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中复习与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期中复习与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5-10 17: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总结复习与测试
第一章 力
1、力的描述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要产生力的作用,最少需要两个物体。
③给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叫施力物体。④受到别的物体作用力的叫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分为两类: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注: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
3、力的单位
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4、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指的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⑴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⑵在不同方向用磁铁吸引小钢球,产生的效果不一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⑶推门实验——作用点不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5、弹力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弹性形变:撤消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弹力。
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3、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4、观察、检查、测量、读写。
6、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总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重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对竖直悬绳的拉力。
说明:(1)地球上的所有物体无论质量大小、有无生命,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一般会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5)“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不同的。
(6)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无关。
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9.8N/kg
重力三要素: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如果物体的形状像球、立方体、圆盘、直棒等那样是规则的,并且质量分布是均匀的,那么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
7、摩擦力
两个互相作用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切线方向有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这种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称为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互接触,当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力与运动
重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物理现象及计算
难点:解释惯性现象。
1、牛顿运动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⑵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固有的一种属性。(决定大小因素—质量)
⑶怎样分析惯性现象:
①确定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物体的哪个部分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运动状态(静止或运动)
③哪个物体或物体哪个部分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惯性、惯性定律
区别 惯性 惯性定律
条件 任何情况下 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时
本质 物体本身的属性 描述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2、力的合成
⑴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⑵力的合成: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3、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①两个力同方向时: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即:F合=F1+F2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方向与其中较大的力方向一致,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即:F合=F1-F2。
4、力的平衡
(1)力的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是力的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并且在同一直线。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判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等值、反向、共线
不同点 同体 不同体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力和运动关系
(1)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2)受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改变
①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③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第三章 压强
基础知识巩固
一、压强
1、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方向:始终跟受压面垂直.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积.
物理意义: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
公式: P=F/S
1、增大压力
增大压强的方法 2、减小受力面积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1、减小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 2、增大受力面积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6、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此公式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高度相平.
三、大气压强
9、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10、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1、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即大气压相当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由公式算出760mm水银柱的压强为1.01×105Pa,我们把这个压强叫做一个标准大气压.
1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测点大气压强的仪器是气压计.
13、一般说来,阴天、下雨时大气压会低些,晴朗、干燥时大气压会高些。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4、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5、飞机的机翼是上凸下平的,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这一压强差,就是飞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检测题
填空题
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为12N,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5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 N。
2.如图所示,在筷子提米的实验中,手用10N的力握住圆柱形的筷子,整个装置呈竖直状态,在空中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20N,则手与筷子间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突然,小丽发现前面有一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
4.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 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身高1.68 m、质量65 的杨利伟,处于失重状态,这时他 惯性(填“没有”或“有”)。
选择题
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后仍能向上运动,原因是跳水运动员(空气阻力不能忽略)( )
受到一个向上的冲力
B.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
C.所受的合力大于重力
D.具有惯性
2.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 )
A.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
C.车辆要右侧通行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
3.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正确的是( )
A.抛出时篮球受到合力最大
B.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
C.一般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5.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
A. 15kg    B. 1.5kg   C. 0.15kg   D. 0.015kg
6.小红用一水平的力去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 ).
  A.推力小于此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平衡,所以桌子水平方向不动
  C.小红对桌子的推力等于桌子对小红的推力
  D.推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平衡,合力为零
实验题
1.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
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1)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为什么仍要将弹簧A端拉伸到O点再读数

2.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抛出速度越大,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 当速度越来越大时,物体将如何运动呢?当时他无法使物体达到很大的速度,但他通过科学的推测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及牛顿当年所绘制的草图推测出这个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科技领域中
应用这个结论制成了___________.伽利略等人利用相似推理方法
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牛顿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
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定律.
计算与简答题(共17分)
1.汽车的安全措施之一是行车要系安全带。当快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发生撞车事故时,系安全带可以避免车内的人由于惯性受到伤害。你知道吗?汽车还设置了头枕,头枕处于座椅靠背上方乘客的头部位置,是一个固定且表面较软的枕头,这也是一项安全措施。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在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时,头枕会起什么作用?(“追尾”是指机动行驶中后一辆车的前部撞上前一辆车的尾部)
2.质量为5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问这时汽车牵引力多大?如果牵引力增大,汽车的运动状况有何变化?如果汽车速度要减小,这时牵引力应怎样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