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27 14:4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最佳选项是(? )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狂人日记》 ④《愚公移山》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均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曲,《愚公移山》也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狂人日记》批判的是吃人的封建礼教。故①②④反映的是同一历史题材。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大公报》???????????????????????B.?《新闻报》???????????????????????C.?《申报》???????????????????????D.?《解放日报》
【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公报》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1902年创刊,至今已有过百年历史;《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1872年,《申报》创办于上海;《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生活的变迁和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
3.《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的曲作者是(??? )
A.?鲁迅??????????????????????????????????B.?聂耳??????????????????????????????????C.?徐悲鸿??????????????????????????????????D.?冼星海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不朽的民族战歌。鲁迅是文学家,徐悲鸿是画家,冼星海的反映抗战的著名作品是《黄河大合唱》。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知识。
4.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了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是识图选择题,此类题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图的特征,整体把握得出有效信息,转化为简洁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图片中人们的穿着可见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受西方习俗的影响当时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故此题选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近代以来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
5.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答案】C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生活习俗,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题文材料说明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6.(2017·成都)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B.?发昌机器厂???????????????????C.?江南制造总局???????????????????D.?南通大生纱厂
【答案】D
【解析】【分析】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张謇的贡献。
7.东北沦亡后,当地的平民,警察和东北军部分官兵组成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队等抗日武装对敌苦战十四年,聂耳曾谱写一曲,由田汉作词,歌颂这些爱国的英雄儿女,此曲随电影《风云儿女》响彻大江南北,其歌名是(  )
A.?《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B.?《义勇军进行曲》????????????C.?《家在东北》????????????D.?《屯儿》?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人物“聂耳”可知歌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聂耳的代表作是《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知识。
8.在清末民初,中山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服饰,它的服饰名称来源于(? ?? )
A.?中山服装厂出品??????????????????????????????????????????????????B.?孙中山创制的服装 C.?生产于广东中山的服装???????????????????????????????????????D.?注册商标为“中山”的服装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服饰的变化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三子目服饰的变化中的内容:“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可知,中山装名称来源于孙中山创制的服装,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服饰的变化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服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9.下列史实不符合中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情况的是(???)
A.?王鹏一家迁居香港,加入了英国国籍 B.?小牛在上海一家日本工厂做工,回家时给父母各代一双英国生产的洋袜子 C.?英国商人怀特在广州做生意,交纳的关税须由中国和英国共同商定 D.?王蒙在厦门开了一个经营英货的商铺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情况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这时候鸦片战争已经结束,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项正确,《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B错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CD两项符合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情况,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19世纪中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动时期,《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人民受屈辱的历史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开始。
10.下列作品属于历史剧的是(?? )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屈原》????????????????????D.?《黄河大合唱》
【答案】C
【解析】【分析】郭沫若作品: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 【点评】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
11.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关键词。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
A.?林则徐?????????????????????????????????B.?张謇?????????????????????????????????C.?张之洞?????????????????????????????????D.?詹天佑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判断是民族实业家张謇,根据所学知识,面对民族危机,多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实业,创办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生纱厂,A项是鸦片战争中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C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D项修建了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本题正确选项是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A,B,C三项都是思想文化运动,实业家张謇弃官从商的实业救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本题要求学生对民族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掌握的比较好才能解答该题,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12.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著名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 B.?詹天佑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D.?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A
【解析】【分析】 可用排除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詹天佑是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时间是1905年;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准确识记。
13.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B.?《新青年》??????????????????????C.?《申报》??????????????????????D.?《人民日报》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
14.小明有一本珍藏多年的《新华字典》,这本字典的出版机构应该是(  )
A.?北师大出版社???????????????????B.?人民教育出版社???????????????????C.?商务印书馆???????????????????D.?京师同文馆
【答案】C
【解析】【分析】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它最初专营印刷,后来成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新华字典》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商务印书馆。
15.下列关于科举制和京师大学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京师大学堂创办之日就是科举制退出舞台之时 B.?京师大学堂和科举制是同一教育目的下的两种教育形式 C.?京师大学堂和科举制培养对象不同 D.?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为完善科举制
【答案】C
【解析】【分析】选项C京师大学堂和科举制培养对象不同正确【点评】考查科举制和京师大学堂的相同点。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解放区内的文艺工作者有丁玲、赵树理等 B.?鲁迅抗战时期创作了大量历史剧 C.?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发出了对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D.?聂耳的代表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
【解析】【分析】鲁迅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学家,不是抗战时期,故选B。 【点评】分析人物所处的年代。
17.清末状元张謇为实现“兴国之梦”而提出的主张是(??? )
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
【答案】D
【解析】【分析】清末状元张謇为实现“兴国之梦”而提出的主张是实业救国,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他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实业,而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主张,变法图强是维新派的主张,民主共和是革命派的主张。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张謇的救国主张。
18.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担任《申报》记者,你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
A.?采访并报导淞沪铁路通车情况?????????????????????????????B.?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向报社发回新闻报导 C.?用照相机拍摄军警为行人剪辫子的情景???????????????D.?用无线电话快速报导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消息
【答案】D
【解析】【分析】无线电话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因此D错误。【点评】了解无线电话快和商务印书馆发明成立的时间
19.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叙述与北京大学历史不符的是(??? )
A.?其前身是京师大学堂???????????????????????????????????????????B.?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 C.?是近代著名的五四运动的发源地?????????????????????????D.?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答案】B
【解析】【分析】选B。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批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20.如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答案】C
【解析】【分析】上表反映了1913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请回答:
(1)张謇为什么创办大生纱厂?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有哪些?阻碍大生纱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民族资本家,你认为中国的民族工业要顺利发展,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答案】(1)《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通过创办企业等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 (2)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阻挠、官僚资本的排挤。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大量倾销价廉物美的棉织品,大生纱厂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 (3)首先,民族工业只有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才能独立发展;其次,要增强科技力量,着眼于国际市场,并扩大规模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排除旧思想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此题涉及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 【点评】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 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10万担;1915年出口 20多万担;1916年出口30多万担;1917年出口80万担;1918年出口达210万担;1919年出口超过275万担。 材料二: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扩大产棉区……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开拓苏北内河运输……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
【答案】(1)张謇 (2)我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 (3)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辛亥革命的胜利,冲击了封建制度,极大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兴业的热情; 国人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这种现象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
【解析】此题容易依据课本知识点回答 【点评】考查近代民族工业不能达到发展的原因
23.历史探究:妇女缠足作为一种陋习,在我国历时上千年。以妇女缠足开始到最终被禁绝,可以观察到历史的变化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村缀耕录》里说:南唐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绕足,令纤小”,“由是人效之”。古人认为缠足女人“莲步半折小弓弓,莺转一声娇滴滴”,于是“三寸金莲”受到啧啧称赞。 材料二??? 林语堂(1895-1976)曾著文揭露妇女缠足的罪恶目的:“缠足是妇女被幽禁、被压制的象征”,是“提倡男女隔离的一个手段”。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反对给妇女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禁止妇女缠足。 ????????——中国地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50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政务员下达了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到50年代末期,残害中国妇女一千多年的缠足被彻底禁绝了。??? ——周青松《中国女性文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受到啧啧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2)林语堂认为妇女缠足的危害是什么?
(3)综合以上探究学习,材料二、三、四指出妇女缠足最终被禁绝的原因是什么?禁止妇女缠足对妇女有什么好处?
【答案】(1)最高统治者推广(或皇帝喜欢);畸形的审美观(或认为是一种美或男子的癖好)。 (2)危害:是妇女被压制的象征,造成男女不平等。 (3)原因:①妇女缠足损害妇女身心健康;②西方文明的影响(或中间近代化的影响);③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反对妇女缠足;④近代以来,历代政府重视并下令禁止妇女缠足;好处:有利妇女身心健康,有利妇女从事工作,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男女平等。
【解析】【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受到啧啧称赞的原因是最高统治者的推广和畸形的审美观。林语堂认为妇女缠足的危害是妇女被压制的象征,造成男女不平等。妇女缠足最终被禁绝的原因包括:妇女缠足损害妇女身心健康;西方文明的影响(或中间近代化的影响);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反对妇女缠足;近代以来,历代政府重视并下令禁止妇女缠足。禁止妇女缠足对妇女的好处:有利妇女身心健康,有利妇女从事工作,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男女平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从妇女缠足到解禁反映的历史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