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精读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在背景音乐中,播放动画,教师导言:大自然丰富多彩,奥秘无穷。
今天,让我们跟随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一一道来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作用,学习做一个懂得大自然语言的人。
(出示课题)24 大自然的文字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大家已经认真预习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
1、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
(1)出示词语:耸立 预兆 铁砧 青苔 罗盘 小熊星座
(2)汇报交流:预习后,你理解了哪个词语?(耸立——换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预兆——用词素分析法来理解,即“兆”的意思是?“预”的意思是?,预兆就是?然后读课文中的句子“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他远远的才好。”——出示图片来认识;同时用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的句式来表达对该句话的理解,顺便就把“铁砧”理解了。青苔——联系生活说说,在哪里见过青苔,课文中的青苔在什么地方,意思是花岗石身上的青苔很厚实,而且很光滑,可见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积累……罗盘——出示图片理解,齐读课文中相关的小节;小熊星座——看图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认识北极星,回到课文的第一小节,相机出示句子“天上的每一可行就是一个字。”
2、过渡:现在请七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出示问题: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
3、听后交流。(课文介绍了星星、云、石灰石和花岗石四种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所以说(出示课文的第一节):(教师引读)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生读)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出示)
三、精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教师导言: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课文中的这四种文字,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认识它们我们又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呢?(实质是了解大自然文字的作用)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
1、教师引言:星星写成的天书很厚很厚。翻开天书的一页,认识“北极星”。你读懂了什么?(或者问:你了解了什么事情?)
2、出示图片,认识小熊星座等
师:瞧,这就是小熊星座,(出示图片),让生指出北极星。
3、出示两个星座,让学生认识它们。
4、让他们说说自己知道的星座。(结合课文阅读,我在课外书上还知道……)
5、由此可见,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可以(生答)辨别方向。(板书)
正如作者所说: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
师:是啊,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可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呢,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自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2、读后汇报
(1)砧状云,这个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这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齐读)
所以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板书:观察气象)的作用。
3、拓展阅读,出示谚语(最好有图片)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出示)
4、天气预报的云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展示简要介绍几个)
所以说:(师引读)天上的每一颗星(生回答)是一个字,(师引读)天上的每一片云(生答)也是一个字。这就是(指板书)我们神奇的天书啊!不仅有神奇的天书,还有有趣的地书呢。瞧,地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在地上有哪些文字呢?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
(四)自学课文的第4—6节。
1、出示表格,自学课文,完善表格。
文字
样子
来历
意思
了解地质变化
石灰石
普通、灰色
碎贝壳造成的
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海洋
地质的“变”
花岗石
很大,上面披着青苔
冰搬来的
当时这儿没有森林,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地质的“迁”
2、交流表格。(纠正错误)
3、教学第五自然段。
(1)出示:石灰石图片。
(2)在一般人认为 。懂大自然的文字的人知道并不普通。因为 。
(3)品读:“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感受沧海桑田、地壳变化。
(3)现在的建筑工地( ),(补充:石灰石的用途)(有同学提问:为什么石灰石会出现在建筑工地上?)(作解疑处理,体现教学环节的变式)
石灰石是用途极广的宝贵资源。石灰石是石灰岩作为矿物原料的商品名称。石灰岩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易于获取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在现代工业中,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石灰、电石的主要原料,是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熔剂灰岩,优质石灰石经超细粉磨后,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橡胶、油漆、涂料、医药、化妆品、饲料、密封、粘结、抛光等产品的制造中。(屏显资料) (所以,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石灰石就不奇怪了)
(4)(北京:画面出示)考古发现6亿年前北京竟是汪洋(出示画面),真是沧海桑田!
由此可见:我们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了解地质变化。(板书:地质变化)
(5)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另种地上的文字——花岗石的呢?默读课文的第六节,画出你觉得最有趣的语句,并想一想,这样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体会“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出示冰川图)(学生可以抓住文中的“搬、穿、爬、带、走”等字来品味用字准确的,体会拟人用法,妙趣横生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
出示: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师:它一下子就把花岗岩搬来了? (雪崩的图片)
生交流。
师:怪不得,作者用了个“爬”字写出速度之慢。花岗岩“爬”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森林呢!
指导朗读。(补充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花岗石非常坚硬,表面颗粒较粗。各个大陆都出产花岗石,有些属于世界上最老的石头。人类在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花岗石。
天然花岗石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属于硬石材。由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组成。花岗石构造致密,呈整体的均粒状结构。
我国花岗石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储量大,品种多。据调查资料统计,我国天然花岗石的花色品种100多种。
5、同样是介绍地上的石头,作者的叙述重点却不一样。第五节,强调人们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了解地质变化中的“变”——海洋变陆地(城市);第六节,着重告诉我们地质变化中的“迁”——远古时代,从寒冷的冰川变迁而来。(完善表格的最后一列)
除此之外,叙述方式上也不完全相同。(出示5、6节进行比较)
生答。师相机补充。(介绍石灰石时用的是陈述句。而介绍花岗石运用了疑问的形式。是啊,我们在写作时,对于特别神奇的地方用疑问句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兴趣。)
6、齐读5、6节。
7、(出示植物会睡觉的资料。)请仿照课文介绍花岗石的疑问句式练习。(读中学写)
交流。
所以说: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地上的每一株植物也是一个字。每一朵花——每一片树叶——每一棵也是一种文字……(出示)(齐读第一节)
(五)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1、要想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我们有哪些途径呢?自读第七小节。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2、师板书:走进自然
走进书本
善于请教
3、总结:同学们,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书本,善于请教,就可以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懂大自然这本很厚的书,感受自然的无穷奥妙。
师:(配乐师生齐声朗读)
四、课外作业:
(出示书单)我们图书馆还有许多许多介绍大自然文字的书请大家继续读下去吧!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质疑导读)
设计说明: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从“天上”和“脚下”两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意在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因此,教学设计要围绕这一编排意图进行。
课题《大自然的文字》蕴含的信息较多,也充满悬疑。因此,揭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然后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导学、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设计本案。“天上”的文字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学习,“脚下”的文字组织学生运用前面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媒介,用教材教是教师应坚持的教学理念。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蕴含的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完成教材知识的传授后,要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搜集、交流有关大自然文字的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不足,强化编排意图。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作者伊林及他的作品;搜集展现大自然文字的图片和资料;准备《大自然的文字》音频文件,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理解词语,读通课文;(2)搜集有关星座、石灰石、花岗石的资料;(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目入手,质疑激趣。
1、揭示课题,设疑:同学们,看到“大自然的文字”这个题目,你心中产生哪些疑问呢?(问题:①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②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③大自然的文字是否神秘?④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2、简介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本文作者伊林及其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题目入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又能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预先的感知;交流作者的资料,便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热情。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并且试着完成三个任务: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句子。
(2)关于大自然的文字,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试着写下来。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交换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上课伊始,让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接触文本,目的性、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对文本获得清楚的认识与理解;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收获与体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导学探究,深化理解。
1、提问:刚才大家自学了生字新词,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在自读课文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有哪些发现?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砧”这个字的读音及意义,“铁砧”的意思,教师可根据汇报,辅以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2、汇报交流:关于大自然的文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写了大自然中天上的星座、云朵和脚下的石灰石、花岗岩几种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和方法。)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你喜欢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的同学当当小评委,看他读得怎么样,好吗?
设计意图:一改生字词传统的讲授方法,让学生自主汇报有哪些收获与发现,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便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四、牢记字形,指导写字。
1、师生交流记字形的方法。
2、指导:“耸”上面的“从”第一个“人”的捺变成点,“耳”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熊”要写得上大下小,要写好下面的四点;“兆”的竖弯钩写在中线上。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评点学生的书写情况。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识字,另一方面训练书写能力。
五、布置作业。
1、练习生字书写,记牢字形。
2、继续搜集大自然中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板书课题)要想学会大自然的文字,我们首先要掌握书本上的文字。请同学们打开练字本,看看这些字词你掌握了没有?
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然后对照自批,教师总结。
2、复习导读:我们掌握了书本上的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了,如果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就可以理解世界上更多的事情了。请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圈出课文分别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
3、汇报交流。
4、提问: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神奇的天书:星、云;有趣的地书:石灰石、花岗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二、导读课文,解读“天书”。
(一)过渡:为什么要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咱们先来读读神奇的天书中的星文字和云文字。
阅读提示:细细品读介绍星文字和云文字的段落,思考:读这种文字,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在句旁写出你的理解。
(二)学习星文字(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仔细品读文本,圈画出重点句子,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2、汇报交流。
预设:
(1)“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这句话说明了看星座辨别方向的巨大作用。
(2)“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这句话使我懂得了通过小熊星座辨别北方的方法。
3、出示练习:( )具有辨别方向的作用。根据( )星座中的( )星,能辨别( ),( )就是北方。
(三)学习云文字(课文第3自然段)。
1、学生仔细品读文本,边读边思考:这段话介绍了哪种文字?飞行员为什么远离砧状云?砧状云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砧状云?画出重点句,批注感受。
2、小组探究、交流。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4、拓展:介绍其他云文字。师生交流,阅读积累。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五天内雨淋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没腰。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点拨,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品读、动笔圈词、填空练习以及合作探究中获取新知、懂得道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意在突破教材的束缚,倡导用教材教的理念,丰富学生积累。
三、自读课文,解读“地书”。
1、自主阅读第5、6自然段,圈画出重点句子,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2、小组探究:从第5、6自然段介绍的石灰石、花岗石中我们读懂什么?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石灰石这种文字告诉我们地壳运动以及石灰石是怎样形成的;花岗石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不是森林,森林是后来长出来的。这两种文字让我们读出了地质变迁。)
4、默读第6自然段,画出文中的动词,体会用词的准确和修辞手法的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读来妙趣横生。)
5、小结: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只有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才能读懂它。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探索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地书”,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体会用词和修辞手法的作用,训练习作能力。
四、品读课文,领悟方法。
1、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感知内容。
2、讨论交流: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举例说明。
(注意观察大自然,向书本求教,向别人请教。)
3、小组讨论:怎样理解“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义?(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读懂——要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请教。)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产生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认识一些大自然的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意义深远。
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拓展交流:搜集有关大自然文字的知识或者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你知道的大自然的文字。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2、提问:学了课文之后,你懂得了什么,有些什么启发或者打算呢?
3、小练笔:走进大自然,观察一种大自然的文字,然后以《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4、总结:大自然丰富多彩、奥妙无穷。让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不断破译大自然的密码吧!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会攀上科学的高峰,到达成功的彼岸。
设计意图:拓展交流大自然的文字,丰富积累,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说打算、写发现,升华对文章的理解,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激情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便于学生树立起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