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控制人口规模
二、转变发展模式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一、控制人口规模
不堪重负
环境污染
控制人口规模
人地协调发展
的根本措施
人口增长
基数庞大
增长率较高
物质需求超过环境供给能力
人口压力大
资源短缺
废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生态恶化
环境问题
控制人口规模
人地协调发展
思考:
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世界人口基数大,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人口增长过快,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届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005年1月7日中国大陆第13亿个人在北京降生;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 000万,净增人口1 000万左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分别是世界人均的1/3和1/4;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城市以大气、水体、垃圾、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农村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仍在扩大。
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2000年
数量
资源
人口
环境污染
1、图中三条曲线表示20世纪的人口曲线呈 状,资源曲线呈 状,环境污染曲线呈 状。
上升
下降
上升
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2、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说明,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资源的主要矛盾是
人口增长快,资源和环境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2000年
数量
资源
人口
环境污染
二、转变发展模式
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
思考: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
危害: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资源和环境的危机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危害?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资 源
产 品
排放
益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益处?
加工过程
好氧处理
甜菜
糖
废水排放
原流程
污泥
发酵器
甲烷
浆料
干燥器
动物饲料
废水
制糖工业的清洁生产流程
活动:如果这些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将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危害?在图示的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新的产品和效益?谈一谈你的看法。
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活动: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什么问题?
自
然
资
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补给、再生和繁殖需要时间
人口持续增长
利用超过极限恢复困难
蕴藏量在一定时间内不增加
开发过程就是耗竭过程
自然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环
境
问
题
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经济迅速发展
人口素质低下
生态意识淡薄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 解决途径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开矿产生废弃地
非农用地的扩大使耕地面积减少
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
改良灌溉方式
覆土复垦
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资源的含义 范围 作用 合理利用的措施
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
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采伐与抚育相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对森林资源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工业排污物
农药和化肥
洗涤剂和杀虫剂
3、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需水量大
水浪费
人口增多经济发展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水污染
水资源短缺
节约、合理用水,减少浪费
保护水源、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海水谈化
合理开发地下水
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
工业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等
出现的原因
解决措施
活动:为了海水澄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海洋资源开发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海洋问题 成因 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 向海洋中倾倒废弃物 治理污染
向海洋中排放冷却水
杀虫剂随雨水进入海洋
海上石油泄漏
生态破坏 过度捕捞 保护生态
盲目围海造田
毁坏滩涂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冷却水处理后排放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清除海上石油污染
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
科学论证围海造田
保护滩涂的生态作用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能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作为社会公众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一、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二、拒绝购买以濒危物种为原料的中药材。
三、双面使用每张纸。
四、使用节水型用具,节约每一滴水。
五、使用无磷洗衣粉。
六、购买无氟冰箱,保护地球臭氧层。
七、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八、使用环保购物袋。
活动:
说说你在生活中可以为爱护地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控制人口规模
转变发展模式:
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海洋资源
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
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
B
2.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主张( )
A.自然是主宰,人类必须完全适应自然
B.人类是能动的,人类能依据自己的意愿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D.宁可舍弃发展,也要保护好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
C
3.“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中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真正含义是( )
A.环境问题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
B.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D.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B
4.目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问题是( )
A.气候变暖问题 B.资源和环境问题
C.太阳风暴问题 D.教育问题
5.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严禁排放工业“三废”
C.少建或不建大型工程
D.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