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27 10:5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质量守恒定律
a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b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
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
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
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
3.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加热50g高锰酸钾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4.列装置不能用做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 B. C. D.
5.已知反应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6 B.C2H4 C.C2H2 D.C2H6O
6.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质量比为11:9的CO2和H2O,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O B.CH4 C.C2H2 D.C2H5OH
7.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9 g B.11 g C.12 g D.14 g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W待测值是1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P是生成物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一密闭容器中盛有CO和O2的混合气体,其中含有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用电火花点燃,使CO和O2反应后,CO有剩余,则此时容器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1:1 B.1:2 C.a:2b D.a:(a+2b)
10.有一包NaHCO3和Na2CO3固体100g,其中含有的钠元素34.5%,将其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时为止,NaHCO3 Na2CO3+CO2↑+H2O,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CO2的质量是(  )
A.2.5g B.8.5g C.14.5g D.20.5g
11.4.6g乙醇与8.0g氧气反应,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5.4g水和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若氧气的质量为9.6克,则无X生成
C.生成H2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生成X的质量为2.6克
12.一定质量的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烧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4FeS2+11O2+8SO2+2Fe2O3,生成的SO2经过一系列反应全部变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释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66t的沉淀,则硫铁矿中FeS2的质量为(  )
A.1.2t B.2.28t C.1.28t D.2.4t
填空题
13.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元素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14.写出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三点含义:
(1)    。
(2)    。
(3)    。
15.(1)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3)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4NH3+5O2═4NO+6R,其中R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是   .
16.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4.8
0
0.4
0
反应后质量/g
0
2
7.2
9.2
a
表中a的值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x转化为N2和CO2。
(1)写出CO和NOx在“催化转化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x=1,CO和N2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3)若x=2.5时,则NOx的化学式为   。
18.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①蔗糖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原子个数:氢原子个数=   ,0.5mol蔗糖中约含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个碳原子.
②蔗糖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   .得出该结论,运用了   定律,说明化学变化中   (选填“原子”或“分子”)是不变的.
19.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   ,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0.有关物质组成及化学规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下列化学史实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B.屠呦呦成功提取了青霉素
C.拉瓦锡研制成功了炸药
D.侯德榜是著名制火碱专家
(2)在密闭容器内加入下列两种物质,并称量加入前后的总质量(含密闭容器),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3)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镁粉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查阅资料可知Mg能与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
①如果利用镁粉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他操作符合规范)测定出来的质量分数比实际的会   。
②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2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21.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晶体样品39.2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①硫酸亚铁铵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在100℃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物在500℃完全分解为铁的某氧化物、SO2、SO3、NH3和H2O。
②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NH3、SO3和H2O。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   。
(3)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测得装置B和C中的质量变化如表。
温度/℃
室温
100
500
B装置/g
200.00
x
228.00
C装置/g
100.00
100.00
103.20
①表格中x=   。
②最终生成SO3的质量为   g,铁的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
选择题
1.D
2.B
3.A
4.C
5.B
6.B
7.C
8.A
9.D
10.C
11.B
12.A
二.填空题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15.(1)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2)①②⑤;(3)H2O;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16.2.8,C3H8O+4O24H2O+2CO2+CO。
17.(1)2xCO+2NOxN2+2xCO2。
(2)2:1。
(3)N2O5。
18.①3;6:11;3.612×1024;②二氧化碳;质量守恒;原子.
19.(1)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2)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②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三.实验探究题
20.(1)A。
(2)C。
(3)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4P+5O22P2O5。
(4)①偏大。
(3)①210.8g;②12;Fe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