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7 09:5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域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古印度现今印度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域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在那里发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而长期不为人所知。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2000到公元前1600年,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雅利安人入侵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①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②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③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④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种姓制度特点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界限森严职业世袭实行内婚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实质: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不但在当时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尽管自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种姓制度的影响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佛教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涅盘。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释迦牟尼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佛教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佛教教义从佛教的主张分析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迅速发展起来?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印度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佛教与中国玄奘取经敦煌莫高窟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知识整理古埃及尼罗河金字塔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佛教黄河、长江长城、甲骨文1.古印度文明有其独有的历史
特征,右图所反映的是它的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种姓制度
D.科举制度C课堂练习2.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