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与热机章末总结与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能与热机章末总结与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5-15 13: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4章 内能与热机 全章总结
学习进阶
知识结构:
科学思维进阶:
例1.(2008甘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减少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多少无关;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时对壶盖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的量,物体本身不含有热量。
答案:A
总结: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例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4-1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分析:此图象反映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当水的质量增加时,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增多,故加热时间变长,但水的沸点不变,所以答案为C项。
答案:C
总结:图中加热时间越长代表吸收的热量越多。
例3.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需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煤0.5kg算,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kg,由此小明计算出他家煤炉的效率只有16.5%。你认为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4)从大的方面讲,家用煤炉除了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的缺点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
分析:小明家每天做饭需要的热量相当于把30kg、20℃的水加热到100℃所吸收的热量,所以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就能够求出他家做饭需要的的热量;根据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可以求出小明家需要的煤;家用的煤炉效率都比较低,主要是热量散失严重和煤不能够完全燃烧,并且污染环境。
解:(1)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为:Q吸=cm(t-t0)4.2×102J/(kg·℃)×30kg×(l00-20℃)≈1.O×107J
(2)Q放=Q吸=mq得:m==0.33kg
(3)煤不能完全燃烧,热量散失严重。
(4)产生废渣、废气等,造成环境污染。
总结:热量和热值的有关计算要在基本公式的基础上学会推导出求其他物理量的的变形公式。
例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14-2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
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丙、丁
分析:吸气冲程是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为乙图;压缩冲程是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丁图;做功冲程是甲图,火花塞放电,排气冲程是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排出废气,为丙图。
答案:B
总结: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先吸气,,压缩,然后做功和排气。
例5.(2008长沙)汽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人贡献,但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居民的危害,长沙市政府购进了不少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作公交车,成为长沙街头个新的亮点。
(1)这种汽车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 能:
(2)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一条) 。
分析: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天然气做燃料的最大有点是环保,无污染。
答案: (1)机械;(2)节能或环保等(只要合理均能得分)
总结: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热机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要积极开发环保的新能源和新技术。
科学探究进阶:
例6.小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4-3所示。
(1)其中曲线______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分析此图像,你有哪些发现或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写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3条发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牛奶的温度比水的高,所以热传递过程中牛奶的温度降低,②是奶的温度变化图像;牛奶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放出热量时温度降低的比较快,发生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过程中奶的温度降低40℃,水的温度只升高20℃,说明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答案:(1)② (2)答案可以是 ①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②最终奶与水的温度相同 ③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奶的温度降低的多 ④说明热量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等等。
总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两个物体的温度差越大,发生热传递越快。
中考前哨:
1.(2008昆明)如图14-4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
(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压缩气体做功时主要发生在筒壁的下端,又由于打气筒壁上下发热程度不同,上部筒壁温度低,下部筒壁,温度高,所以猜想主要原因是a。
答案:a 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在筒壁的上下部位都发生了摩擦,但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压缩气体做功时越向下用力越大,做功越多筒壁的温度越高,甚至烫手,可见是打气时高。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的,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总结:摩擦做功和压缩气体做功后发生的热传递都能够使筒壁的温度升高,要抓住不同现象来找原因。
2.(2008柳州)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必须使他们的质量相等,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时,由于他们的密度不同,质量也就不想等,所以是错误的。给他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让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他们升高的温度。
答案: (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吸收相同的热量
(3)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
总结:实验中有多个因素同时影响一个物理量时,要验证与某个因素的关系,必须采取控制变量法。
3.(2008株洲)图14-5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同时将 能转化为 能。
(2)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右表所示。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既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
①该发动机在1 s内做功 J,单缸排量V = L。
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 = J。
(3)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 = p V,式中 p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 p= Pa。(1 L=10-3 m3)
(4)图14-6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下面给出了公式W = p V的证明,请将推导过程补充完整(要求各表达式均用S、l或p表示):设活塞的面积为 S,冲程长为 l,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 p,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 ,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 ,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V= ,故 W= p V。
分析:(1)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所以1s内做功W=Pt=120×103W×1s=1.2×105J,四个缸的排量是2.0L,所以单缸为0.5L;发动机每分钟转6000圈,所以每秒转100圈,单缸内的活塞做功50次,四个缸内的活塞做功就是200次,有因为每秒发动机做功1.2×105J,所以一个做功冲程做功W==600J。
(3)根据公式W = p V,得p==1.2×106Pa
(4)知道了压强P,面积s,所以压力F= pS,做功W=Fs= pSl,单缸排量V=Sl。
答案:(1)内能 机械 (2)① 1.2×105J 0.5 ②600
(3)1.2×106 (4)pS pSl Sl
总结:本题属于信息题,需要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热机的有关知识,结合压强进行数学运算,难度较大。但只要灵活使用物理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把问题解决。
闯章练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08泉州)下列现象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晒太阳感到暖和 B.双手搓搓感到暖和
C.用燃气灶烧水 D.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爽
2.(2007泰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高
C.冬天在火炉旁烤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的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3.(2008巴中)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 (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
4.(2008乐山)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高的凝固点 D.较大的热值
5.(2008攀枝花)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陨石坠人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6. (2008株洲) 2008年6月5日19时30分,中央气象台发布了西安和香港两城市在未来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西安,晴,气温21℃~34℃;香港,晴,气温24℃~28℃。造成两地在同一天内气温变化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是( )
A.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小 D.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小
7. (2008达州)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8. 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4-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液体A的比热容大 B.液体B的比热容大
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无法比较
9.(2008宜昌)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10.(2007·泰州)一茶杯开水,从刚倒入到可以喝的这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
A.5×102J    B.5×103J   C.5×104J D.5×105J
11.甲的热值比乙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含有的热量比乙多
B.完全燃烧1kg的甲恰好烧开一壶水,而完全燃烧1kg的乙却不能烧开同样的一壶水
C.燃烧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
D.不管怎样,甲燃烧放出的热量总比乙燃烧放出的多
12.(2008包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当前全球两大热点问题,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角度。有人认为发展经济更重要;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有人认为保护环境更重要。图14-8中所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
A.经济比环保重要 B.环保比经济重要
C.经济与环保一样重要 D.经济与环保都不重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3.(2008贵阳 )如图14-9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能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只需填写序号字母)
14.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依靠蒸汽弹射器把飞机在短时间内提高到很大的速度。蒸汽弹射器的汽缸内充满高温高压的气体,在 飞机时,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快速向外运动,在此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飞机起飞后,汽缸内的温度将________。
15.(2008广东)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l 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16.(2008三明)福建省气象台每天发布全省天气预报,图14-10表中列出的是2008年 6月5日某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其中一个是沿海城市厦门,另一个是内陆城市三明,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城市B是___________。你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一支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热值________,比热容__________.
18.(2008芜湖)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 J/kg,完全燃烧l kg原油,能释放出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 温下______kg的水温度上升2 0℃[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自2008年6月1日日起,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2分)
19.(8分)如图14-8所示是研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_______相等的、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一种方法是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___的高低;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测量所用时间的长短。要完成这一实验,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
20.(6分)某同学学完比热容的知识后,从课本比热容的表格中了解到砂石的比热容大于干泥土的比热容。他便产生了一个疑问:砂石的比热容大于干泥土,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小于内陆地区哪?是不是课本提供的数据有误?带着这个疑问,他在院子里找来了一些沙子和泥土做了如下实验:取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泥土放在相同的两个酒精灯上加热,测得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数据。测量结果如下表:
(1)从上表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在质量、吸热相同时,________升温较快,
说明c沙_____c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同学测量结果与课本提供的数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2007南通)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实验去验证。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________(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3)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7分)
22.(2008泉州)(7分)小星用燃气灶将质量为2㎏,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该燃气灶的热效率是25%,则加热这些水需要燃气多少千克?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燃气的热值是4.5×107J/㎏)
23.(2008镇江)(10分)为了测定某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热水器的效率,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热水器中加了2kg的水,让热水器正常工作,并绘制出通电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求:
(1)加热2min,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
(2)加热6min,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电热水器的效率是指水吸收的热量与电热水器放出的热量之比,该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效率为多少
24.(2008佛山)(10分)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J/kg.
(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
(3)小彤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
金钥匙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晒太阳和燃气烧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酒精涂在手上凉爽是酒精蒸发吸热所致,搓手是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感觉暖和。
2.答案:B
解析: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的原因;液体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小而降低;物体本身不含有热量,只有内能。
3.答案:C
解析: 脚在热水中泡时,热传递从水到脚,使脚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4.答案:D
解析:燃料的热值大意味着相同质量的物体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内能。
5.答案:C
解析: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都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陨石坠人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 答案:D
解析:香港处于沿海地区,西安处于内陆,沿海地区水的比热容比内陆地区砂石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比较小。
7.答案:B
解析:冰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热,吸热后内能增大,温度不变,但是变成水以后,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
8.答案:B
解析:通过图像发现,A、B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既吸收相同的热量,A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多,所以A液体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大。
9.答案:A
解析:水电站用水发电,是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与水的比热容无关。
10.答案: C 
解析:一茶杯水的质量约为0.2kg,可以喝时水的温度约为40℃;根据放热公式Q放=cm(t0-t)=4.2×103J/(kg·℃)×0.2kg×(100℃-40℃)≈5×104J
11.答案:B
解析:甲的热值比乙大,说明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所以选项B的是正确的;C选项缺“完全燃烧”这个条件;D选项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还有燃料的质量有关。
12.答案:B
解析: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环保所占杠杆的力臂短,分量重,所以比比经济更重要。
二、填空题
13.答案:BC AD
解析:滑梯上滑下和钻木取火通过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手上哈气取暖和热水袋取暖都是通过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14.答案:内能 机械能 降低
解析:气体对外做功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5.答案:70 比热容 热量
解析: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t-t0)代入数据:
2.1×105J=4.2×103 J/(kg·℃)×l kg×(t-20℃)解得t=70℃,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能够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就好。
16.答案:厦门 城市B的温差变化小,在海地区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
解析:因为城市B的温差变化比A小,所以属于沿海地区的城市是厦门。沿海地区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比较小。
17.答案:不变 不变
解析:燃料的热值和物体的比热容都是物质本身的属性,所以都不变。
18.答案:1.4x107 220 节约能源(减小污染、保护环境)
解析: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度升高=220kg
限制塑料的使用,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小污染,保护环境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
19.答案:质量 升高的温度 升高相同的温度 秒表
解析:物质的比热容反应了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是在质量和升高相同的温度下吸热能力的大小,所以实验中要控制质量相等;方法一个是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另一种方法就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所以要测时间,还需要秒表。
20.答案:(1) 沙子 小于(2)所取泥土和沙子含有杂质和水分,且泥土中水分较多
解析:(1)从数据上看,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沙子升温较快,所以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泥土的比热容。
(2)该同学在院子里随便取了一些沙子和泥土,而这些沙子和泥土一般会含有一些杂质和水分。特别是泥土还有的水分较多,这也是该同学实验结果与课本数据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21.答案:(1)温度计 秒表 对沙子不断地进行搅拌,使沙子受热均匀
(2)②
(3)不正确 理由是海水在中午和晚上都存在蒸发,只是一个快一个慢,沙滩上潮湿的沙子也存在水分的蒸发,所以不是水分蒸发导致的,而是水和沙子的比热容不同,导致温度的变化不同。
解析:(1)实验中要测量温度和所用的时间,所以需要温度计和秒表;水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对流,而沙子不能够发生对流,所以要不断地进行搅拌,使沙子受热均匀(2)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沙子放热时温度也降低的快,所以可以验证猜想。
(3)沙子和水温度的不同主要是两者的比热容不同引起的。
四、计算题
22.解:(1)
(2)
23.解:(1)水温升高:△t=30℃-20℃=10℃
(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 =4.2×103J/(kg.℃)×2kg×(50℃-20℃)
=2.52×105J
(3)电热水器放出的热量:Q放=W=Pt=103w×360s=3.6×105J
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效率:=70%
24.解:(1)液化气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mq=21kg×5×107J/kg=1.05×109J
(2)散失的热量是:Q散=Q放(1-60%)=1.05×109J×40%=4.2×108J
(3)能加热的水的质量:
内 能 与 热 机
内能
概念
影响因素:温度、质量、状态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比热容
定义
单位:J/ (kg·℃)
意义:反映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大小
热量与热值
热量的定义、热值的定义
热量和热值的单位
Q吸 = cm(t-t0)
Q放 = cm(t0-t)
Q=mq或Q=qV
计算
内能的利用——热机
热机效率的定义和提高途径
热机与环境: 造成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汽油机
构造
工作原理
和柴油机的区别
图14-1
图14-2
图14-3
图14-4
图14-6
图14-5
图14-7
图14-8
图14-9
图14-10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t沙/℃ 25 28 31 34 36 39 41 44 46
t土/℃ 25 28 30 32 34 37 39 42 44
图14-11
图14-9
图14-1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