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8_2019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选修4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505.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18-08-27 10:02:01 |
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
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考点 化学平衡图像
题点 化学平衡图像的综合
答案 C
解析 图1中,反应在T2条件下先到达平衡状态,故T2>T1,因为升高温度(T1→T2),平衡体系中C%降低,平衡向左移动,所以ΔH<0(放热反应),A项不正确;图2中,增大压强,C%增大,故知平衡向右移动,m+n>p,B项不正确;图3中,点2、4对应v正=v逆,点1对应αB>αB(平衡),故v正
14.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①
700
0.40
0.10
0.090
②
800
0.10
0.40
0.080
③
800
0.20
0.30
a
④
9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L-1·min-1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题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
答案 C
解析 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v(M)==1.0×10-3 mol·L-1·min-1,A项错误;
实验②中 X(g)+Y(g)((M(g)+N(g)
c起始/mol·L-1 0.01 0.04 0 0
c转化/mol·L-1 0.008 0.008 0.008 ?0.008
c平衡/mol·L-1 0.002 0.032 0.008 ?0.008
求得K===1.0,B项错误;根据温度相同,则K相等;
实验③中 X(g)+ Y(g) ((M(g)+N(g)
c起始/mol·L-1 0.02 0.03 0 0
c转化/mol·L-1
c平衡/mol·L-1 0.02- 0.03-
K===1.0。求得a=0.120,则X的转化率=×100%=60%,C项正确;实验③a=0.12=0.060×2,若④的温度为 800 ℃,此时与③为等效平衡,b=0.060,但④的温度为900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平衡逆向移动,b<0.060,D项错误。
15.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 mol的A2气体和0.6 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 Δ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
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题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数形结合的题型,结合图像分析是关键,但要利用好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进行求解。在求解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时一定要规范表达式,严格代入数据进行求解。
16.在相同温度下(T=500 K),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 g SO2和1 g O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和2 g 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
C.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考点
题点
答案 D
解析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A正确;分析B、C、D则要进行平衡的比较,常用画图法(将乙分装于两个与乙同体积的容器中,再混合压缩在与乙等体积的一个容器中):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 mL 2%H2O2溶液
无
②
10 mL 5% H2O2溶液
无
③
10 mL 5% H2O2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④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⑤
10 mL 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分析图1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0.1 g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题点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综合应用
答案 (1)探究H2O2溶液浓度的变化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2)FeCl3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碱性条件比酸性条件催化效果好 (3)H2O2的浓度逐渐减小
18.(12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A、2n mol B,发生反应:A(g)+2B(g)((2C(g) ΔH<0,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A的转化率为x。
(1)一段时间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3n∶(3n-nx)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K和x的关系满足K=________。在保证A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t2时________;t8时________。
②t2时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考点 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综合
题点 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的综合考查
答案 (1)BC (2) C (3)①升温或增大C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②逆反应
③
解析 (1)转化率=变化量/起始量,故A、B的转化率相等,A项错误;
A(g)+2B(g)((2C(g)
n(始)(mol) n 2n 0
n(转)(mol) nx 2nx 2nx
n(平)(mol) n-nx 2n-2nx 2nx
p1∶p2=(n+2n)∶[(n-nx)+(2n-2nx)+2nx]=3n∶(3n-nx),B项正确;C项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D项充入Ar,反应物浓度并没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c2(C)/[c(A)·c2(B)]。扩大容器体积时,c(B)和c(C)等比例减小,由于A的浓度不变,此时c2(C)/[c(A)·c2(B)]的值仍然等于K,所以平衡不移动。
19.(10分)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1)图1是反应CO(g)+2H2(g)((CH3OH(g)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填“>”“<”或“=”)0。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填“>”“<”或“=”)K2。在T1温度下,往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经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 ℃和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3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
题点 相关概念、规律、计算的综合应用
答案 (1)①< ②> 12 ③b (2)270 4 K1=K2
(2)该反应的ΔH<0,n(H2)/n(CO)相同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K减小,由图像可知曲线z表示的温度为270 ℃。a点:起始浓度c(CO)=1 mol·L-1,c(H2)=1.5 mol·L-1;平衡浓度c(CO)=0.5 mol·L-1,c(CH3OH)=0.5 mol·L-1,c(H2)=1.5 mol·L-1-1 mol·L-1=0.5 mol·L-1,所以K===4。温度相同K不变,该反应ΔH<0,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K1=K2
(1)1 mol A(g)与2 mol B(g)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应室反应生成C(g),A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填“<”“>”或“=”,下同)p2,正反应的ΔH________0。
②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c(C)/c(A)增大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再充入A
C.恒温恒容再充入B
D.恒温恒容再充入1 mol C
(2)100 ℃时将1 mol A和2 mol B通入反应室,保持温度不变,10 min末C(g)的浓度为0.05 mol·L-1,则10 min末B的转化率为________,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
题点 相关概念、规律、计算的综合应用
答案 (1)①< < ②CD (2)10% >
解析 (1)①A(g)+2B(g)((C(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p2时A的转化率大,故p1
初始量/mol·L-1 0.5 1 0
转化量/mol·L-1 0.05 0.1 ???0.05
终态量/mol·L-1 0.45 0.9 ???0.05
B的转化率=×100%=10%,
由图知,100 ℃时A的转化率为50%时,则A、B、C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25 mol·L-1、0.5 mol·L-1、0.25 mol·L-1,K===4,Q=
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 mol·L-1,15 ℃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s
0
120
180
240
330
530
600
700
800
α/%
0
33.0
41.8
48.8
58.0
69.0
70.4
71.0
71.0
(1)列式计算该反应在120~180 s与180~240 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1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O2NC6H4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
题点 相关概念、规律、计算的综合应用
答案 (1)v=≈7.3×10-5 mol·L-1·s-1
v=≈5.8×10-5 mol·L-1·s-1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2)K=≈6.0
(3)增大c(OH-)、分离出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