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历史专题五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历史专题五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9 09:36:29

文档简介


《外交关系的突破》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接受过历史义务教育课程,对基本事实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对最近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掌握知识点,完整历史线索,探究问题”的思路,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高一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将着重于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国内外背景和时政热点,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把握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几次重大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引导学生从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的史实,学会从复杂事物中寻找突破口;
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4.认识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外交实践和外交智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2.感受大国博弈的智慧和风采,认识外交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获得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感受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特点,形成大局观念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并学会看主流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教学难点】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师:图片故事收集,备课
学生:预习新课
【导入新课】(课件第2页)
1、复习提问: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
(生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把这一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哪三大政策呢?
(生答:“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在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学生列举:中国同苏联17国建交;中国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参加万窿会议)
2、导入新课:
进入到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这个时期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怎样取得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问题。
【合作探究】(课件第3页)
1: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什么没有马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课件第4-5页)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合作探究】2: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
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恢复:(课件第6-7页)
【合作探究】3: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
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原因(课件第8页):
问: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3)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4、意义(课件第9页):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过渡:中国外交在70年代所取得的第二件重大成就,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在此间发生的一件大事实现了中美关系的突破,这就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课件第11-18页):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
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断绝。
过渡:尼克松总统到访时曾对周总理说“I am very happy”。美国从最初不愿意同中国交往到现在为什么又愿意同中国交往呢?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想同美国这个宿敌改善关系呢?
2、缓和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3、缓和的过程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
(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主席。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中美联合公报》
内容: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合作探究】4: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正常化?
(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
(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美国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美国仍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还驻有军队并与台湾维持着1954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这种状态下的中美两国关系,不能说是完全实现了正常化。
(4)建交: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4、中日关系正常化(课件第19-20页):
【合作探究】5: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②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5、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课件第21页):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课件第22-25页):
过渡:进入到70年代末期,我国外交政策有什么调整吗?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新的建树?
1、依据: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2)国内: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国际环境;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合作探究】6: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是什么?
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3、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时间:2001年10月
地点:上海
与会者:中国国家主席江1泽1民、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等19位领导人
成果:与会成员形成了“上海共识”。
意义: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时间:2001年10月
地点:上海
与会者: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本课小结】
★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
★中美两国朝着灵活务实的方向努力,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促成了1979年两国的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促成了中日建交,这样更多的国家和中国成为了朋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略。
课件25张PPT。外交关系的突破问答复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问:把这一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哪三大政策呢?答:“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问: 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呢?答:中国同苏联17国建交;中国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问:合作探究1 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什么没有马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问: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合作探究2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 答: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问: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
代表的提案通过后沸腾的联大会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合作探究3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答: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问: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3)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五星红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升起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
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断绝。 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
——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缓和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缓和的过程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主席。
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中美联合公报》内容:
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正常化?答:(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
(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美国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美国仍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还驻有军队并与台湾维持着1954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这种状态下的中美两国关系,不能说是完全实现了正常化。问: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美乒乓球队访华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试探之旅旋风之旅破冰之旅打开交往大门为尼克松访华
奠定基础开始正常化进程为建交奠定法律基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9月,毛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答: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②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问: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影响: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2)国内: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国际环境;
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依据: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是什么?答: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3、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问:新时期外交成就【本课小结】
★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
★中美两国朝着灵活务实的方向努力,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大门,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促成了1979年两国的建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 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促成了中日建交,这样更多的国家和中国成为了朋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