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训练卷(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训练卷(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9 20:44:35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罗马教皇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宣布为“异端邪说”。连马丁·路德也讽刺哥白尼说:“今天喜欢卖弄聪明的人总爱选出一些新花样,并且认为凡是自己干的总是好的。只有傻瓜才把整个天文学推翻呢!”。这表明
A.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本质相同
B.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背道而驰
C.自然科学阻碍宗教改革的开展
D.自然科学有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2.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明文规定,中学生物学课本除进化论外,还必须有神创论内容,而且两者的页数要各占一半。南卡罗来纳州官方教科书上竟然不准提“进化”的术语和“达尔文”的名字。这说明
A.进化论观点存在严重缺陷
B.进化论并未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C.神创论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
D.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3.自然选择会淘汰掉不适应特殊环境的个体,但对进化论来说,“足够好”就行了,任何生物都不必非要十全十美。按照达尔文理论,“足够好”是指
A.适应生存与繁殖 B.有利于环境改善
C.物种发展高级化 D.物种体现多样化
4.大数据技术是以数据为本质的新一代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在数据挖潜过程中,能够带动理念、模式、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关于互联网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 ②推动“新经济”的诞生
③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④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B.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C.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6.“如果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材料中的“苹果树”实际上是指伽利略
A.最初探究了万有引力
B.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C.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
D.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7.下图所示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明清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B.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C.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D.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颂扬人性的力量
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图所示漫画反映了
A.人类进化步伐加快
B.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C.人类进人信息时代
D.机器人将统治人类
10.下表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新增教授席位统计表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几何学
1621年
牛津大学
自然哲学、天文学
1663年
剑桥大学
数学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
上表反映了
A.英国革命思想的传播
B.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C.宗教神学地位的动摇
D.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
11.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上发生跃进的学说是
A.血液循环学说
B.细胞学说
C.现代进化论学说
D.生物进化论学说
12.19-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人类用电的新时代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
D.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13.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塑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朱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
A.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西学东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14.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15.马克思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
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
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着整个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C.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17.历史学家菲利普评价某一科学理论:“时间在宇宙中并非一成不变……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文中的科学理论
A.正确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B.全盘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C.首次用科学的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D.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
18.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19.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20.观察下图,这同一物种的四种野生鸟类发生变异的原因包括
①用进废退
②获得性遗传
③自然选择
④人工驯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
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4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时间
成就
14世纪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
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
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
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从“烟囱多于教堂”的角度谈谈工业革命的影响。(10分)
(3)材料三描述了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及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互联网有哪些消极影响?(6分)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历 史(二)答 案
第Ⅰ卷
1.【解析】材料信息是罗马教皇和马丁路德都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反映了自然科学受到神学的束缚,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信息,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背道而驰,故B项错误;自然科学阻碍宗教改革的开展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答案】D
2.【解析】从材料来看,1972年的美国生物进化论依旧存在不被接受的情况,说明科学知识的普及过程任重道远,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进化论观点已经有一定的史实作为依据,不存在严重缺陷;B选项错误,1972年进化论早已被科学界公认;C选项错误,当今社会主流观点还是进化论。
【答案】D
3.【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的意思是说物种要适应生存与繁殖,A正确;环境改善不是物种能做到的,B错误;C和D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答案】A
4.【解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推动了知识经济即“新经济”的诞生,从而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所以④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所以选D。
【答案】D
5.【解析】材料中的“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说明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信息革命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即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答案】D
6.【解析】根据所学,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牛顿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排除CD。
【答案】B
7.【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红楼梦》是清朝小说,反映了反封建礼教的思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述了自然选择的主张;《老人与海》颂扬了人性的力量,故D项正确;《神曲》属于是文艺复兴时期而非启蒙运动时期,故A项错误;红楼梦属于小说,故B项错误;《神曲》是但丁的作品,而非彼特拉克,故C项错误。
【答案】D
8.【解析】血缘政治被贵族政治取代的标志是郡县制度的实行,排除A—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该项不正确,排除B—②;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并对天体进行观察,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C—③正确;D、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和丰富劳动力的基础是圈地运动和殖民运动,排除D—④。
【答案】C
9.【解析】漫画显示从古猿变成人,然后迈进信息时代的宗旨,C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工业文明只适合漫画中部分信息,B错误;D说法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C
10.【解析】依据材料中新增教授的席位来看,主要是语言学科和自然科学,并没有涉及到革命思想,所以A的说法与材料的意思不符,故排除A;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可排除B;文艺复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地位,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可排除C;依据材料中新增教授的席位来看,自然科学占主导,这反映了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故选D。
【答案】D
11.【解析】据材料提到,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否定了神创说,使人的思想上进一步解放,故D正确;血液循环学说没有否定“造物主”的存在,故A错误;细胞学说与否定神创说无关,故B错误;现代进化论学说不等于生物进化论学说,故C错误。故选D。
【答案】D
12.【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B选项说法错误,人类用电的新时代应该是磁生电现象的出现;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D选项正确,互联网和计算机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发展。
【答案】B
13.【解析】图表中中国的科技著作是总结性的,而西方出现以事实为基础强调实验的近代科技,反映出这一时期西方社会走向近代,明清时期专制加强,故B项正确,A项是表象;图表中没有中西交流的相关史实,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宗教信仰对科技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B
14.【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直接否定了教会的上帝造人说,因此,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就是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故D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15.【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①正确;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打破了地域和自然限制,推动工业革命纵深发展;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机车、轮船和机器等,故②③正确;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所以选D。
【答案】D
16.【解析】“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说明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故B项正确;A中同步发展错误;C中改变社会经济结构错误;D中依赖说法错误。
【答案】B
1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科学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正确解释了潮汐的成因是牛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中的科学理论并未全盘否定牛顿力学体系,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牛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18.【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出现在18、19世纪,生物学领域打破神学创世说的禁锢是指进化论的形成,也在19世纪,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当时西方社会矛盾复杂,导致文化领域的上述现象,故D选项正确;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只是社会矛盾的表现之一,故A选项错误;人文精神走向成熟,也只是属于思想方面,过于片面,故B选项错误;科学技术仍然属于单个领域,过于片面,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答案】D
19.【解析】“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是因为万有引力定律,而“万有引力定律”是属于牛顿的经典力学,所以,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只能,故A正确;B涉及的进化论思想;C属于宏观物体高速运动研究情况;D属于地质学,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0.【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种的变异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和遗传,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同一物种的四种野生鸟类发生变异的原因包括获得性遗传和自然选择,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答案选B。
【答案】B
第II卷
21.(15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文艺复兴——天文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启蒙运动——近代物理学和生物的发展”的逻辑,由此逻辑不难得出论题: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相互促进,或者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或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的发展等;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具体史实进行阐述即可。
点睛:本题属于自拟题目类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信息得出论题,由材料信息不难得出自然科学和思想解放的关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
【答案】
论题: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14世纪到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巨匠们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使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广泛传播,突破禁欲主义的桎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哥白尼为代表的天文学天文学,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自然科学从神学领域解放出来。
17世纪到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构建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基础,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大力宣传反天主教、反封建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在相对自由的思想环境中,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家们通过文学、艺术、哲学等不断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自然科学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突破。
(论题还可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图片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的路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市场、殖民扩张等方面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蒸汽机。再据材料二“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生产力、城市化、环境问题等方面回答工业革命的影响。
(3)本题据材料三“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交流方式、犯罪与网络的关系等方面回答互联网有哪些消极影响。
【答案】
(1)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2)发明:蒸汽机
影响:生产力高度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严重。
(3)影响:网瘾、网络犯罪、现实世界的交流障碍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任意一点,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罗马教皇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宣布为“异端邪说”。连马丁·路德也讽刺哥白尼说:“今天喜欢卖弄聪明的人总爱选出一些新花样,并且认为凡是自己干的总是好的。只有傻瓜才把整个天文学推翻呢!”。这表明
A.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本质相同
B.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背道而驰
C.自然科学阻碍宗教改革的开展
D.自然科学有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解析】材料信息是罗马教皇和马丁路德都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反映了自然科学受到神学的束缚,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信息,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背道而驰,故B项错误;自然科学阻碍宗教改革的开展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答案】D
2.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明文规定,中学生物学课本除进化论外,还必须有神创论内容,而且两者的页数要各占一半。南卡罗来纳州官方教科书上竟然不准提“进化”的术语和“达尔文”的名字。这说明
A.进化论观点存在严重缺陷
B.进化论并未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C.神创论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
D.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解析】从材料来看,1972年的美国生物进化论依旧存在不被接受的情况,说明科学知识的普及过程任重道远,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进化论观点已经有一定的史实作为依据,不存在严重缺陷;B选项错误,1972年进化论早已被科学界公认;C选项错误,当今社会主流观点还是进化论。
【答案】D
3.自然选择会淘汰掉不适应特殊环境的个体,但对进化论来说,“足够好”就行了,任何生物都不必非要十全十美。按照达尔文理论,“足够好”是指
A.适应生存与繁殖 B.有利于环境改善
C.物种发展高级化 D.物种体现多样化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的意思是说物种要适应生存与繁殖,A正确;环境改善不是物种能做到的,B错误;C和D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答案】A
4.大数据技术是以数据为本质的新一代革命性的信息技术,在数据挖潜过程中,能够带动理念、模式、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关于互联网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 ②推动“新经济”的诞生
③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④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推动了知识经济即“新经济”的诞生,从而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所以④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所以选D。
【答案】D
5.《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
B.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
C.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
【解析】材料中的“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说明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信息革命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即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答案】D
6.“如果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材料中的“苹果树”实际上是指伽利略
A.最初探究了万有引力
B.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C.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
D.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解析】根据所学,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牛顿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排除CD。
【答案】B
7.下图所示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明清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B.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C.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D.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颂扬人性的力量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红楼梦》是清朝小说,反映了反封建礼教的思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述了自然选择的主张;《老人与海》颂扬了人性的力量,故D项正确;《神曲》属于是文艺复兴时期而非启蒙运动时期,故A项错误;红楼梦属于小说,故B项错误;《神曲》是但丁的作品,而非彼特拉克,故C项错误。
【答案】D
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血缘政治被贵族政治取代的标志是郡县制度的实行,排除A—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该项不正确,排除B—②;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并对天体进行观察,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C—③正确;D、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广阔市场和丰富劳动力的基础是圈地运动和殖民运动,排除D—④。
【答案】C
9.下图所示漫画反映了
A.人类进化步伐加快
B.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C.人类进人信息时代
D.机器人将统治人类
【解析】漫画显示从古猿变成人,然后迈进信息时代的宗旨,C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工业文明只适合漫画中部分信息,B错误;D说法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C
10.下表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新增教授席位统计表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几何学
1621年
牛津大学
自然哲学、天文学
1663年
剑桥大学
数学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
上表反映了
A.英国革命思想的传播
B.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C.宗教神学地位的动摇
D.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中新增教授的席位来看,主要是语言学科和自然科学,并没有涉及到革命思想,所以A的说法与材料的意思不符,故排除A;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可排除B;文艺复兴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地位,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可排除C;依据材料中新增教授的席位来看,自然科学占主导,这反映了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故选D。
【答案】D
11.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使人的思想上发生跃进的学说是
A.血液循环学说
B.细胞学说
C.现代进化论学说
D.生物进化论学说
【解析】据材料提到,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否定了神创说,使人的思想上进一步解放,故D正确;血液循环学说没有否定“造物主”的存在,故A错误;细胞学说与否定神创说无关,故B错误;现代进化论学说不等于生物进化论学说,故C错误。故选D。
【答案】D
12.19-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果,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开辟人类用电的新时代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
D.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解析】A选项说法正确,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B选项说法错误,人类用电的新时代应该是磁生电现象的出现;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D选项正确,互联网和计算机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发展。
【答案】B
13.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塑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朱应星《天工开物》
据材料可知
A.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C.“西学东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解析】图表中中国的科技著作是总结性的,而西方出现以事实为基础强调实验的近代科技,反映出这一时期西方社会走向近代,明清时期专制加强,故B项正确,A项是表象;图表中没有中西交流的相关史实,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宗教信仰对科技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B
14.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直接否定了教会的上帝造人说,因此,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就是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故D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15.马克思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
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
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着整个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①正确;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打破了地域和自然限制,推动工业革命纵深发展;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机车、轮船和机器等,故②③正确;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所以选D。
【答案】D
16.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C.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解析】“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说明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故B项正确;A中同步发展错误;C中改变社会经济结构错误;D中依赖说法错误。
【答案】B
17.历史学家菲利普评价某一科学理论:“时间在宇宙中并非一成不变……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文中的科学理论
A.正确解释了潮汐的成因
B.全盘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C.首次用科学的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
D.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科学理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正确解释了潮汐的成因是牛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中的科学理论并未全盘否定牛顿力学体系,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首次用科学方法精准描述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牛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
18.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出现在18、19世纪,生物学领域打破神学创世说的禁锢是指进化论的形成,也在19世纪,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当时西方社会矛盾复杂,导致文化领域的上述现象,故D选项正确;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只是社会矛盾的表现之一,故A选项错误;人文精神走向成熟,也只是属于思想方面,过于片面,故B选项错误;科学技术仍然属于单个领域,过于片面,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答案】D
19.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解析】“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是因为万有引力定律,而“万有引力定律”是属于牛顿的经典力学,所以,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只能,故A正确;B涉及的进化论思想;C属于宏观物体高速运动研究情况;D属于地质学,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0.观察下图,这同一物种的四种野生鸟类发生变异的原因包括
①用进废退
②获得性遗传
③自然选择
④人工驯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种的变异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和遗传,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同一物种的四种野生鸟类发生变异的原因包括获得性遗传和自然选择,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所以答案选B。
【答案】B
第II卷
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4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时间
成就
14世纪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
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
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
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文艺复兴——天文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启蒙运动——近代物理学和生物的发展”的逻辑,由此逻辑不难得出论题: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相互促进,或者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或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的发展等;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具体史实进行阐述即可。
点睛:本题属于自拟题目类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信息得出论题,由材料信息不难得出自然科学和思想解放的关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
【答案】
论题: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14世纪到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巨匠们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使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广泛传播,突破禁欲主义的桎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哥白尼为代表的天文学天文学,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自然科学从神学领域解放出来。
17世纪到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构建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基础,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大力宣传反天主教、反封建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在相对自由的思想环境中,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家们通过文学、艺术、哲学等不断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自然科学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突破。
(论题还可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从“烟囱多于教堂”的角度谈谈工业革命的影响。(10分)
(3)材料三描述了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及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互联网有哪些消极影响?(6分)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图片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的路线,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世界市场、殖民扩张等方面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蒸汽机。再据材料二“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生产力、城市化、环境问题等方面回答工业革命的影响。
(3)本题据材料三“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交流方式、犯罪与网络的关系等方面回答互联网有哪些消极影响。
【答案】
(1)影响: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2)发明:蒸汽机
影响:生产力高度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严重。
(3)影响:网瘾、网络犯罪、现实世界的交流障碍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任意一点,言之有理皆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