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春》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东方风来满眼春》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7 22:2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新闻广义的新闻:一般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中所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定义:消息也称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经常运用的一种新闻体裁。1、真实性(消息的生命)
(1)事实本身完全真实
(2)反映的角度要真实
2、实效性
3、简短性(报头、)标题、导语、(背景资料、)主体、结尾、(尾声) 消息的特点消息的组成:1、主题,也叫主标、正题,一般用于点明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和思想。
2、引题,也叫肩题、眉题,位于主题的上面和前面,是主题的前导,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与主题搭配而存在,常用于揭示意义、说明原因、交代背景、烘托气氛。
3、副题,也叫子题、辅题,位于主题的下面和后面,是主题的后续,用于补充、解释主题,或补充交代新闻中的次要事实,说明主题的依据、结果或重要的新闻要素。消息的标题 :常见的标题形式:
(1)只有主标题
(2)主+引/副
(3)引、主、副都具备1、鞍钢炼铁人戴上硕士帽
2、推出靓女找“婆家”
武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招商
3、看“水浒”欲当好汉 九少年“聚义”滋事

幸亏家长“发觉”招安而去
4、独联体国家领导人
电贺普京当选
俄政界普遍表示欢迎 (主、实题) (引、虚题) (主、实题) (主、实题) (副、实题) (引、实题) (主、实题) (副、实题) 引题用于引出主题,一般为虚题;主题叙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一般是实题,也可为虚题;副题是补充说明主题的,一定是实题。 讨论鉴赏下面几则消息标题
①借问酒吧何处有
幽幽小街三二家
②雨水来得好吝啬
200余万亩庄稼仍叫“渴”
③出访三次花了一亿
克林顿真会花钱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准确、精当、鲜明、简洁 导语(也叫开头):长篇新闻报道的开头,概括消息内容、背景等,揭示消息主题的简短文字。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见课本p58)
1、评述式导语
2、叙述式导语
3、描述式导语
4、结论型导语
5、悬念型导语
6、对比型导语 主体 :
1、围绕主题取材
2、注意变换角度,切忌重复导语
3、层次分明,分段恰当 背景: 主要指与新闻事件的发生、人物成长有着密切相关的历史、环境与原因。
突出新闻事件的价值和深化主题以及解释主客观条件及史记意见。
背景不是独立结构,也没固定位置,往往穿插于主体中,但导语、结尾中有时也存在;不完整,分散。消息的结尾:
1、总结式
2、诘问式
3、展望式
4、评论式
5、描写式消息的种类:
1、按照长短分为:
标题新闻/标题消息、一句话新闻、简明新闻、长消息、快讯、连续报道
2、按照内容分为:
政治新闻、法律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文教新闻、科技新闻
3、按照写作特点分为:
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新闻素描、人物新闻、新闻评述、花絮
4、按照地域和范围分为:
国内新闻、国际新闻通讯通讯的含义:

以叙述、描写为只要表达方式,比较详细、生动地报道具有广泛社会性和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的新闻体裁。1、较强的新闻性。 通讯的三大特点:2、叙述的完整性。 3、描写的形象性。通讯的类别:
按形式分:纪事通讯、访问记、小故事、巡礼、特写、速写、散记、侧记、寻访札记
按内容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 1、选择提炼主题;
2、合理安排结构;
3、准确生动地表达
(1)描写要形象直观
(2)叙述要直白晓畅
(3)议论和抒情要实在 通讯的写作要点:消息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3.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荡漾(yàng) 踱步(duó) 颁布(bān ) 远眺(tiào) 俯瞰 (kàn) 鳞次栉比(zhì) 侃侃而谈(kǎn) 亲昵 (nì) 面颊 (jiá) 深圳(zhèn) 证券(quàn) 东莞 (guǎn) 萦绕(yíng) ? 生字生词背景简介
1992年,是中国确立经济改革和实施现代化计划为永久主题的年份.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地,给中国改革计划以巨大推动,并最终确立了中国毫不动摇的改革路线.
本文重点记叙了什么内容记叙了1992年小平同志到深圳视察时所作的指示和谈话内容。本文以什么为顺序,以什么为线索记叙小平同志的深圳考察时间顺序,行踪线索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一,理清文章结构,归纳各部分内容。导语:点明人物、事件及意义。一、1月19日,来到深圳,参观市容。
二、1月20日,参观国贸中心大厦。
三、1月21日,考察华侨城。
四、1月22日,同省、市负责人谈话。
五、1月23日,结束视察,离开深圳。 主体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问题1:
在第一部分中邓小平着重谈了哪些问题? ①信心更足。 ②特区姓“社”不姓“资”。 ③两个文明建设都要上。 补充说明小平同志与特区的关系,包括创办特区和第一次南巡。
记叙形式是插叙。 问题2:
第一部分中的新闻背景是什么内容?其记叙形式是什么? ①肯定了深圳的成绩。
②肯定了党的基本路线。
③要坚持两手抓。
④中国要保持稳定等。
⑤多干实事,少说空话。 问题3:
在第二部分中邓小平着重谈了哪些问题? ①共同富裕的问题。
②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③保持生产力快速发展,精神文明也可以搞上去。
④经济建设经尽可能搞快点,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问题4:
在第三部分中邓小平着重谈了哪些问题? 问题5
在第四部分中邓小平着重谈了哪些问题?①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③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允许看。 问题6
在第五部分中邓小平着重谈了哪些问题? ①大胆地干,每年要总结经验。
②不要怕犯错误,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③要搞快一点。 这篇通讯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形式,报道了小平同志在深圳考察时的许多重要谈话,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说说这些谈话体现了小平同志哪些性格 ?领袖风范 高瞻远瞩
深思熟虑 勇敢果断
平易近人 东风、满眼春这篇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有什么特点? 统领全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南国春光,以及对小平的到来的喜悦之情。象征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城市蓬勃发展趋势简洁,含蓄,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