想象使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从逆境走向成功的名人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下列各组词语,想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铁铸 锻铸
虐杀 摧毁
抱怨 畏怯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不可思议 望而生畏
(先把各组词语读正确,在此基础上,浅谈读完各组词语后的感受,即明确词语的意思及感彩)
二、读悟“青海高原”
1.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青海高原。
2.自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我”看到了什么?(一幅独特的“高原之柳”风景画)
交流读,想象画面。
3.这青海高原的独特景象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感受?(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那么你呢?
4.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突然有一株柳树,而且是唯一的一株柳树映入眼帘,作者、我们会骤然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奇特,奇怪,奇异)这种感觉在文中作者有表达吗?(有)怎样表达的?(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5.读这两个自然段。(先读第4自然段,再读第3自然段),如果把这两个自然段交换一下,可以吗?说出你的理由来。
三、读悟“一株柳”
1.在如此广袤的没有树族的青海高原上生长着这唯一的一株,令人生奇,而作者称之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又是为何呢?
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2.“我”看到的到底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读第4自然段,你到了这株柳树的什么?顽强的生命力。
3.指名读。
4.启发,指导:这一株柳树在这样的环境中扎根、生长,并枝繁叶茂,粗壮坚硬,巍然撑立。
5.默读第6、7自然段,并提炼每一自然段的要旨。
(1)奇迹 (2)顽强
6。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读悟第9自然段
1.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来,读出你对这一株柳的敬畏和赞美。
2.读读你欣赏的语句。
3.让我们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它。
4.读第8自然段,思考:家乡的柳树此时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柳树?生命的两种状态:顺境和逆境,在逆境中要么消亡要么创造奇迹。
5.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6.联系历史名人浅谈感悟。
7.诵读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悲壮 苍凉 简洁 开阔 苍茫
一株柳:神奇 生命伟力
奇迹
顽强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用读来体会柳树的顽强精神,让学生自己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