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海洋世界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海洋世界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8-28 17:19:01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海 洋 世 界美人鱼章鱼 鲨鱼 珊瑚 海豚 真像个海洋公园 这是一副采用了多种材料进行美术综合表现的作品。小作者从独特的视角表现了海底生物的生活环境。让人仿佛融入了海底世界,有种身临其境的奇妙感受。 这是一幅用彩色水笔表现的绘画作品,着重表现海中的霸王——鲨鱼,作者用娴熟的技巧描绘出鲨鱼庞大的身体,凶猛的性格,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画面注意到了物体之间的前后、大小的穿插和层次关系。 小作者很好的利用了吹塑纸剪贴画的技法来表现画面,有浮雕的感觉,其中点、线、面的穿插和疏密的布局富有形式美感,给人以一定的视觉冲动。 这一幅作品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绘画造型能力。画面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热闹、美丽的未来海底世界景象,充满了诱惑力。构图完整,造型生动有趣,大小、前后空间处理得当,用色大胆。创作要求:1、在观察、临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适当进行添加,画出你感兴趣的海洋生物。作品要求抓住动、植物的外形、色彩特点。
2、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画出外形,添上细节,在涂上鲜艳的颜色,美丽的海洋生物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课件10张PPT。1不同鱼的形态 1什么是鱼? 鱼:
是一种变温的水生脊椎动物,它们绝大多数用鳃呼吸,以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有发达的脑颅和咽颅,体多被鳞片,鳔多存在。1 有些动物,虽然称之为“鱼”,但却不是鱼。如:
鲸鱼——哺乳动物
鳄鱼——爬行动物
娃娃鱼——两栖动物
星鱼——棘皮动物
墨鱼——软体动物11、纺锤型: 最普通的体型,其体轴比例为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12、侧扁型: 背腹轴相对增加而左右轴更短。其游泳能力不如纺锤型的鱼类。13、平扁型: 背腹轴特别短而左右轴特别长。行底栖生活,行动较迟缓的鱼类属于这种体形。 14、棍棒型: 头尾轴延长,背腹轴和左右轴都很短,身体呈棍棒状。 1特殊体型: 海马 刺鲀1外形: 鱼类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没有颈部,这是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区别之一。
头和躯干的分界线:鳃盖后缘或最后1对鳃裂。
躯干和尾的分界线:肛门或臀鳍的起点。1鱼的形态: 返回海洋
海洋(地理名词)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基本介绍
因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重要的边缘海多分布于北半球,它们部分为大陆或岛屿包围。最大的是北冰洋及其近海、欧洲的地中海、加勒比海及其附近水域、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和日本海。
海水温度
海水温度是反映海水冷热状况的一个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温变化一般在-2℃-30℃之间,其中年平均水温超过20℃的区域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水温度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变化,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收支状况及其时间变化。一般来说,影响海 洋表层水温的因素有潮汐、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经直接观测表明:海水温度日变化很小,变化水深范围从0-30米处,而年变化可到达水深350米左右处。在水深350米左右处,有一个恒温层。但随深度增加,水温逐渐下降(每深1000米,约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处,温度达到2℃-1℃。海水温度是海洋水文状况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描述水团运动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间分布及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气象学、航海学、捕捞业和水声等学科也很重要。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当地时间2013年4月26日公布的海洋生态调查报告称,2012年美国东北大陆架的海洋表面温度(SST)创造了150年来的新高。其高于往年春夏两季的平均温度,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达到了14摄氏度,超过了1951年的数据,而过去三十年的SST通常低于12.4摄氏度。
含盐率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影响气候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就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海和洋的区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南冰洋(Southern Ocean),也叫“南极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2-3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中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大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为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南冰洋最少。