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选择题
1.历史上有汉承秦制的说法,汉代从秦代继承下来的官职可能包括( )
①丞相 ②太尉 ③司隶校尉 ④县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鼓励生产 D.与民休息
3.《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皇帝的励精图治 D.社会上人心思安
4.右图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包括 ( )
A.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B.结束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C.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
D.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初步改变汉初贫困局面
5.汉初一位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B.重商????C.农商并重??D.发展手工业
6.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汉阳陵南侧的明代石碑碑文,称赞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以下属于汉景帝“致治保民”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派遣王昭君和亲 C.减免田租赋役??????????D.派官员西行取经
8.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 )
①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
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④为了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9.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材料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三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史记》
(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汉景帝的做法。
(4)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
1.B 2.B 3.A 4.A 5.A 6.C 7.C 8.C 9.A
10.(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都是荒凉景象;(意思相近即可) (2)文中的“上”指的是汉高祖。措施: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士兵还乡务农,释放一部分奴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3)重视农业生产。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4)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