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2.《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孔子 B.孙武 C.老子 D.孟子
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关于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B.他编订的《诗》《书》和《春秋》等,成为后世重要的教学内容
C.他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
D.他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
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 )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6.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法家 ( )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8.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把春秋战国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当时出现了 (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9.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近日,校园中屡次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三家任选一个即可)
1.B 2.B 3.C 4.D 5.B 6.B 7.C 8.C 9.A
10.(1)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家学派。思想的核心:“仁”。
(2)韩非 孟子
(3)儒家:耐心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加强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
法家: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惩罚破坏公物的学生。
道家:顺应自然,不必过于强求学生,让学生自己慢慢认识到错误。(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