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6 09: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7》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主要有五大板块:“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语文与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煮书”的含义及怎样“煮书”。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诵读与积累”也与读书有关,旨在让学生在理解古今贤文的基础上,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口语交际”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推荐图书,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本次练习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和“口语交际”使学生乐于去写,乐于去说。
教学目标:
1.了解“煮书”的含义,知道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读哪些书,不可以读哪些书,交流中掌握读书的一般方法。
2.写好钢笔字。
3.诵读《古今贤文(读书篇)》,感悟古人的读书心得。
4.学写毛笔字。
5.指导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际。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煮书”的含义,知道平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读哪些书,不可以读哪些书,交流中掌握读书的一般方法。
2.诵读《古今贤文(读书篇)》,感悟古人的读书心得。
难点:导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2.写好钢笔字。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语文与生活
理解“煮书”,交流读名言的收获
写好钢笔字
指导字的布局、写字的姿势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语文与生活”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2.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3.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收获,
(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才能成蜜”,不能局限于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三、四两则讲的是读书应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多读“活书”,把“死书”读“活”,不能局限于通过单一的“死读书本”的途径获得知识)
二、完成“写好钢笔字”
1.认真读一读描红的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其含义。
2.指导写时用笔的轻重,结构布局,写字的姿势,
3.认真描红。
三、布置作业
收集更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并积累。
板书设计:
博览群书
多读“活书”
教学反思: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明确正确的读书方法,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把书读“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诵读《古今贤文(读书篇)》,感悟古人的读书心得。
2.学写毛笔字,能写得美观、大方。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古今贤文(读书篇)》。
难点:感悟古人的读书心得。
教学准备:提前预习本练习。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诵读与积累
交流古文的大意
学写毛笔字
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诵读与积累”
1.自学古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初步了解古文的大致意思。
2.教师总结:
(大意:要想了解天下大小事,就必须读古今以来的书。学了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善于运用,只是学习而不能将之应用于实践,这样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觉得自己哪一方面有所欠缺,就应该向别人请教,这样的读书才有质量。读书全都要靠自己努力,老师在这过程中只能起带领的作用。
有益的书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多读几遍,边读边发现问题,只有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才能有所收益。需要思索时可以静静地默读,需要记忆时可以采用朗读。读到一本好书,就像碰到一位好朋友,反复读好书,就像碰到良师益友。生活也是一本书,只要你处处留心,任何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诵读。
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并试着练习背诵。
4.拓展:积累有关读书的对联。
二、完成“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学生细心观察字的结构及其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讲解。
3.学生练习,老师及时指导。
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展示写得不好的字,指出不足,促其进步。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今贤文(读书篇)》。
2.收集有关读书的对联或古文并积累。
板书设计:
多读,发现问题
教学反思: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自己的思考理解古文的大意,消除学生对古文的抵触心理。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表达与交流。
难点:文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想想你喜欢的书及喜欢的理由。
教学过程:
完成“口语交际”
1.出示口语交际的题目:推荐一本书。
2.学生自由读交际要求。
3.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你最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4.创设情境,练习推荐。
同桌之间先交流、练习。
5.指名学生说说他要推荐的书,并说明原因。教师适时点评。
板书设计:
练习7
推荐一本书
有意义的好书 原因
教学反思:
学生介绍一本好书,说明为什么喜欢时往往只是说出书的大致内容,不能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来谈,教师要做好深入的指导。
口语交际:
一、交际指导
1.本次口语交际是让你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注意要选择你认为有意义的书,并把你喜欢的原因说清楚。可以和同学组成小组,大家一起交流,把自己所喜欢的书的内容分别讲述一下。讲的时候要条理清晰,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同时要回答同学提的相关问题。
2.指名学生说说他要推荐的书,并说明原因。教师适时点评。
二、交际例文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过去我有一个坏习惯,每次只要一看书就打瞌睡。可现在我已经改掉了,你知道我为什么能改掉吗?请听我慢慢道来。
有一天下午,我闲着没事干,就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叫做《三国演义》的书。当时,我很好奇,不知“三国”是哪三国,一个中华民族怎么会有三个国家?我猜想“演义”大概就是故事的内容。我翻开这本书,第一章就是“桃园结义”,看着这四个字,我感到莫名的熟悉。原来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程老师已经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了!我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看了一下目录,故事的名字真精致,真新颖。我一口气就看了四章的内容,却一点儿也不想睡觉,反而更想看了,更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了。我喝了一杯水,就继续往下看,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书,我也看了一半了,可没有感到半点儿疲倦,只是打算明天再接着看,一定要把它看完。
有好几次我看作文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作文书可真起到了催眠的作用。而且我看《老人与海》《呐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想睡觉。但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却会越看越有劲儿。原来,我很喜欢看历史故事呢!其实我看电视又何尝不是呢?我很喜欢看古装剧,但不喜欢看现代剧。
现在,我看什么书都抱着像看古书一样的心情,所以看什么书都没问题了。但最喜欢看的,还是《三国演义》,因为这本书让我对所有的书都有了兴趣。你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